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杨林社区-三余堂-个人文章】
我们的低碳校园
□ 三余堂
2010-05-31 10:13
收藏:1
回复:3
点击:5591
低碳正在走进我们的生活。所谓“低碳”(low carbon),就是降低二氧化碳排放。2009年12月,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大会前后,在世界范围内又一次掀起“低碳”浪潮,“低碳”成了全世界的流行语。从某种意义上说,“低碳”意味着环保,体现了绿色、健康。4月22日——世界“地球日”,长沙市雨花区教育局组织了一次别开生面的座谈、展示会,来自天华小学、王家冲小学、井圭路小学和雨花小学的孩子们畅谈了他们的“低碳”生活,展示了他们的“低碳”行动,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打造“低碳”家园,孩子们正在行动。
我们是“低碳达人”
“胡子一大把,行动像小孩;叫你躺下去,你又站起来。”向伊小朋友一边推着手中的“不倒翁”,一边念着这个谜语让大家猜。如果不仔细观察,你也许根本就看不出眼前这个漂亮、可爱的“不倒翁”竟然是用一枚蛋壳做成的。在蛋壳底部粘上几块小纸片,加强底部的重量,蛋壳就不会倒了,然后按照自己的想象画上生动的图案。很简单!大家都为向伊的巧妙构思鼓掌。
这是井圭路小学开展的“变废为宝”活动,同学们开动脑筋,废物利用,有很多令人惊喜的成果。比如,用易拉罐制成的水杯,用不戴了的帽子做成的垃圾袋,用废纸做成的飞机模型,等等。让人大开眼界的同时,也看到了同学们的聪明和智慧。
雨花小学吴湘同学讲了两个“低碳达人”的故事:一个外国学生,在北京留学,每年回家,他都要把不用了的废电池带回去,因为北京没有回收废电池的地方。一个北京中学生,推导了一个低碳公式——节约0.125吨水、100张纸,或者骑1公里自行车,都能减排10克二氧化硫、15千克二氧化碳。吴湘说,我们也要做“低碳达人”,我们的草稿纸,不光两面写,而且是重复写——先用铅笔写,再用钢笔写,两面写完了,还要用来练毛笔字。
您瞧,这里有一群“低碳小达人”,他们的故事多着呢。
天华小学陈尔东8岁开始收集废电池,废电池乱扔危害大,他收集的废电池有2000多粒了。他说,暑假里,我们一家去了新加坡,新加坡的环境真好,蓝天白去,绿树成荫,我想我们的家园也要像新加坡一样,所以,我们每一个人都要尽一分力。以前每天放学,都是妈妈开车来接我,我跟妈妈说,汽车尾气对环境污染最大了,以后不要开车,我们走回去,又锻炼了身体,又保护了环境。我要妈妈少买一些衣服,买多了浪费,也不符合低碳生活方式,我自己也尽量少买新衣服。妈妈很支持我。
杨晓轩是带头不用一次性水杯的,她说,我们学校里,同学们都不用一次性纸杯,都是自己带水杯喝水。教室里每天都有人及时关灯、关电风扇、关饮水机。昨天,我还发现我们学校增加了低碳设备——以前我们的厕所每个蹲位都有冲水,比较费水,现在是一条水道定时冲。
王禹丁同学是节水能手,他说,我在家里,洗碗洗衣服都是积起来一次洗,妈妈先还说我不勤快,我说,是为了少用水,妈妈表扬我,说:“你小朋友还蛮懂事啊。”洗澡的时候,先出冷水,原来这些冷水都白白浪费掉了,我就想这多可惜啊,所以现在洗澡的时候,我会把冷水接起来,留着拖地,浇花。
罗煛说,老师告诉我们,大自然是我们的好朋友,森林树木保护了我们的环境,所以,我们班很多同学都领养了一棵小树,星期天同学们都去给小树浇水、培土;我领养的是我们小区的一块草坪,因为我看到有一些大人图近路,在草坪里穿来穿去,我特意在草坪边竖了一块牌子,还写了一句话:“小草在你脚下,我们一起爱护它。”有一次,我爸因为急着去上班,想从草坪上过去,我坚决把他拦住了。
徐弘笛同学有记“环保日记”的习惯。他在日记中写道:
“学校开展‘制作环保袋’活动,同学们都很积极。清晨,我一踏进教室便看见很多别致的环保袋,有的是用旧牛仔裤裁剪成的,有的是用两个帽子缝制成的。最为抢眼的还是罗琦琪同学的短裙背包式环保袋。下午,同学们拿起自己的环保袋,在操场、食堂、健身区、停车场等地捡垃圾。垃圾捡完了,阳光洒满干净的校园,同学们露出了快乐的笑脸。那是我们学校最美丽、可爱的一天。”
“吃晚饭时,爸爸把电视、电灯全部打开,我连忙给关上了。爸爸疑惑地问,干什么呀?我说,现在是‘低碳’社会,你不知道么?现在全球变暖,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好多物种灭绝,这都是因为不好好保护环境,释放出太多二氧化碳的缘故。爸爸听了,跷起大拇指说,是呀是呀,还是儿子懂得多!”
