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杨林社区-蓝湖之鱼-个人文章

人人必参的生命公案

蓝湖之鱼
2011-11-21 17:50   收藏:0 回复:4 点击:5283

    古人参禅求道,芒鞋踏遍岭头云,不辞辛苦,求的是什么道呢?是生命的本来面貌?是生命没有诞生以前的原生态?佛弟子们问道,大多问的是这些问题。科学家们也在这些问题上苦苦探索。宇宙以前是什么样子?大爆炸是如何开始的,什么引起了大爆炸?这些问题和我们的生命息息相关吗?人类的命运将会怎么样?世界末日真的会来吗?一系列问题向我们扑来,令人心生不安。这使我想起一句话,回到天地之始,那么天地之初为何样?从人生的追溯来看,也许我们可以体会到在娘胎中的状态,即便是出生时的第一声哭啼也是无比美妙的;出生时的第一个笑脸也是世界上最妩媚的没有什么可以比邻。回到自性天真中,尤其是女孩子最让人喜爱,爱他们的那种保持在人生之初的善良清纯,你看女孩子都是喜欢小动物的,来自天生的母爱。
   这几天在网上炒着一只北大爱听哲学课的猫。其实在很早,孔庆东在文章里写到过,北大的女孩子经常向那些流浪猫投递食物。所以有人说,女人的直觉是男人必参的生命公案。女人的直觉是一种超自然的力量,这一点男人是无法企及的。我们的老祖母女娲、西王母,他们凭直觉创造了阴阳之学。此后凭男人一路演绎,百家争鸣百花齐放,不能说不美丽,不灿烂夺目,然而总是少了根植大地萌芽初生的新鲜生动。习惯堆垒概念,不复具体而至抽象脱离万物真实。终至作茧自缚,生命丧失清明简单本真。同样是四大文明古国的希腊文化,就是坠落于抽象的理论。荛舜禹自至周到春秋,在周末还有一个懂得阴阳之道的老子。孔子说老子的学说像天上的神龙,亦是他的困惑。到了秦始皇统一中国,期间有过一次文化革命,史曰焚书坑儒,其实秦始皇烧的只是极少一部分书,而真正的毁灭在项羽的火烧阿方宫,那些保存在国家图书馆,成就老子学问的书,有关阴阳大道的真正学问毁灭了。到了汉代,前期人们在为发展经济忙活,真正做学问是在汉文帝,汉文帝组织士人抢救性地恢复了一点老祖先留存的文化珍藏。唐代的禅学可以说对祖先的学问有所靠近,造就了后唐五代风姿绰约的之极盛。出了些禅门大师行云走雨气吞山河的瑰丽气象。宋以后士人专于儒学理学,科举专于八股,离祖先的学说越来越远。再后来一路走下去,五四的新文化,以及现在的五花八门的学说。印度和中国是世界上文化渊源深厚的文明古国,两个国家的文化也是血缘相近,佛教的开悟,既是回到天地之始。而老子的道德经也是提倡一个人天冥和,这是文明的共识。回到生命的原点,佛教老庄亦如是。所以说女子的谦卑,女子的混沌那是一种保真元气,是一种来自生命之初的豁达。阴阳五行的思想基础是顺应四季遵守天道,天人合一,老祖母在倡导这一观点时,是在教导子孙如何处世。后来的传说神话女娲造人实则为创造文明,是兽和人的分离,有了社会有了法度。女人凭直觉得到一个“无”,从来成天下大事者是需要一个“忍”字,一种豁达包容。天有好生之德,包容善恶,天地有忍,大道博爱。天地行键,大道如水。
  
   何谓宇宙真理?就最近天体物理学的发现来看,其实宇宙是一个巨大的气泡,它的实体也许没有一个针尖大。那么人们到底追求的是什么呢?仔细想来应是心灵的一种闲适与旷达。人有了心灵上的安逸才是真正的享受。所以唯有心情的安逸才是问道者真实的目的。我们知道,世尊在灵山会上手里拿着一朵金色的尤伯罗花,面含微笑,望着天人弟子一言不发。此时,大家都不解世尊的意思,唯有迦叶露出看破的微笑。为什么这样呢,因为宇宙的真实面目是语言无法表达的。只有心领神会。那么真理的外在迹象,与人身的真实感受应该是一种心理现象,那么就是心灵的安逸。这个心理上的满足,金钱不会带来,权利不会,贫穷、弱势、隐匿、也绝不会带来。唯有回归自然,天人合一,包容博爱才能得到。唯有做善事可以给你这种满足。但行善事莫问回报。慢慢就会有这种心理上的欢愉幸福。所以佛说,诸恶莫做,众善奉行是为佛教。善良是心理养生的营养素。古今中外养生学家都把“乐善好施”视为养生的灵魂,长寿者也多是忠厚、善良之人。
   科学家大卫'霍金斯多年来测量人在不同的精神状态下身体的振动频率,结果让人大开眼界。他的研究显示,人的身体会随着精神状况而有强弱的起伏。如果人的意识范围在1-1000,任何导致人的振动频率低于200(20,000Hz)的状态会削弱身体,而从200到1000的频率则使身体增强。
   霍金斯发现:诚实、同情和理解能增强一个人的意志力,改变身体中粒子的振动频率,进而改善身心健康。邪念的频率最低,当人想着下流的邪念,就是在削弱自己。渐高依次是恶念、冷漠、痛悔、害怕与焦虑、渴求、发火和怨恨、傲慢,这些全都对人有害。但信任在250,是中性的,对人有益。再往上的频率依次是温和、乐观、宽容、理智和理解、关爱和尊敬、高兴和安详、平静和喜悦在600,开悟(enlightenment)在700-1000。
  
   黄帝内经中说,百病由心生。孔子听说冉伯牛生病了,说,斯人有斯病。人一旦失去了平静的心态。生命也为之黯然无光。许多人都有这种体会,心情不好,脸色一定也灰暗,同事见你会躲着你,上级会不信任你,客户会离开你,这样你能在事业上取得成绩吗?这是一个恶性循环,是你的坏心情打开了潘多拉魔盒,随之恶运连连。所以,好的心情,安静的心态比什么都重要。一个人有了好的心态,也就拥有了健康,他的脸上会常常露出微笑,放出迷人的光彩,人内在的安静会发散到面部,表现出一种清雅脱俗,使人对你生出信任。对一个心态安静的人来说,人生自然潇洒自在。
  
  
原创  林友收藏  

  
【点击回复或查看回帖】

传统或网络媒体转载请与作者联系,并注明转自【胡杨林】及作者名,否则即为侵权。

Copyright © 2008 MY510.COM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