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杨林社区-杨丛源-个人文章

变迁

杨丛源
2010-10-03 13:44   收藏:0 回复:0 点击:4862

    这是个春风和煦、阳光普照的日子。这样美好的春意把人熏陶得暖洋洋的,我怀着春天阳光 般的心情,兴高采烈地踏入我的故乡——松桃木黄。
   当我进入故乡,就被这里的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迷住了。看着眼前的一切,不由得更加欣喜起来。放眼望去,整个视野村连村、寨连寨,鳞次栉比。村寨中,公路参差纵横、青砖楼房整齐而有序的排列着;汽车、摩托车、以及各种各样的机器声,混合着美妙的旋律,发出隆隆的声响······这种美妙动听的声音,给这里的村寨增添了无穷无尽的乐章。然而此时此刻呢,眼前的一切景象,与我父亲所说的:老家满坡都是黄土和丝茅草的荒凉景象,唯有两家地主有瓦房,其余都是茅草棚的凄凉情景,彼此比起来又是一番景象。
   当我见到同族的尊长老幼,顿觉格外的欢喜。而他们呢,也是欣欣然的喜上眉梢,高兴的红晕在每个亲人的脸蛋上荡漾,时不时泛起一阵甜畅的欢笑声、亲昵声······
   “智源,他妈厮,你来啦。”堂祖父、堂祖母、堂叔及婶婶们激动而又得爱地招呼。特别是堂祖父,因为他太高兴、太激动,所以他叫我的时候,晶莹的泪花夺眶而出。同时,哥弟姐妹们已亲热的、甜甜的说:“是吹了大风把你吹来的吧——智源弟······”
   祖孙叔侄、哥弟姐妹同堂共聚,好不热闹啊!此情此景,并不亚于从海外归来与亲人团聚的游子。我们正在闲谈时,淑珍妹突然叫道:“智源哥,吃饭咯。”淑珍妹叫我后把我领进饭堂时,只见长辈们你推我让都不先落坐。他们推来推去却把我推到了最好的位置。我们大家停柸举筷时,三祖父只管把好菜往我碗里拈。当我推辞时,他却说:“智源,是不是味道不好啊?”
   “三公(祖父),这些菜都是我最喜欢吃的呢。”
   “我想,总比前些年吃红苕好些吧。”三祖父风趣地笑着继续说,“说来你不要见怪,伪政府的时候,几乎年年闹饥荒。记得有一回,我和我弟弟已经两天没有东西吃了,实在熬不住了就去偷财主吴幺儿家的红苕。不料我们正在刨红苕的时候,被吴幺儿的狗腿子抓到后打得死去活来。我们被毒打以后,弟弟因为年纪太小了,遭受毒打后没有过多久就死了。而我呢,就强迫我给他家做一年的苦工。更加使我不能忘记的,是我弟弟被毒打后快要死去的时候,气息奄奄的说:哥哥,我好饿,我要吃红苕粑粑,我要吃红薯粑······说着说着就咽气了。”当时,我们大家听了都眼泪汪汪的。过了好一会,我才说:
   “三公(爷爷),这些都是过去的事了,我们不去说它了吧,说起它来更加令人寒心哟”
   “智源,你这次来了,一定要多玩几天哟。我们这里家族可多了,不论如何都要去看看才行呢?这都是每个亲人的心意哟。话嘛,我不过是这样说,去不去就要看你的了。”在闲谈时,堂叔已真诚厚意的询问着。
   “大叔,你想嘛。我来到我的故乡,叫我怎么不去游玩故乡的山水、欣赏大自然赐给故土的芳香呢?我来到已经别了七十九个春秋的同族本家,叫我怎么不去闻悉同族及亲友的一切呢?”“智源呀,你提到七十九年,我就想起了七十九年前,你公婆(爷爷、奶奶)、父亲、叔父去遵义凤冈逃难的事。”当我和大叔父说到这些,就使我三祖父回忆起我祖父、父亲以及全家离开故土的往事,三祖父说:“那是民国二十年前,黔军剿匪头目袁光辉到我们这里围剿民团头目杨华洲。因为你公(爷爷)也是这个民团的副总头 ,所以他也是被围剿的要人;再者,就是兵荒马乱、民不聊生,你公和全家被袁兵围困后实在熬不下去。他出于避难和谋生,才带着家眷逃到了遵义凤冈。”
   殊不知,他们这次走了以后就永远和故乡离别了。在这漫长的七十多年中,唯有我父亲去过两次(为了躲避抓壮丁),从此就再也没有人去过故乡了。追溯过去,忆起往事,更加令人难 忘。一九七三年五月十五日,我叔父收到一封从故乡发来的加急电报。电报上说:二祖父病危,要我父亲无论如何也要去看看,可是他们忙碌了几天都没有找到盘缠。这样,他只好步行。待他们从几百里的地方赶到时,二祖父早已入土为安了。据我叔父说,我二祖父在断气之前,一直念着我祖父、父亲、叔父等亲人呢?我二祖父就这样挂念着人世、眷恋着亲人,依依不舍地离开了人间。
   二祖父的依依逝去,不是亲人们不留恋他,而是这个时候的世态垂弃他;而是生活的艰辛造成人与亲人之间的历史鸿沟。
   当我从追忆中醒悟过来时,淑珍妹已经将电视打开了。此时,正在播放当天的贵州新闻。
   “哟!这播放的正是这里——“四在农家”建设新农村的事嘛,你们快来看吧。”我惊喜地说。
   “哎呀,这有那样稀奇的嘛,因为我们这里变化太大了:村子里办起了火砖厂、石粉加工厂。这样一来,我们的日子好过了,家家户户都买了各种各样的家用电器。更加值得说的,是当地政府为我们修建了新村,家家户户都住上了青砖楼房、安装了自来水。与此同时,还为我们免费安装了小簸簸(‘村村通’工程安装的地面电视接收器)。如今,电视上播放我们这里的新鲜事多得很喽,还是看电视剧吧。”堂叔乐呵呵地说。
   我这次回到故乡,真是大姑娘坐轿子——头一回哟。对于故乡往昔的一切,我只有一片模糊的印象。可是这一切,只能在我记忆深处打下时代的烙印。然而如今的美好景象比起往昔的一切,不知要增添多少风趣。
   啊!往事惊心忆如何,此来故乡变化多。
原创  林友收藏  

  
【点击回复或查看回帖】

传统或网络媒体转载请与作者联系,并注明转自【胡杨林】及作者名,否则即为侵权。

Copyright © 2008 MY510.COM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