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杨林社区-褦襶子-个人文章

凡间诗话(十三)

褦襶子
2013-03-23 22:19   收藏:0 回复:0 点击:2390

   
   凡间诗话话风险。
  
   本来想结束凡间诗话系列。可是今天看了下面这则新闻,促使我无法抑制写此文的愿望。2013年3月16日晚间,广州体育学院研究生窦文博,不幸从电梯井坠落身亡。这个电梯已经损坏,待维修。事发时窦文博正靠在6楼的电梯门上打电话。谁知电梯门突然打开,窦文博从6楼掉下负2楼不治身亡。从安徽到广州求学的窦文博命丧他乡,终年27岁。人们普遍认为,死者所在的高校应该负担相关责任。
  
   事发后,整个社会舆论的关注,大多集中在学校应该负什么责任上。中国有个习俗,死者为大。人一死了,就什么过失都没有了。言及死人的过失,不被大多数国人所理解。殊不知,生命是宝贵的,死亡对于生命来讲,是最坏的结局。探讨死亡者的责任(而不仅仅是客观原因)是对生命的敬重,是对活着的人负责,是为了让更多的人规避死亡,是让死的人死得有价值。
  
   广州体育学院的研究生宿舍有两部电梯,事发电梯位于右侧,一个多月前就已经故障,但却没有及时维修,也没有任何提醒标志。窦文博身子靠着已损坏的电梯门。“没想到,坏了的电梯,门突然开了!”没有任何防备的窦文博,不幸摔入了空电梯槽内。多数新闻报导,都存在着类似的感情倾向,就是学校有责任。那么学校有责任没有呢?当然有,现在的学校管理理念中的风险意识同世人的风险意识同样淡薄。因为风险意识的提高,意为着分割既得利益者的利益来防范风险。而既得利益集团掘取利益已经到了不择手段的地步,如果利益丰厚,不惜剥夺他人生命。各地的强拆就是一个显著的例子。所以在我们的社会,被操控的主流媒体都误导人们去关注风险发生后的责任,绝少引导世人去关注如何防范风险。从这个意义上讲,它们亦是间接的风险责任者,至少是主观渎职者。
  
   体制内的媒体人士,亦不要喊冤。不要说你们不是万能的,也不要说你们无奈。如果你们是被迫为之,尚有可原。可是为了私利主动媚上,就不地道了。读者朋友也不要相信他们“没有意识到”的狡辩。现在不都是讲与世界接轨么,风险意识在西方国家,已经属于主流观念,贯穿人类教育的始终。尤其是学校教育,有具体翔实的风险教育内容。风险教育概念进入中国已经不是短时间的事了,然而至今未引起国人的重视。这里面有国人自身素质低下的原因,也有主宰这个社会的既得利益集团的人为因素。
  
   不要小看了时下中国社会里的既得利益者,做坏事往往比做好事需要能力。就说我们体制内的媒体人士,虽有少数大义凛然的殉道者,但多数为了眼前利益挖空心思媚上。德国统一后,对枪杀翻跃柏林墙的前东德军人审判时,那些军人狡辩说当时是他们的职务行为。控方律师驳斥他们说:军人的职务行为是在战场上,哪怕是一场非正义的战争,亦不应该由普通受命应战的军人承担责任。可是面对手无寸铁,无任何反抗能力的东德民众,虽然不能要求你拒绝开枪面对军法处置,可是你可以打不准,你枪口偏离毫厘,就会有许多生命免遭屠戮。这不会给你们带去任何生命风险。可是你们为了一个个鲜活的生命,连这种力所能及的努力都不去做,还能说你们是无辜的吗?
  
