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杨林社区-颜心一质-个人文章

种了别人的地莫荒了自己的苗

颜心一质
2011-06-23 13:04   收藏:0 回复:3 点击:1477

    种了别人的地莫荒了自己的苗
  ――读池莉《来吧,孩子》有感
  
  作为教师,种了别人的地莫荒了自己的苗!
  ――题记
  
  我是6月16日晚上9:00开始看作家池莉的《来吧,孩子》这本书的,当时女儿已在我身边的小床上睡熟了,我才可以安心地看书,这本书太吸引人了,我一直看到孩子爸应酬完回家,那时快到凌晨1:00了,而我已看了这本书的一大半,到第二天,是星期五,恰好我没有课也没有公事,于是我又捧起了这本书,中途只因为参加六年级的毕业班的拍照和与几位年长的老师谈心花了约一个小时,难得的上班阅读时光,我一直看到中午12:17分,全部看完。
  
  好久没有看过如此精彩的书了,这本书的精彩不但因为它有吸引人的情节――全书从池莉的女儿亦池出生前两个月写起,既而是母女如何极力争取上市最好的幼儿园――市直机关幼儿园,如何争取考上最好的初中――外国语学校,又如何努力考上最好的高中――外国语学校,再到如何母女同心奋战英伦的CC中学,及至最后考上甘地的母校伦敦大学,还因为全书中渗透着的家庭教育智慧,引起我强烈的共鸣的浓浓的母爱以及池莉母女那令人羡慕与向往的优质生活。当然在阅读的过程中,我也时有遗憾和自责在心头,掩卷沉思,再思三日,心里头的遗憾渐渐褪去,取而代之的是不竭的动力,我为什么要写下这篇读后感呢?也无非想借着写读后感的机会再次重温这本书中的家教精髓,以鞭策我更好地教育自己的女儿,同时也好好鞭策自己不断成长。想要女儿出类拔萃,自己也必须起更好的言传身教的榜样作用。池莉是这样,早先看的傅雷亦然,老卡尔•威特亦然,前一段时间看的蔡笑晚亦然……
  
  池莉为女儿亦池拍了许多照片,从嗷嗷待哺的初生婴儿到亭亭玉立的青春少女,光《来吧,孩子》中就收录了72幅,当然还包括一些亦池的美术作品,亦池在英伦求学时如画的校园美景,户外风光,生活点滴……
  
  池莉在生活中创建了三条基本做法。第一条是让小亦池尽情地与她的小朋友相处和玩耍。在这一点上我很有同感,我也是这么要求女儿友友的,在她很小的时候,只要她醒着,我总常常带她出去玩,现在也这样,每天放学后,不是带她去小朋友家玩,就是她一个人主动去找小朋友玩,我的妹妹――小家伙的姨还送她一个外号“小小外交家”呢!小家伙独自留在妙妙家一天都很开心,还同妙妙妈妈一起去了她的亲戚家。其实早在2009年4月份,也就是小家伙不到三岁的时候,她就跟着保姆彩伯与同事芳芳一起在芳芳家住了一晚上呢!小家伙至今还记得,那天晚上是和凡凡哥哥一起睡的。正如我的教育初衷一样,现在五岁的女儿是个大方、得体、健康、活泼、坚强的小孩。
  
  池莉育儿三条基本做法中的第二条是亲近大自然。她相信:“一个小孩子对大自然的印象和情感是智慧种子发芽的沃土。”在这点上我也认同,只是有时候也难免觉得力不从心,还在友友只有几个月大的时候,我就常常抱着她满山跑,看山花,听鸟语;及至女儿渐渐长大,我们还会带着她挖野菜,摘野果,采蘑菇……今年,她外公还为小家伙在缺水的山坳中种了一大片茂盛的向日葵、玉米,这些都是为了让小家伙很好地亲近大自然,但这些所做的种种,要通过一道怎样的桥梁开启这个小人儿的感官世界?难道她不知疲倦地在山里寻找蘑菇的过程就是一种教育?亦或兴奋地跳到外公的背上嚷着“去看向日葵咯”,然后在一朵向日葵前一呆就是好几分钟的过程就是一种教育?也许是吧!在这些多种多样的活动中,这个小小的人儿学会细心观察,学会欣赏美的声音、美的形象,渐渐长大的小人儿也会在紧张的工作和单调的生活间隙用敏锐的感官发现与享受大自然的美吧!而不会如我们很多大人一般离开网络和书籍就觉得乏味。
  
  
  池莉的基本做法之三是为孩子讲故事和阅读。这一点我们也做过并会一直做到她识字为止。只是我们还做得不够,诸如讲故事我们随意性太大,是是很系统。目前小家伙最感兴趣的是《西游记》――她的姨从广州带回来的,小家伙反反复复听过多次,其他的故事书就不成系统了,这点我们要注意。只是我们发现小家伙挺喜欢听故事的,她觉得得着故事入眠是一种享受,但愿她能将睡前看书这种习惯延续一生。
  
