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杨林社区-子曰店-个人文章

【美食】换种方式吃米饭——鮨鲊

子曰店
2011-12-03 13:45   收藏:0 回复:2 点击:3914

    真不知道这东西该叫啥来着,所以用两个极其生僻的古字。。。可千万不要叫日本寿司,谁叫我跟谁急。这种鱼肉和大米的组合早在公元前三至四世纪,就已经在中国出现,到一千八百多年前的汉朝已经全国流行。随着航海业的发达,当时的渔民和商旅为了解决漫漫旅途中的伙食问题,便尝试着用醋腌制米饭,用盐腌制鱼肉,再把腌的鱼埋进腌的饭里面,带上船,一边在夕阳里乘风破浪,一边嚼着又咸又干的饭团子。海上航行,除了海水,还有神马东西最丰富呢?当然就是生活在海水里的,活蹦乱跳肉质鲜嫩的海鱼咯~~从第一个人捕捞起鱼再放到船上的砧板上时,这些远离陆地的伤不起的人儿们的命运就发生了转变。你想想,一边是新鲜出炉的活鱼,一边是用盐腌得臭烘烘的咸鱼,除非真是重口味的家伙,否则谁不知道吃鲜肉。。。所以,海鲜开始被摆在米饭上,供颠簸在海面上的渔民、商旅、水手果腹。至于后来,也不知道是投海自杀的武大郎,还是来中国取经的鉴真和尚把这个吃法带回了日本,于是他们如获至宝,感慨着中国广大劳动人民的智慧,迫不及待地跟着吃了起来。。。哎哎好吧,我承认这段纯YY。总之,这东西到了日本以后,日本广大劳动群众以他们变态的专注力将其发扬光大,在选材,刀工,制作上追求得登峰造极,最后发展成为今天的,倍受某些哈韩哈日一族吹捧的日本寿司。哎哎,说到底,还不就是咱的鮨和鲊咩。
  
  来说说这个“鮨”。读作yi,是一种体细长而侧扁的海水鱼。在诗经《尔雅.释器》中记载曰“肉谓之羹,鱼谓之鮨。”说,肉酱叫羹,绞碎的鱼肉就叫鮨。后来便被用来代指寿司。至于“鲊”(读作zha),更生动形象地指出了寿司最初的做法——用盐和红曲腌过的鱼。《汉书》中说:“昭帝时,钓得蛟,长三丈,帝曰:此鱼鳝之类。命大官为鲊,骨肉青紫,食之甚美。”说的就是这个东西(啊,话说回来,汉昭帝也真没出息,一点点腌鱼也能觉得食之甚美,这个皇帝当得够窝囊了)。
  
  白话了这么多,其实这顿饭的做法还真跟着日本寿司做的,因为不管是鲊还是鮨,现在谁知道是肿么做的啊……咱把本源追溯清了,至少良心上就过得去了……哈哈干笑两声。说说今天的材料:一个人分量的米饭,虾,蟹肉棒(其实就是淀粉,哎哎),鲭鱼,鱼子酱,虾子酱,生菜,胡萝卜,肉松。
  
  绿色的那个小熊形状的是用生菜和胡萝卜拌饭做的,红色那个心形的是用虾子酱拌饭做的,这俩是用模子倒出来的,三角形的饭团是用鲭鱼拌饭做的,这是我纯手工捏制,哇咔咔,幸亏当初没买到三角形的模子,不然我才亏大发了,突然发现这东西还是很好捏的嘛……前几天在网上琢磨怎么自己捏小熊,做瓢虫,不过家里没小孩,旺才先生也不带盒饭,貌似捏出来也没啥意思,果断放弃……
  
  我的大麦茶还在天上以高速飞向我,所以今天中午这堆饭团子只能配苦荞茶来喝。其实吧,不管是啥茶,在这么冷的天,只要有杯烫呼呼的热茶喝就很幸福了。其实我想说的是,这种冷饭团子以后还是夏天吃吧……真不适合冬天吃……虽说正宗的日本寿司冬天口感最好,但是咱又没海鲜,上哪里去讲究那口感啊!恩恩,等哪阵人多的时候,去买点三文鱼和烤鳗鱼来做次豪华点的——自从在丽江吃了超级便宜的三文鱼以后,每次看超市那昂贵的标签,我就觉得买这东西是在暴殄天物,一如我吃过普吉的DQ以后,每次看成都的DQ都觉得是在抢人……
   
原创  林友收藏  

  
【点击回复或查看回帖】

传统或网络媒体转载请与作者联系,并注明转自【胡杨林】及作者名,否则即为侵权。

Copyright © 2008 MY510.COM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