   同样道理,我们不能站着说话不嫌腰痛。不能要求体制内的媒体人个个去做勇士,可是你们为了媚上不惜违迕良知,主动规避可能令上方不悦的内容,为了国家民族,为了你自己与你的子孙后代,连点可能遭受批评的牺牲都不去做,你们不承担世人遭遇风险的责任谁承担!至少应该承担一部分责任。风险意识,并不是当下绝对禁忌的话题。就象当老师的,你不敢给学生讲禁忌内容可以理解,但是你不能照本宣科,无视孩子们的成长风险。在你的可许范围内,应该以你的良知去关爱呵护孩子,为孩子们的一生成长着想。亦如法官的自由裁量权的应用,体现着一个人法官良知一般。即便法律制定不合理,我们也不能要求所有法官违背现行法律完全凭良知断案。媒体界人才济济,可有道义的不多。终日小心谨慎,迎合上意,是大多数媒体人的心态。人类是群居的动物,彼此间相互依存,每个人都肩负着他所生活的这个社会的相应的义务。这是人类社会存在下去的前提,这个义务不会因为任何强权制约所改变。
  
   我们的媒体曾经乐此不疲地介绍日本人风险意识如何地强,却绝少为增强中国人的风险意识而呼号。日本人在这方面的确做得比较突出,遭遇意外风险,自救能力普遍较高。可反观我们的媒体上披露的悲剧,有许多本可以避免。但由于国人长期被“特色”,丧失了正常的思维。就拿消防来说吧,绝大多数国人都缺乏正确消防观念。内心中总是幻想,火灾那么倒霉的事,怎么就让我遇上了。所以,时下中国社会里遭遇破坏性火灾伤亡的机率不但大大高于日本,亦高于世界平均水平。每次火灾悲剧后,都会刮起一股重视消防的风。可这风来得快,去得也快。所谓的重视也多属于走走形势。大多数学校的消防演练,都是为了完成上边布置的任务。走个过场录个像,就算有了交待。据不完全信息,大多数企事业单位也多如此。消防演练基本没有避灾减灾效果。
  
   面对火灾这种赌博心理,是时下中国社会火灾伤亡率居高不下的重要原因之一。笔者曾经亲历过大学、中学、小学的消防演练,从教师到学生都非常不严肃,象玩游戏一般。基本都是事先布置好,学生象百米准备起跑般,精力高度集中,听到铃声,按着老师反复强调的路线,在沿途一个接一个老师的指挥下,到操场集合。而且多则一年一两次,少则数年一次。这种演练的效果,大概须要在火灾中以生命的代价才能验证效果!其实象学校这种未成年人聚集的公共场所,几次演练是很难在破坏性火灾中减少损失的。最重要的还是要让学生们平日里养成良好的室内通行习惯,让学生形成良性条件反射,只有这样才能在突发性意外灾害来临时,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
  
   本文纵有千言万语,也不可能把所有社会风险都一一例出,更不可能为所有已知风险指出最佳避险方法。其实风险意识概念,在时下的中国已经并不陌生,可是不但我们的学校没有系统正规的风险意识教育,整个社会都缺乏风险意识理念。教师没有风险意识培训,整个社会甚至没有一套正规的风险意识教育读物与教材。
  
   目前学校里的风险意识教育,还仅仅停留在规避责任,简单随意的层面。靠近江河的,学校会禁止学生野浴,尤其是放假时,学校会统一要求班主任叮嘱学生,切莫野浴。年岁大的老师,还会发挥一下,嘱咐学生出门注意交通安全。这同小时候,邻里之间的老奶奶们嘱咐上学的孙子:“走路看车噢!”一样,是种本能反应,一种感情交流,相当于口头语。甚至算不上是风险意识教育。就以野浴为例,老师应该具体介绍本地的江河湖泊等公共水域风险,介绍这些水域风险特点,遭遇一些已知风险时应该如何应对。而不能以禁止学生野浴,就省略了后面这些具体内容。禁止学生野浴,同要求学生遵守交通规则一样,你禁止学生违犯交通规则就能让学生避免交通风险了!风险多出于意外,只有将风险尽可能多地预见到,才能最大限度地规避风险。
  
   我们日常生活中常常强调坚持原则。但在规避风险方面,我们的国人同生活里的其他方面一样,总是在原则问题上妥协。前些年笔者与内人去上海送孩子上学,内人与孩子都不同意笔者提前一个小时出行的意见,最后由于笔者强行坚持,才提前出发。结果在去机场的路上,大巴车出现故障,辗转到机场,刚刚通过安检,就停止登机了。同车的前一趟班机的都误了起飞时间。当时是春运高峰,再购即时票非常困难。为此笔者告诫孩子,做事情要作最坏的打算,做最大的努力。这种事情的确很少见,可问题是你是否具备应对这种风险的能力。如果这只是一种自由的旅游出行,没有严格的时间限制,稍稍提前点出行时间就可以了。可是,孩子的报道时间是固定的,耽误了是很麻烦的。出行时间提前得越多,准时出行的机率越高,误机的风险越低。提前多少时间,取决于误机后的代价。误机后的代价越大,越应该增加出行时间提前量。
  
