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杨林社区-三木子-个人文章】
第四十一回 袁知县真知读书治渠水 冯梦龙如梦归隐御贼计
□ 三木子
2025-06-21 06:24
收藏:0
回复:0
点击:273
第四十一回 袁知县真知读书治渠水 冯梦龙如梦归隐御贼计
雨后。袁了凡缩着脖子小心翼翼地前行。坑坑洼洼的道路泥泞湿滑,积水顺着车辙流淌四溅。转过街角,来到南关鱼市,他闻到一股臭鱼烂虾的气味。已近三伏,几个鱼虾贩子蹲在路边卖鱼。他想,应该治理一下这所谓的鱼市了。
忽然,在臭鱼烂虾的摊位上,看到几本泛黄的书,那纸页间有着虫蛀孔洞。他停住脚步,眼睛盯住书册。
"大人,这可是前朝年间的孤本!"书商从木箱里又抽出几卷残书,霉味混着鱼虾的腐臭钻进鼻腔。袁了凡接过书来,手指轻轻抚过布脊,便知这书非同一般,经手无数。
他正要开口问价,斜刺里伸来一只大手,夺走书籍。抬头看时,那是一伙三人,为首者手指上的翡翠扳指闪过绿光。书商突然剧烈咳嗽起来,搂住书箱,浑浊的眼泪滴在一本《宋人漕运纪》的残本上。
袁了凡将几本书塞进袖口,扔下银子,正欲离去,突然背后有人伸手揽住他佝偻的肩头:"老人家可愿将书先借我三日?"
袁了凡正要发作,回头一看,竟是好友冯公子冯梦龙!
……
子夜的县衙后堂,两人边喝茶边谈起那本《宋人漕运纪》,不时发出啧啧感叹。已经是添过两次灯油了,灯火明亮,将他们的身影投在墙壁上。袁了凡时而站起身来,背着手渡步,时而坐下沉思。冯梦龙坐在案前,用炭笔精心勾画着书上残破的河流闸涵图。
突然,听屋顶有人踩过,发出瓦片碎裂的微响。袁了凡俯身吹灭了油灯,躲在了门后。冯梦龙则顺手抓起案头的铜烛台,躲开窗前。窗棂上人影一闪,接着就听衙门的那黑毛狗狂叫起来。随后,是一阵脚步声后,就听有人敲门。
“袁大人,您在屋里吗?”是师爷。
袁了凡打着火点灯,笑了,将门开了。只见师爷托着水壶进来,边走边说,我以为大人您不在屋子呢!天晚了,您喝点热茶——”边说话,边给冯梦龙倒茶。
袁了凡一笑,“刚才,莫名其妙的灯就灭了,是不是没有油了?”
师爷看了看灯,“油满着呢。”
……
师爷走后,冯梦龙从袖口里拿出一封信,交给袁了凡,“大人,我要走了。”
“此话怎讲?”
“大人,”冯梦龙低声说,“有人在跟踪我,已经几天了,兄弟不可在此久留。”
“……莫非南关大街夺书的漕帮弟子就是……”袁了凡不安。
冯梦龙点点头,“来者不善。”
“欲去何处?”
“四海为家,未知之也”
袁了凡紧紧握住冯梦龙的手,“保重!”回转身,从博古架上取下一函《祁嗣真诠》,“此是近日成之,谨作纪念”。
“保重……本欲天明再去……老兄切记,刘六刘七的响马贼众已流窜津门,密谋半月后血洗渠阳城,大人千万注意防范……”冯梦龙从包裹里拿出一套《三言》送到袁了凡手中,“这是新刻一部,留下……”
天未明,冯梦龙换袁了凡短褐,画装混入挑夫,去了漕运码头。月光下,袁了凡目送冯梦龙远去,但见河套里,十余漕船的桅杆上,"四海通"旗帜招展。
次日,袁了凡令乡里,四城筑起堡垒,布设哨岗,习练乡勇,加强巡视。同时派人与蓟州、玉田约定联保互助。
半个月后,果然,刘七余党千人来攻县城,正当危急,玉田,蓟州援军已到,流寇大乱散去。
那日,几天不吃不睡的袁了凡站在城墙上,看着城外流寇忽然散去,头晕倒地,不省人事。待他醒来,但见已是躺在家中床上,夫人正在给他喂药,苦涩的汤药从他的嘴里流出,流到了衣服上。
三天后,袁了凡病愈。那日他和师爷路过城隍庙,看到众人围观,挨了过去,见人群中有一说书人摇着铜板在唱大鼓,只听那人声音嘶哑地唱道:"我唱一回呀,那刘七刘六私改漕船,截扣了军饷三十万呐,......"袁了凡听这声音好熟悉。
“好!”围观听书的老百姓忽然一阵叫好声。人很多,一阵拥挤,把袁了凡从中挤了出来。师爷说,“我咋觉得那说书人像是那天晚上见过的冯公子呢?”
作者签名: 吾如鱼虾,人间如水,无形之钓者常常有之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