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杨林社区-晴仁-个人文章】
当QQ成为文化
□ 晴仁
2003-11-27 11:59
收藏:0
回复:2
点击:4428
“QQ号,有空网上聊聊,”随着网络进入千家万户,越来越多的人迷恋上了OICQ网上聊天,而且QQ迷在网络上创造了一套属于自己的“QQ文化。”
所谓OICQ,简而言之,就是一种类似寻呼机的网上即时聊天工具。只要你从互联网上下载响应软件,系统就会自动生成一个属于你自己的号码。你可以把这个号码发送给你的网友,这样,只要你在互联网上,你的网友就而已找到你,也你交流。
据报载,目前QQ的使用者已高达7600万人之多。有的人甚至拥有数个QQ号。QQ除了以其便捷,直观的交流功能赢得了很多年轻人的青睐外,还演化了一套独特的话语体系,具有了某种时尚文化的特征。
在QQ上,没有只你是谁。
打开QQ的在线查找,你会看到一个虚拟的精彩的世界。瞧瞧这些昵称,既有浪漫诗意的“玫瑰红茶”,“金玉满堂”,也有风趣幽默的,“没钱付帐”,“猪猪侠”,还不乏带有另类味道的“雪在风上”,“番茄公主”。不过可别被这些富有烂漫气息的昵称欺骗了,叫“楚楚”的不一定是妙龄女郎,叫“么么茶”的没准是个大老爷们。在这里,你可以借用一个简单的昵称体验一种区异于现实的生活。套用网上的一句俗话:“在QQ上。没人知道你是谁”。
QQ语言,天马行空。
缩略语言,数字语言,符号语言都是OICQ最常用的语言,简单有趣,更重要的是这些语言敲击速度极快。像“WHORU”就是英文“WHO ARE YOU”的缩略语。数字语言就更多了,常见的有“886”代表拜拜啦,“3166”代表撒油那拉,就是再见的意思。符号语言就更丰富了,一个“!”,一串“······”就成为一种意味身长的回复,哟个网友曾经用几种符号拼成一杯香浓的咖啡送给笔者,着实令笔者感动了一番。这些见解,时尚而又有个性的语言,为QQ增色不少。
QQ仔---中国IT界第一名人。
对中国网虫来说,丁磊,张朝阳也许并不算是IT名人,但是OICQ的标志---企鹅QQ仔绝对是网虫眼里的明星。如今伴随着QQ的蓬勃发展,QQ仔也逐渐向产业化发展,印有企鹅标志的各色产品已渐成系统,像文化衫,文具,书包,手机链等等。QQ仔也被赋予了人性化特征,脖子围者围巾,胸前带着QQ的标志,身上挂着“我的QQ号”的小布条(可以写上自己的QQ号,再送人哦)。个人档案是这样的:年龄只有12个月,身高达160mm,体重一栏则填写了“身强力壮”,自述里说“我是英俊潇洒,玉树临风的Q哥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