   朋友携妻去上海,问我要不要给孩子捎东西。我建议他的妻子不要穿高跟鞋出行,并告诉她上海人出行穿高跟鞋的不多,穿高跟鞋出行有什么不便,甚至会出现什么意外。结果朋友因此与其妻还吵了一架,最后因为其妻顽固坚持不得不妥协。后来其他朋友告诉我,他们夫妻俩在上海乘坐公交,因为车运行中没有站稳,他妻子高跟鞋锥子一样的超高根,踩在一位女乘客的脚上,造成人家脚面骨折,给人家看病花七八千元。比他们俩往返上海全额机票还贵。这还是遇到一个讲理的,不然讹多少钱还不一定呢!可听说这个顽固的女人不反省自己,怨我的嘴臭。我的嘴要是这么灵,那今后咱们国家就不用养那么多军队了,谁敢侵略咱们,我一说就把他们说死。
  
   其实这是一个很明显的风险隐患,首先那种超高跟鞋不适合长途旅行。出门赶车赶飞机,时间都很紧迫,这种鞋也不适合急行。其次,高跟鞋的鞋跟尖得如同锥子,在公共场所拥挤,公交车上站不稳,都是很容易踩到其他人的脚的。夏天,鞋穿的都很薄,就是用脚掌踩一下都可能把别人的脚踩坏,一个人的体重惯在锥尖一样的高跟鞋的鞋跟上,压强之大,踩在脚上后果可想而知。那么为什么朋友的妻子在我讲了这些危害后,还一定要坚持穿高跟鞋出行呢。这就是风险意识淡薄所致,同面对火灾的赌博心理一样。而这种心理,不经过系统的风险意识教育,由翔实的残酷风险案例佐证,是无法改善的。
  
   风险是分等级的,象误机误车之类风险,基本属于经济损失。即便遭遇,尚有补救。可是有些风险,是可能付出生命代价的。笔者的岳母,用高压锅从来不按规程检查出气孔。总是将高压阀直接加在锅上。笔者劝谕多次,遭到内人与岳母全家抨击与嘲笑。终于有一次,高压锅因为减压气孔堵塞发生爆炸,将厨房窗户玻璃全部爆碎,棚顶爆出个大窟窿,高压锅体爆成数瓣。幸好,当时厨房没有人,无人受伤。让笔者心理略平衡的是岳母一家从此不敢再用高压锅,亦算规避风险了吧。
  
   笔者在家里,每天晚上都要在睡前检查天然气管道阀门是否关好。内人从来不听劝,说她每次做完饭都已经关好阀门了。笔者出差,总是要在晚上打电话,提醒内人去检查天然气管道阀门是否关好。结果因为搅扰了夫人,常常招致口角。有几次发现,阀门未关,叫夫人来看,可是夫人为了面子,就是不看。其实,笔者知道这种风险是要付出生命代价的。最理智的做法,就是武力强迫夫人去看未关的阀门。夫人是从小在特色环境里长大的,她与她的家人及亲朋好友都被特色逻辑毒害,她们会认为笔者小题大做,导致婚姻破裂。因此,笔者几次发现阀门未关,要夫人去看都因为夫人拒绝而妥协。后来,笔者买了个天然气报警器,结果几次报警,夫人都认为泄露不多,不值得大惊小怪。最后,有一次内人的大姐家住的楼发生管道天然气爆炸,一家四口人,夫妻两个与一个老人、一个孩子都被炸死。夫人姐姐家的玻璃都被震碎,孩子也被炸飞的玻璃刮伤。调查结果是出事的那家做饭后,天然气阀门未关,软管老化发生天然气泄露发生爆炸。自此夫人才略有警醒。
  
