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杨林社区-后土豆时代-个人文章

旅行散记之四:拜谒武侯祠

后土豆时代
2003-11-17 23:03   收藏:0 回复:6 点击:4047

   
   武侯诸葛亮,这个名字早已为人们所熟稔;其传奇人生与诸多谋略故事,大概连每一个小孩都耳熟能详。武侯祠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期内主要建筑有刘备殿、诸葛亮殿、文臣武将殿以及诸葛亮生平介绍历史厅。步入祠堂,亭台楼阁、小桥流水随处可见,“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的诗句闪现在脑海里。这里的一草一木都凝结着历史的厚度,令人发思古之幽情。
   当转悠到诸葛亮大殿前的时候,一股巨大的惊悸涌上心头,我的灵魂深处被深深的震撼了。是他——我想象中孔明先生就是这个样子。雕像栩栩如生,神态十分安详。时间的流逝,无法冲淡人们对这位绝代智者的仰慕;岁月的风尘,怎么也掩饰不住他极具魅力的人生风采。
   就是这位慈眉善目的白衣书生,日日躬耕于南阳,胸怀鸿鹄之志,闲来手不释卷,看庭前花开花落,阅屋外冷暖人生。光阴荏苒过,草庐春秋短。忽然有一天,感动与一位名叫刘备的帝室后裔三顾茅庐的诚意,铁肩担道义,受命于危难之际。惊世骇俗的《隆中对》,对时局的把握入木三分,为困惑中踽踽前行的刘备指点了迷津,由是天下三分成鼎足之势,刘皇叔因之以成帝业。后人赞曰:“隆中一日风云会,剑外千秋草木香。”诸葛亮确是一位非常了不起的知识分子,“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未尝有一日敢不专心”。他的使命感、责任感以及处事谨慎的人生态度,对时人及后人都不无鼓励。一篇情透纸背、泪透纸背的《出师表》,捧出的是一颗鞠躬尽瘁的赤诚之心,令多少人念之断肠,“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诸葛亮的一生,是十分辉煌的一生,也是非常寂寥的一生。由于其卓识超群,别人很难与他的思想发生共振,注定了其“寂寞高手”的命运。小时候看《三国演义》,不明白为什么周瑜数次加害诸葛亮,而周瑜死后诸葛亮吊孝时却悲痛万分,“猩猩惜惺惺”之情溢于言表。经过岁月的沧桑后,现在我终于明白了:周瑜最了解诸葛亮,最明白只有害死诸葛亮,才会有他周瑜的戏。所以,诸葛亮引以为知己的只有周瑜一人,其悼文情真意切:“呜呼公瑾,不幸夭亡!修短故天,人岂不伤?我心实痛,酹酒一觞……朴守其贞,冥冥灭灭,魂如有灵,以鉴我心;从此天下,更无知音!呜呼痛哉,伏惟尚飨。”看过《三国演义》的人都会说,诸葛亮吉人天相,料事如神,谈笑间就可打胜仗。这实际上是对诸葛亮的神化,事实并非如此。每次打仗前,诸葛亮都殚精竭虑夜不能寐,帐内灯火通宵达旦,他的每次胜利都建立在耗费许多心血、知己知彼的基础上。武侯祠内有一副十分深刻的对联,为清人赵藩所撰写:“能攻心则反侧自消,从古知兵非好战;不审视即宽严皆读,后来治蜀要深思。”从古知兵非好战,这话说的多好!赵藩真正读懂了诸葛亮。
   历史上的武侯祠,并非我们今日所见到的武侯祠。刘备死后谥号昭烈皇帝,葬于成都南郊,史称惠陵,傍陵修建了汉昭烈庙。当时的武侯祠在惠陵的西南方向不远处。明初,蜀王朱椿认为丞相祠堂与皇帝庙宇并立于祀制不符,遂以“君臣宜一体”为借口,废弃武侯祠,在刘备殿东侧塑诸葛亮像陪祀。然而这座高悬着“汉昭烈庙”金字匾额的君臣合庙,当地人民却一直称其为“武侯祠”。后人作诗咏叹这件事:“门额大书昭烈庙,世人都道武侯祠。由来名位输勋业,丞相功高百代思。”
   对市场的分析洞若观火,在占有大量资讯的基础上果断决策,办起事来小心谨慎精益求精……诸葛亮的精神与做法若用在当今发展经济上,定然是威力无比。难怪现在日本、韩国的商人对诸葛亮十分感兴趣,并如读《圣经》一般虔诚的研究《三国演义》。
   时代需要人才,时代需要不同凡响的杰出人才。站在诸葛亮殿前,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作者签名:
年未六十,貌似六十,心态逾六十。
心智呢?时而六十,时而十六。

原创  林友收藏  

  
【点击回复或查看回帖】

传统或网络媒体转载请与作者联系,并注明转自【胡杨林】及作者名,否则即为侵权。

Copyright © 2008 MY510.COM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