胡杨林社区-*木子*-个人文章

夏至的雨

*木子*
2025-06-25 14:11   收藏:0 回复:0 点击:193

    夏至的雨
  李天银
  
  雨过天晴,阳光明媚,天空碧蓝。雨后的楼群清新如洗,行道树苍翠欲滴,炎热退去,清凉怡人。我坐在公交车上,马路上车飞马龙,路边两侧的积水形成的小溪流水潺潺,低洼处积水深超过10厘米,车辆碾压后水花四溅,告诉你这里刚刚下过一场大雨。
  夏至时节,适逢周末,虽然是天阴凉爽,天空并没有密集的黑云,难得清凉的好天气,老朋友老吕电话邀约到美食街口相聚聊天。中午两点多钟,我乘公交车来到美食街口,周末的街上人头攒动,川流不息。
  “汉唐美食街”是肃州小城打造的一条集美食餐饮,休闲娱乐为一体的商业步行街,处在小城老城区中心位置,集中了当地风味美食,特色小吃,是肃州人休闲消遣的打卡聚集地,也是小城品尝美食享受口福的网红打卡硅谷。虽然街道正在改造施工,来来往往的人流依然络绎不绝。
  我到美食街口下公交车,漫步街头,街上洒水车刚刚喷洒水雾,湿漉漉的,空气清新,好舒适的感觉。
  等了一会老吕到了,刚刚见面天空滴起了小雨,我们只好来到东方广场门口,走进一家茶屋,点了两杯奶茶,聊天品茶。一会儿,门外下起了大雨,密集的雨点拍打在广场的地坪上发出噼里啪啦的声响,很快地坪上集聚了一层水雾,雨点一阵紧过一阵,大雨成了暴雨,雷鸣电闪,广场地坪上雨滴如注,水泡密集,倾盆大雨覆盖了小城的天空,水雾弥漫,一场小城少见的大雨落在了夏至时节。
  东方广场位于鼓楼东北角,是肃州老城区人流最密集的地方,突降大雨,使很多游人聚集在商场门楼下躲雨,带伞的人打开雨伞,很快商场门口形成了一个五颜六色的流动伞河。大约半个小时雨势减弱了,点点滴滴的雨点稀疏了很多,我们走到门口,抽了一支烟,等待着雨停。
  刚抽完一支烟,密集的雨点又一次降临,似乎比刚才来的更为激烈,广场地坪上水泡连成一片,密密麻麻的水泡成了壮观的奇景,人们站在屋檐下欣赏着雨幕中的风景,议论着小城突变的天气,大约十多分钟,疯狂的雨点终于歇息,变成了点点滴滴的小雨,我们乘着雨势减弱,雨点稀疏,赶快走出茶屋,相互告别,来到公交车站,乘车返回家。
  在这干旱的戈壁小城,有这样一场大雨,在这个炎炎夏日应该是惬意的。今年进入六月,不知是天气变化,还是上天眷顾,时常有阵雨光顾小城,甘霖玉露怜悯总会不期而至,城市因之碧绿清新,戈壁深处的农田也会暂时缓解旱情,禾苗得到充足水分,旺盛生长。
  长期工作在农场,与土地打交道,对于一场雨的情感那是真切的。年年盼雨,常常盼雨,那种迫切的心情并不是在城市大街上打着太阳伞,遛大街、逛商场的人们所能理解的。在农场,在田野,下雨不仅是为了清凉,下雨就是下金子,透雨一场,黄金万两,农民对雨的情感更多的是喜悦,是欢喜,好雨知时节,他们顾不上打伞,会在第一时间到田间地头,看看禾苗在雨中欣欣向荣的样子,嗅一嗅泥土在雨水湿润中散发的芳香。
  十多年前在玉门,那是七月的一天,突降暴雨,一次降雨量达到六十多毫米,形成戈壁滩平地起水,洪水把通往农场的引水渠冲断,茫茫戈壁滩冲出一道道洪沟,造成农场灌溉全面停顿,我们组织抢修了好几天才恢复通水,好在降雨量大,农田扛过了几天的旱情。
  记得八年前的夏天,我在天津滨海新区建设牧草基地,出差返回,早晨七点多我达到天津火车站,出站后天下着大雨,我乘车到滨海新区,通勤车出城不远停在了一个高桥上,雨下了不到一个小时,道路被雨水淹没,桥下路面积水没膝,车辆无法通行,有人在路面积水中捞鱼,车上的人只能在桥上看风景,桥下运河与海河相连,虽然雨停了,阳光照耀着水面,海天相连,云海茫茫,城市楼群远看似乎漂在海上一样。河面与路面几乎相平,道路积水撤离十分缓慢,一直等待下午四点钟车辆才可以通行,达到滨海新区已是下午五点多了,本来一个小时的车程,我却被雨水困在路上八个小时之久,那是我平生被下雨堵在路上时间最长的一次。到达大港窦庄子村的牧草基地,田间已是一片汪洋,水深盈尺,打开泵站全力排水,两天才排完,可见一场雨的雨量之大,在西北我从来没有遇到过那样的大雨。
  人到暮年,往往会回忆过去的岁月,一场夏至的大雨,勾起我许多关于雨的记忆。
  人生沧桑,岁月远去,生长在河西走廊这样的干旱之地,对于雨的体验并不深刻,能够留在记忆深处的也不过那么几场而已,玉门的雨,天津的雨,肃州的雨,都曾淋湿我的心田,滋润我的情感,我将留存在岁月的书页里作为纪念。
  下雨如此,人生亦不过如此,随着时光的流逝,岁月的痕迹被时光的风沙掩埋,留在内心深处的不过是几株干枯的枝条,没有了水分的滋养,大多已黯然失色。
  夏至过后,时序即将入暑,雨热同期到来,雨水也许会更丰沛,夏收夏种,又到了一年中最热最忙的时候,期盼能有几场透雨降临,那也是走廊大漠的福音。
  
  
  
  
  
原创[文.心路心语]  林友收藏  

  
【点击回复或查看回帖】

传统或网络媒体转载请与作者联系,并注明转自【胡杨林】及作者名,否则即为侵权。

Copyright © 2008 MY510.COM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