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杨林社区-穆阳-个人文章

漫话为文与为人

穆阳
2011-10-29 11:46   收藏:2 回复:2 点击:3281

    思想不开阔的人,写出来的文章也难脱离股小家子气,这是很信实的。但并不是说思想不开阔的人就写不出好的文章来,思想僵化的人的文章也有很好的,深受八股熏陶,而洋洋洒洒的文字令许多现今自负天才的文人学者自叹弗如。还是很年轻的时候,就喜欢读朱自清先生的集子,每每打开朱先生的集子,仿佛有一股清新的气息迎面扑来,愈久而弥香的文字,活泛泛的语言和似乎信手拈来、很随意的事情,都写的津津有味,意兴旺然。朱先生思想是开阔的,眼光是深远的,思路是清晰的,清晰得就像他的为人,不矫揉,不造作,像一碗清澈的水。人们长说为文犹如为人,文之厚道,则人之厚道,功底深的读者读一篇作品,就似在读一个人,在字里行间将这个人研究个仔细,忧郁、开朗、敦厚、奸猾了然于心。
   我曾在一所不知名的大学读了三年的文学课程,没有接触到深邃思想的学者、教授。不停地东撞西碰后,也只是仅仅摸到文学殿堂的门槛,也深深知道,文学上是有天才的,朱自清先生就应该归入这一类,张爱玲也是,鲁迅却不能,作为一代文学巨匠的鲁迅先生,自己也从未将自己归为天才者的行列,相信的是勤能补拙、天道酬勤的箴言。在别人漫不经心喝着咖啡,听着小曲乐哉悠哉时,先生奋笔疾书,无昼无夜,作为一位无人企及的作家,鲁迅是勤奋的典范,严谨的生活态度和为人方式,为他带来的不仅仅是文字上的声誉,更是为人的巨大成功。
   朱、鲁是大不同的,大不同在于朱是以文动人,鲁是以文度人。活着的人们很喜欢津津乐道,成功者头上耀眼的光环,却很少去关心在这之前的苦痛,在这一点上,许多受过高等教育的人们,却和平民百姓的做法出奇地吻合。或知名文人,或文字爱好者,有时出于本身的意愿,或时势所迫,时不时也做一些令人不解的篇章,或歌功颂德,或迎合某部分人的口胃,有背文人的操守,然而,人是社会的产物,只要有一线生机存活,都不会为操守,如朱先生般饥病交加而终的。呈现出的分裂的人格,似乎理所当然,没有任何值得指责的,毕竟这不是朱、鲁先生的那个时代。
   为文的纯粹和为人的纯粹,其实根本就不是一码事,文人合一的毕竟是少数,就像有个古老的学派,追求天人合一,但若是天人真的合一了,又不免生出新的茫然:哪个是天,哪个是人?弄得天不是天,人不是人,刻意的追求,最终失去了本身固有的真实。
   为文正如为人,追求的是一个自然,与己无害,与人有益,与正义有功,与社会无碍,足矣!
原创[文.百味人生]  林友收藏  

  
【点击回复或查看回帖】

传统或网络媒体转载请与作者联系,并注明转自【胡杨林】及作者名,否则即为侵权。

Copyright © 2008 MY510.COM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