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杨林社区-细语无声-个人文章】
济南的冬天学案设计
□ 细语无声
2011-01-22 21:18
收藏:0
回复:1
点击:5098
《济南的冬天》美丽的蜕变
一、课型:精读课
二、学习目标
1.理解通过比较突出事物特点的写法。(重点)
2.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重点)
3.学习作者描述景物的方法。和拟人修辞的妙处。(难点)
三、教学方法
1.讲读结合。老舍是语言运用大师,在词语的选择和运用上十分讲究,需要细细研读和揣摩。在讲解课文精要之处的同时,发挥默读、朗读、诵读的功用十分重要。
2.讨论、圈点。根据课文内容,设置一些小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读书、讨论、发表见解,然后由教师通过辨析,帮助学生去粗取精,得到启发,掌握知识。
四、课时安排
1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冬天的脚步已经向我们走近了,一提到冬天,大家也许马上会想到一幅白雪皑皑,冰清玉洁的图画;也许会想到"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佳句。是的!严寒几乎成为一种思维定势影响着我们北方人们对冬天的感觉。在我国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有没有一个地方,它的冬天温暖如春,给人一种温情脉脉的感觉呢?下面,让我们随着语言大师老舍先生的笔,到济南城去走一遭,看一看它的冬天是怎样的。(板书题目《济南的冬天》)
(二)走近作者
老舍(1899-1966),现代作家和人民艺术家。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北京市人,出生于城市贫民家庭。老舍写了长篇小说《猫城记》《离婚》《牛天锡传》《骆驼祥子》和多部短篇小说集。其中尤以《骆驼祥子》影响最大,这是一首"旧时代的葬歌"。话剧《茶馆》和《龙须沟》等。
(屏幕展示《济南的冬天》全文,配乐朗读)
(三)积累运用 步步为营
(1)给括号前的字注音
镶嵌( )发髻( )肌肤( )
澄 ( ) 清 水藻( )贮蓄( )
(2)解释剧中的词语
济南的冬天是响晴的。
响晴:
水藻真绿,把终年贮蓄的绿色全拿出来了。
贮蓄:
(四)整体把握 点石成金
1、济南的冬天是怎样的?
2、用什么手法来描写济南的冬天?
3文中渗透作者对济南的冬天什么样的感觉?
重点研读:第三自然段和第五自然段
(1)第三自然段和第五自然段写景顺序有什么不同之处?
(2)第三自然段和第五自然段在抒发感情上有什么不同?
(五)品味语言 积累常识
(1)请闭上眼睛想: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晒着阳光,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它们唤醒,这是不是个理想的境界?
(2)山坡山卧着些村庄,小山村的房顶上卧着点雪。
拟人:就是把物当人来写,赋予物以人的动作行为或思想感情。
品味上面两个句子体会拟人修辞的妙处
(六)巩固阅读 学无止境
《济南的冬天》迷人温晴让人们体会了别样的冬天,让我们搜集自己的记忆,搜集描写冬天的优美的诗词名句。注明作者出处。
(1)
(2)
(3 )
(七)课堂小结
济南的冬天是美的,老舍先生笔下的济南之冬更美。掩卷细味那淡雅的水墨画浸蕴的“温晴”,更觉神韵。绘山景,描水色。“这就是冬天的济南”,戛然而止,似乎意犹未尽,话犹未了,明敏的读者是否会饶舌地续写“我爱济南的冬天,我爱冬天的济南”以抒发胸臆呢?我想,是会的。但老舍先生不会,谁让他是丹青高手呢!
济南的冬天
老 舍
一段:天气――温晴
济南的冬天 二、三、四段:山景―― 冬天的济南
暖和安适,小水墨画
五段:水色一-清澈透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