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杨林社区-三木子-个人文章

第五十一回 袁知县东街整改便民市 大觉寺金秋纳祥结善果

三木子
2025-06-22 06:47   收藏:0 回复:0 点击:275

    第五十一回 袁知县东街整改便民市 大觉寺金秋纳祥结善果
  
  
  县城东街大觉寺门前的老银杏簌簌抖落金叶。袁了凡负手站在大门外,青布直裰沾着晨露,望着街市升起的炊烟皱起眉头。
  "让开!都让开!"衙役老赵的破锣嗓子穿透晨雾。袁了凡循声望去,只见十字街口七八个挑担的货郎正与差役互相推搡,卖梨的老板倒在地上,箩筐里的瓜果滚了满地。穿红袄的豆腐坊老板娘举着木勺哭喊:"官爷行行好,奴家就指望着这半板豆腐......"
  袁了凡快步穿过人群,皂靴踩在黏腻的青砖板上险些打滑。他弯腰扶起翻倒的梨筐,指尖触到老板手上粘稠暗红的血痂,那是与衙役争执留下的伤疤。那豆腐坊老板娘手抓住袁了凡的衣襟,官服上沾满泥污。
  ……
  三日后寅时,城隍庙檐角还挑着残月。袁了凡裹着粗布短打,肩头搭条汗巾,活脱脱是个赶早市的行商。他在馄饨摊前坐下,听卖炭翁絮叨:"街道窄,官府不让摆摊,可咱这炭车能往哪停?前面那空地倒是有,但尽是周老爷家地......"
  袁了凡拿起粗陶碗盛了豆腐脑,刚要吃,就见那卖炊饼的王二端了一碗豆浆,手举着大饼油条,挨着袁了凡坐下。他浑然不知眼前人是袁知县,边大口吃着果子,喝着浆子,边抱怨着:"前日差爷掀了李瘸子的糖人担子,那可是他为闺女出门子攒的嫁妆......"
  又有人说,“……听见没?昨天晚上,豆腐坊老板娘上吊了!”
  “为啥?”有人问。
  “还有啥?还不是为了那半板豆腐!争地界呗!”
  ……
  卯时三刻,县衙二堂。袁了凡将绘制的图纸铺在案上,墨迹未干的"便民市"三字力透纸背。主簿盯着蜿蜒的排水沟纹直咂舌:"大人真要募集扩建市集?那可是老周家的......"
  “那不过也是一处闲地……”
  “周家人虽在外,朝廷可是有……”
  “取之于民,用之于民。"袁了凡指尖划过图纸上的银杏标记,"本官查过县志,此处原是前朝义仓旧址,不妨一用,"袁了凡转身推开木窗,秋阳斜斜照着檐角铁马,一群啄食的麻雀飞去了远处。“
  主簿压低声音:“周员外上月刚置了县学东墙外三亩地拟扩私塾,工部批文还压在通政司......"
  “正好,我自有安排。”袁了凡微微一笑。
  开工那日,果然周家管事带着地契闯进工地。袁了凡正在夯土基上帮工匠扶椽木,闻言拍拍手上灰土:"烦请转告周员外,本官用县学东墙外三亩官地置换,被占闲地将予妥善补偿。"
  霜降前夜,袁了凡提着灯笼查验新砌的暗渠。月光在青砖甬道流淌成河,他突然驻足——墙根暗处蜷着个黑影,竟是豆腐坊老板拄着拐杖在看摊儿。"草民实在无处......"
  开市那日,金风送爽,百年银杏飘落片片金叶。袁了凡立在树下看人群熙攘,忽听身后传来卖炊饼的吆喝声,回头一看,见王二担着炊饼担子,颤悠悠走来。满满的两屉炊饼冒着热气,在阳光下流转着七彩光晕。
  “治城如治心。”袁了凡抚过老银杏皴裂的树皮,掌心感觉到岁月粗粝的刻痕。秋风掠过檐角铁马,叮当声里混杂着各种叫卖声……

作者签名:
吾如鱼虾,人间如水,无形之钓者常常有之也。

原创[文.浮 世]  林友收藏  

  
【点击回复或查看回帖】

传统或网络媒体转载请与作者联系,并注明转自【胡杨林】及作者名,否则即为侵权。

Copyright © 2008 MY510.COM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