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杨林社区-雪上加霜-个人文章

初冬暖阳

雪上加霜
2003-11-15 16:18   收藏:0 回复:9 点击:3923

   
  十一月广州有很好的阳光,既不灼伤人群也不失温度。我细细数着上次手记之后爱版所发表的文章,非常惊讶,有六十八篇之多。其中,五篇提上精华。我是那种对文字稍微苛刻的人,大凡能提上精华的,须是标点无大错并且流文通畅情节具备的小说。自然带有主观色彩,但哪里的编辑不如此。
  编辑文字并不累人,足以累人的是部分人有龌龊之举,在网络里随便拷贝其他人的文章滥竽充数。每每遇到,总要搜索着确定是否为其所作,有些还大言不惭说自己改了网名实则为作者本人。频繁碰到类似的情况,自然产生条件反射。如若是好的文字又是新的名字,总要敏感一番。
  今天看到榕数大肆宣传木子美的博客《遗情书》,稍微找些报道去看,发现这女子的文笔很不简单,让人遗憾的是有些犯贱,继续张扬下半身写作路线。写爱写情的小说,只有这些才不会被人随意拷贝,因为拷贝者在偷窃前总要为树立自己的形象作出思考。林子里还没有出现此类疯狂的描写性爱的文字,也许也还不具备这样的文学平台资本,请美女作家驻台,但好的是,维持了清丽而简单的风景,即便是文笔简单写着青涩初恋的文章,也显得难能可贵。
  华山令狼冲的《琴殇》,引用了李煜的《乌夜啼》。这篇文章我在其他地方看过,但因为作者与原作者同名,确定后将之发表。类似描写古代爱情的小说并不多,需要言辞委婉并加入诗词,语调轻盈。网络中有一叫冰雪儿的女子,擅长写该类文章,如若看完卫惠、棉棉的小说再突然读上一篇她的文字,会有相当突兀的感觉。这便让我觉得网络文学非常奇妙,既孕育出前卫的放荡的表达方式,又孕育出怀旧的含蓄的表达方式。可爱的是,它们都超越了现代文学成为流行的东西,引领另一种时尚。
  从云南回来后写了《地平线上仰望太阳》,有杂志编辑要用,可是问能不能稍微理性一些。我说不愿意。昨天与儿时的同学碰面,又谈到以前对我们作文有深刻启发的谢老。他总是强调中国学生的作文起步永远是范文,最难忘的事情是捡到钱包,最想成为的人是老师,最喜欢的人是园丁。可是习惯了传统文化的中国人正在逐渐颠覆观念。你必须看到方文山周杰伦写的乱七八糟的歌词可以风靡两岸三地,美国作风的RAP即便听不懂并且充满粗口也能受年少孩子们的欢迎。什么真实什么流行,什么另类什么流行。
  对。有时候我也不明白这些有关流行文学的东西。
  有次跟朋友吃饭,忠于写作的朋友说只要坚持写自己的文字就好,可是习惯采访别人炒作明星的朋友说切,你郁闷不郁闷,人活着写那么堆东西,还不是想要别人看到并获得肯定。每天写给自己看算是种寂寞的美丽?你要想想,有个老农民花大半辈子的钱和精力来收集各种珍稀的邮票,他还懂得想借此上上春节联欢晚会现场,见他心目中亲切的倪萍。
  韩寒是我所喜欢的男子,因为他说他坚持在栏目发表文字,稿费是一个字一美元。他现在靠着版税以及塞车过日子,继续写点骂骂咧咧的文字,愤世嫉俗。然而他在自己的世界活得异常张扬和快乐。这次在云南的书店,常印入眼帘的是杨二车那姆许多作品,写她“走出女儿国”前后有关“走婚”的故事,本本畅销。我越来越喜欢在自己经营的版里看到性格张扬的文字,不一定要对着谁开骂,也不一定要靠描写性来作卖点,但至少要让人感觉真实,那种带着自己个性在里边的真实。某个前辈说过,写字较高的境界是在毫不署名的情况下,读者在看到字的时候就想到你,犹如听音乐时,只需陌生的一两句发音,便可想到歌手的名。
  然而林子里依旧缺乏个性的文字以及长期驻站写作的人。目前来说,我的感觉是如此,写手总是在流走中把文字贴一贴就消失无踪,导致形成不了一个网站整体的风格,或者锐利,或者平和,或者堕落,或者清新,或者忧伤,或者快乐。而在我们所学的有关传播的理论中,没有风格的文学平台很容易平庸并不为人所关注。榕树每年花许多精力在雇大批写手并不惜用金钱和版面来炒作,正是从刻画风格的角度入手。林子起步尚晚,但一定要未雨绸缪。至少在塑造写手上,给予更多的关注和爱护。
  初冬,暖阳。
  即便听说北京已经下了第一场雪,我在这里还是不能感觉寒冷的气息。每次抽时间写手记是尤其写意的事情,看着版面文章越来越多,总归要微笑。紫让我顺便看看在路上栏目的字。有关行走的文字向来是散文中比较缺乏的,工作量不大。但是那样的爱和行走汇成每天眼睛要掠过的东西,常常令人喜欢。
  

作者签名:
总要有些随风 有些入梦 有些长留在心中 于是有时疯狂 有时迷惘 有时唱

原创  林友收藏  

  
【点击回复或查看回帖】

传统或网络媒体转载请与作者联系,并注明转自【胡杨林】及作者名,否则即为侵权。

Copyright © 2008 MY510.COM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