   你可能检查一万次,都不会有阀门未关的现象。可是只要有一次泄露引发爆炸,就要付出生命的代价。这种无法改正的错误本应该不惜一切代价避免,可是让国人每天检查一次,检查30年一万天,避免那一次“可能”的剥夺生命的爆炸,大多数国人会不当回事,坚持不了。但是如果你的亲人因为这种愚昧的风险意识导致意外爆炸身亡,要你检查一万次你的亲人就能起死回生,相信绝绝大多数的国人都会尽最大的努力去做。假如你遭遇这种风险命悬一线,要你从此终生每天检查一次天然气管道阀门就能起死回生免再遭厄运,大概没有人会拒绝。道理都明白,问题就在于那“可能”二字,都幻想自己摊不上!可是我要问读者一个问题,哪个遭遇意外风险的人,是事先知道自己必然摊上而殒命的?
  
   特色教育,让国人丧失了正常的逻辑判断。近年来,不但中学里取消了逻辑学知识教育,越来越多的大学里也取消或者减少逻辑学教育。是科学技术不需要逻辑学?还是社会科学发展不需要逻辑学?都是否定的。那么是什么怕国人懂得逻辑学知识呢?回想一下“新中国”建立后,大学里课程设置,就会明白,有些感受到的结论,绝不是多心,而是真实的存在。
  
   本文话风险,却没有涉及到多少风险案例。是因为旨在呼吁强化国人的风险意识,否则即便笔者把所有风险都例全,也很难减少国人遭遇风险的机率。“泾溪石险人兢慎,终岁不闻倾覆人。却是平流无石处,时时闻说有沉沦!”未雨绸缪,道理都懂,切莫等命绝于世之际再想坚持强化风险意识起死回生,还是强化风险意识拒绝死亡的提前来临吧!风险意识教育应该作为科普内容,不但学校里应该有正规的课程,各种媒体也要保证必要的栏目与播放时间。若大个中国,竟然没有一个纯公益的电视台、电台、报纸。连教育电视台、电台都要靠广告维系。不知道哪些项目还是属于社会日常公益的!
  
   国人一遇难事,就想到好心人,期待施舍。殊不知享受公益是你的权利。而我们的同胞,平日里拒绝公益,到了自己需要帮助时,也不敢去想公益,只能幻想期待好心人的施舍。所以笔者的结论是,中国社会缺乏公益,是因为国人拒绝公益!读者诸君,细细思量是否如此。国人的风俗,就是期待那种没有付出的享受,“物美价廉”、“施恩图报非君子”等就是这种观念在作祟。
  
   明明知道一分钱一分货,却到处寻找“物美价廉”,明明遭遇困境时需要帮助,却摆出一付“施恩不图报的”的架式。一个理智的社会,应该追求“货真价实”,追求“施恩图报”。只不过,不是要求受自己帮助的人立即回报自己,而是要求受自己帮助的人回报这个社会,为这个社会积蓄慈善资源,让这个社会里的所有人都在需要帮助时享受这份公共资源。中国特色的救济,助长不劳而获,助长贪婪,助长懒惰,国人却乐此不疲。就是追求一份善誉,追求一种道德的心理需要。至于行善的结果如何,没有多少人去关注。谁要是关注自己行善的结果,就会被整个社会看作是施恩图报的小人。
  
   公正,公平就是你付出,就应该得到相应的回报。一个追求无私奉献的社会,哪里会有什么公平与公正。我们可以崇尚无私奉献,却不能追求无私奉献。别人帮助你,要求相应的回报,没有什么不道德。我们追求施恩不图报的天国道德,追求的结果就是“小悦悦”之类的事件频频发生,追求得国人人性麻木,追求得道德虚伪盛行。当一个社会道德堕落时,最应该反思的就是现行观念,可是我们的国人根本意识不到一这点。只要是与传统观念相悖的观点,多会遭到本能的抵制。笔者关于道德反思的文章,就颇不受一些网站欢迎,甚至遭到一些网友的人身诋毁与污辱。这样一个沉浸在成见“夜郎自大”的民族,如何能识不足而知进,什么时候才能走出困境呢!
原创  林友收藏  

  
【点击回复或查看回帖】

传统或网络媒体转载请与作者联系,并注明转自【胡杨林】及作者名,否则即为侵权。

Copyright © 2008 MY510.COM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