  莫扎特五岁接触钢琴,创作了《小星星》的旋律,亦池五岁始练钢琴,我们的女儿友友也是五岁开始学钢琴,我很用心地反复阅读着这段话,以便更好地鞭策我们坚持:“多少次在外面疯玩了回家,休息一会儿,她肯定会主动上琴。她自己在谱架上翻开《汤普森》,十个小指头练得变成了小锤子。十几年过去了。亦池一直坚持着弹琴。正如我预料的,其中只有小学三四年级的一段时间产生了一点点审美疲劳与倦怠感,但是,她凭着自己对音乐的爱好和需要,很快就超越过去了。”即使是在最紧张的备战小六考试和中考的日子里,池莉母女也还继续上着钢琴课,因为此时音乐对亦池的状态有调剂作用,她需要音乐,读到此处,我多么希望我们的女儿也会成长到那么一天。
  
  亦池后来选择到英国留学,我想也与她的母亲有关,还有亦池读小学的时候,池莉就广泛地阅读了英国的哲学思想书籍和英国的教育类书籍。池莉在《来吧,孩子》中不惜花去大量篇幅极力推崇英国教育,光列举出的英国教育类书名就有五本,她还写到:“我几乎是贪婪也阅读这些资料”,她得出英国教育家们的共识是,要“把人文主义教育理论的普遍原则应用到普通文法学校的日常管理中去”,以便“使孩子们成为智慧、庄重、德才兼备,勇敢顽强的文雅之士”,并列举了英国女王伊丽莎白的故事。
  
  亦池选择去英国留学还因为这是一个盛产绅士和淑女的国度,更因为她在外国语学校读书的四年时间里学的是标准的英式英语。一想到这儿,我就犯难了,在我们生活的这个偏远农村地区连不标准的英式英语,美式英语都没有语文方言环境,还谈什么良好的英语基础呢?
  
  还有亦池的钢琴老师名叫黄怀朗,跟友友的钢琴老师性别一样。这位钢琴老师曾为男高音歌唱家吴雁泽伴奏,而吴雁泽曾是池莉家的邻居,他们还有更多的邻居和好友都是志趣高雅、事业成功的名人,正印证了一句话“行要好伴,居要好邻”,“你拥有什么样的朋友决定像怎样的人”,这些我能很好地提供给我的女儿吗?
  
  在亦池的成长中,还要提到这样几个有利因素:考外校的日子里,曾有一位特级教师给她补课,特级教师带给亦池的进步是“在短短几个月里,亦池的数学成绩‘突飞猛进’”;亦池小学就读的是双语学校,三年级开始设置英语课程,因此亦池可以也喜欢看原版英语动画片和电影――从小她就可以在快乐中学习英语。这些我能很好地提供给我们的女儿吗?
  
  池莉对于女儿的爱够浓烈够细腻,她曾是女儿写过一本《怎么爱你也不够》,这本《来吧,孩子》也是为女儿写的,她还多次直言不讳地表达对女儿的爱,诸如“看着她(刚出生的亦池),我既欣喜又心酸还生生地心疼”,我呢?初为人母的我,望着身边的小小人儿,不也曾感动得泪流满面吗?池莉还说:“多少次,趁她酣睡,我都会忍不住深深地凝视她”,我又何尝不是呀!同事小L讲:“我才不愿意因为孩子而牺牲自己的时间呢?”我虽未反驳却不以为然,与女儿在一起的分分秒秒我都觉得无比珍贵而细心珍藏,与她在一起的每时每刻都是享受,这又怎么能说成是因为女儿所作的牺牲呢?我的丈夫也从来都赞同我的观点,他不止一次地说:“看到你和女儿那么开心地吃着我做的饭菜,我就觉得幸福极了!”他甚至比我还更爱女儿,爱到常常都失去了原则,快五岁的小家伙,体重36斤,他会把她扛在肩上,一走就是20分钟半个小时;只要爸爸在家,小家伙就要爸爸讲故事;她还常常得意地说:“爸爸给我洗澡最开心了!”不过如果她爸不在家,小家伙独立洗头、洗澡、穿衣服却又能做得很好。
  
  蔡笑晚一直坚信自己的儿女们将会十分优秀,李开复的母亲亦然,池莉就更不用说了,那么我要更自信!我的女儿无疑有了较好的早期教育,与目前同龄的同班孩子相比,她已显露出了出色的语言能力、运动能力、逻辑思维能力,那么我们作为父母的,就一定要给予她更好的成长教育,即使不能让她小小年纪就接受双语教育,但至少要尽最大的能力让她的童年不至于荒废太多时光,在多姿多彩的生活中不断快乐地学习,健康地成长!
  
  2011年6月21日手写搞
  2011年6月23日打印稿
  
原创[时事关注]  林友收藏  

  
【点击回复或查看回帖】

传统或网络媒体转载请与作者联系,并注明转自【胡杨林】及作者名,否则即为侵权。

Copyright © 2008 MY510.COM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