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杨林社区-三木子-个人文章

第四十二回 袁知县再梦云谷禅师 栖霞山一谶慈航普渡

三木子
2025-06-21 06:25   收藏:0 回复:0 点击:278

    第四十二回 袁知县再梦云谷禅师 栖霞山一谶慈航普渡
  
  
  生如大梦。
  梦里梦外。
  ……
  袁了凡的马车顶风冒雪在结冰的官道上颠簸前行。从车帘缝隙吹入的雪粒,打在他棱角分明的下颌上,隐隐疼痛。刚过而立之年的袁了凡握紧缰绳,目光投向远方白雪覆盖的潮白河故道。
  "大人留步!"一声苍劲呼唤穿透风雪。道旁古槐下,灰袍僧人拄着竹杖立于道旁,斗笠上垂落的冰凌在阳光下折射出七彩光晕。好熟悉的一张脸!袁了凡叫停马车,跳下车来。忽然想起——四年前在南京栖霞山庙里,正是这位云谷禅师以"动不如静"的偈语点醒了他对功名的痴迷。
  禅师转身时,竹杖末端深深扎入冻土之中:"听说施主在治理河道,种芦苇以固堤?"
  袁了凡心头一震。去年春汛,他效仿前朝治河之法,鼓励无地闲农种苇围田,五年免税耕种,获得上等好田三百余亩,活三千人。此刻禅师目光似有千钧:"苇生湿地喜水——种苇治河当是效法禹王治水?"
  老僧袖口取出一卷发黄的《河防手札》,泛黄的纸页上墨迹犹新:"万历七年直沽口决堤,工部侍郎李戴执意加筑堤坝,结果......"话音未落,远处突然金光闪闪,传来锐利的金属碎裂之声。
  袁了凡转身一观,只见夜幕中七道流星直坠北山,山前瞬间亮如白昼。禅师淡然一笑:"此乃二十年前雷击枯枝所化,每逢大旱便显灵兆。"他指着天上几颗拖着长尾的流星:"那颗红芒最盛的,当年曾落在知县宅邸的牡丹丛中,可以一验。"
  ……晨雾中,云谷禅师的身影时隐时现:"施主可知这牡丹下埋着什么?"茶盏里浮沉的龙井芽尖突然直立如剑,"二十年前雷击枯槐时,有个童生在此写下'安得广厦千万间'......"
  次日清晨,袁了凡在宅邸书房看到惊人一幕:院内花丛中,一株牡丹娇艳欲滴,昨日坠落的陨石竟落花下,有碗口大,是一块黑石,石上面镌刻大小不一的"慈航普渡"四字。当他出门前去细看时,晨雾骤起,字迹如水中倒影般渐渐洇去……云谷师端来清茶一杯:"施主请观此茶,明前龙井,聚则成珠,散则化生。治国之道亦如是,当顺民众之心。"……
  “禅师,禅师——”袁了凡猛然醒来,老僧不知何时已去,唯余声音在耳:"梦里繁华……当如百姓的烟火气……"
  ……禅师的声音随雾散去,只剩半片枯荷飘在案头。袁了凡拾起细看,是他亲手绘制的治河图——围田处新增了密密麻麻的沟洫,恰似老农脸上的皱纹……
  窗外传来早市吆喝,卖苇席的汉子正用沙哑嗓子唱着:二月冰,三月凌,四月芦根救性命……
  袁了凡想,生如大梦。

作者签名:
吾如鱼虾,人间如水,无形之钓者常常有之也。

原创[文.浮 世]  林友收藏  

  
【点击回复或查看回帖】

传统或网络媒体转载请与作者联系,并注明转自【胡杨林】及作者名,否则即为侵权。

Copyright © 2008 MY510.COM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