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杨林社区-洁生-个人文章

落霞新篇

洁生
2024-09-16 17:32   收藏:0 回复:0 点击:1209

    我叫落霞,是一个在南浦江上撑船打鱼的渔家女。
  
  我已经很老很老了,却始终记得那日江水的腥气。夕阳将渡口染成血色,船头青苔上还沾着他月白衣角的水痕。那少年攀着船帮咳嗽,墨发间缠着芦苇絮,掌心托着一块温润玉佩:“姑娘,此物抵三日船资可好?”
  
  我本不该心软。
  
  南浦江边的老艄公常说,戴纶巾的书生最会骗人。可当他仰起脸冲我笑时,眼底映着的晚霞竟比火烧云更烫人。我鬼使神差地接过玉佩,却故意冷着脸道:“若三日后凑不出铜钱,我便将这玉砸碎了喂鱼。”
  
  他只是笑笑,声音沙哑却温柔:“姑娘放心,三日后,我必有重谢。”
  
  他叫王子安,自称是北边来的落难公子。是夜,他蜷在舱角咳嗽,月光漏过苇帘,照见他脖颈上淡青的血管。我翻出阿爹留下的旧褥子扔过去,他慌忙起身作揖,宽袍袖掀翻了桐油灯。
  
  “姑娘当心!”他徒手去接滚烫的灯盏,掌心燎起一串水泡。
  
  我骂他呆子,他忽然轻笑,盯着我被竹篙磨破的虎口叹息:“柔荑素手,该用丝帕裹着桨柄才好。”那夜江风呜咽,我躲在被褥里数他断断续续的咳嗽声,掌心玉佩烙得胸口发疼。
  
  三日后,他立在滕王阁的金匾下,广袖灌满秋风。我立在阁外听见满堂嗤笑:“哪里来的穷酸书生?”
  
  他执紫毫饱蘸浓墨,笔锋落在洒金笺上似雁翎破空。“豫章故郡,洪都新府——”阁楼渐渐死寂,唯有江涛拍岸声应和着琅琅诵词。当“落霞与孤鹜齐飞”这句跃出时,我慌忙去捂发烫的耳垂,却见他忽然转身望来。
  
  朱漆廊柱后,我与他目光相撞。他眼底浮起狡黠笑意,袖中飘落的洒金笺正覆在我沾了鱼腥的草鞋上。
  
  “落霞姑娘,此文可还入耳?”他轻声问,语气中带着几分调侃。
  
   我装作没听见,匆匆逃离人群。
  
  那夜他醉倒在船舱,嘴角沾着桂花酿的甜香。我替他掖被角时,发觉他贴身藏着一沓纸笺——这书呆子把千金赏钱全换了这些洒金笺。月光洒向他脖颈处的肌肤,我这才看清那并非落难公子的细皮嫩肉——层层叠叠的旧痂下,分明是诏狱铁链磨出的痕印。
  
  "姑娘莫要惊惧……"他看我为他换药时窥见脊背淤痕,便伏在霉烂的草席上闷笑:“那年我写斗鸡赋讽谏皇子嬉戏,把长安城的凤凰都得罪光了……不过, 圣上贬我出长安那日,倒赐了件好东西。"
  
  他自枕下抽出一支镶玉紫毫笔,放声大笑:"御赐狼鬃笔,专写凌云赋!"那笔管上有《檄英王鸡》的全文微雕,字字渗着朱砂。
  
  官船来接他那日,我正蹲在船头刮青鳞。他倚着船篷咳得直不起腰,唇角滴落的血珠坠入江面,宛如粒粒红豆。
  
  “子安!”我生平第一次唤他表字。
  
  他苍白的脸浮起笑意,忽然解下玉佩递来:“南海有鲛人泣珠,待我取来……与姑娘共白头。”
  
  我死死攥住那缠丝玉佩,直到官船化作天边一粒黑点。
  
  五十年后,我仍住在南浦江边的芦苇棚里。紫毫笔早已秃了锋,用红绳系着悬在我心口;玉佩磨穿了穗子,夜里贴着皮肉仍是温的。江边孩童日日背诵着“秋水共长天一色”,却无人知晓那句“落霞”本有双关。
  
  一日晨起时,我在铜镜里瞧见鬓角生了白丝,忽地想起他当年笑言:“待我取来……与姑娘共白头。”
  
  为了这一句,我等了他十年。十年里,我总在船头挂两盏渔灯。一盏照着粼粼江水,一盏映着洒金纸笺。过往客商笑我痴傻:“老姑娘莫不是在等情郎?”我低头缝补着渔网,一言不发。直到家母以性命相迫,我不得已嫁给了隔壁种田的农夫。
  
  后来,丈夫老了,我也老了。
  
  再后来,丈夫死了,我还活着。
  
  我已是儿孙满堂。我的孙女长得亭亭玉立。我耄耋老矣,却依然坚持撑船。
  
  今春清明,我和孙女一起打鱼,她救起来个落水的赶考书生。他伏在舱板呕尽浑水后,盯着我颈间红绳惊呼:“这紫毫笔……莫不是船覆南海的王子安之物?”
  
  烛火噼啪炸开,我攥住秃笔的手抖得厉害。书生从行囊抽出一卷《滕王阁序》拓本,指着序末小字念道:“勃,三尺微命,一介书生。无路请缨,等终军之弱冠;有怀投笔,慕宗悫之长风……”
  
  江涛声忽然变得震耳欲聋。我摸索着抚过拓本上“落霞”二字,仿佛触到他临终前咳在纸面的血渍。我突然明白当年官船雕栏为何泛着鸦青色——那原是载罪臣赴死的囚船。
  
  我烧了珍藏半生的洒金笺。
  
  火舌蹿起时,满舱都是桂花的陈香——那日滕王阁宴后,他袖中便沾着这甜腻气息。书生来抢火盆,我死死拦住:“让他干干净净地走。”
  
  灰烬飘向江心时,忽有白鹭掠过水面。我的孙女在渡口脆生生问:“奶奶,子安先生的眼睛亮不亮呀?”
  
  我望向水天交际处,恍惚间看到一个俊朗少年攀着船帮仰头笑,月白衣角下的赤足踩踏着滔滔江水,激起无数浪花水泡—— 有的浮上来成了渔灯。
  
  有的沉下去作了星辰。
  
  【注】:本文根据《滕王阁序》之“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名句编撰而成。
原创  林友收藏  

  
【点击回复或查看回帖】

传统或网络媒体转载请与作者联系,并注明转自【胡杨林】及作者名,否则即为侵权。

Copyright © 2008 MY510.COM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