打造低碳家园,我们在行动
低碳不是“秀”,校园低碳活动绝不是“秀低碳”或是“低碳秀”,通过开展环保节能活动,培养孩子们的低碳意识、低碳思维,让他们在生活中自觉形成低碳行为,这才是教育的目的。座谈会上很多老师表达了这样的观点。
让我们走进王家冲小学去看一看。
王家冲小学制定了“环保进课堂”方案,工作计划很实在:开设环保专题校本课程,指定专门教师负责教学;搜集环保资料,根据不同年级特点,自编教材,三年级是浅显易懂、贴近生活的内容《保护环境随手可做的100件小事》,四年级的教材是《环境科普知识手册》,五六年级安排的是《日常节能环保必读》;每年植树节、地球日,学校都会通过国旗下讲话、黑板报、班会宣传低碳。
每班都设置了环保小卫士,负责电灯、电脑、饮水机的开关以及登记。蒋丰同学特认真,特负责。一下课就把灯关了;喝水的时候谁接水泼泼洒洒,他就会登记;放学后,他要把所有电源检查一遍才走。虽然他的成绩并不很出色,但他是班里最受欢迎的人。
去年,学校搞过一次DIY义卖。孩子们的手工制作全是用废旧物品做的,有矿泉水瓶做的笔筒、有旧丝袜做的绢花、有冰棒棍做的小装饰品……义卖所得购买了学习用品,全部捐献给四川灾区的小朋友。今年的DIY义卖规模更大,因为很多家长和老师也要参加,大家对这项活动很感兴趣。今年的义卖所得他们打算捐给玉树灾区。
学校还开展了亲子植树活动,鼓励孩子和爸爸妈妈一起,在家里种植一株小盆栽或在社区种一棵小树。各班都有一个“绿意角”,同学们可以把盆栽带到学校,装点教室,装饰校园。
低碳活动还延伸到了校外。走进社会,走进大自然,孩子们的责任意识会更强。
学校把少先队员们带到茶园坡社区,每人认领一棵小树,定期为小树浇水、除草,清除小树周围的垃圾。这是“我与小树共成长”活动。
还有环保综合实践调查活动。有个小组去了省博物馆,博物馆展出的2000多年前的漆器太美了,至今还像新的一样。可是做这种漆器的树因过度砍伐绝了种,现在再也做不出了。破坏环境,甚至会破坏我们灿烂辉煌的文化艺术。孩子们非常痛心:这样的悲剧决不能在我们这一代重演。
“保护母亲河”环保主题活动让同学们深受教育。
五(1)班蒋立泰同学在作文中写道:
“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原来看似这么美丽、干净的湘江竟然这么脏:槟榔渣、烟头、花花绿绿的食品包装,这些垃圾让曾经美丽的母亲河不再美丽。
我们拿出手套、火钳、环保袋,仔细清理河滩上的垃圾。河边有一个排水管道,流出的水非常腐臭,想一想,我们每天使用的就是这样的水,这对我们的健康是多么有害。
集合时,每人都提着满满一袋垃圾,数一数,足足25袋。垃圾这么多,看起来,我们长沙市民的环保意识不是很高。随后,我们又到了沿江风光带,给路人发放‘保护母亲河,节约每滴水’的宣传资料,我们希望每个人都参与到环保活动中来。”
当然,讲低碳,讲环保,老师们必须做好表率。学校有一些硬性规定。比如,电脑、电视机,用完了及时关闭电源,不让待机耗电;文稿打印设定统一格式:标题采用黑体小二号字,正文采用宋体小四号字,字间距统一设定为固定值22,页边距设定为上2cm,左、右、下各1.5cm,一律双面打印;办公室空调温度夏天25摄氏度,冬天27摄氏度;每天有人及时关灯、关空调、关饮水机电源。
学生们眼睛尖呢,上课时,如果有老师没及时关多媒体电源,马上就有学生举手。
让“低碳”成为更多人的生活习惯
有声有色的校园低碳活动,从校园走进了家庭,走进了社区,辐射到了社会。雨花区教育局副局长王青春说:“孩子们的力量虽然很小,他们要用自己的行动,唤起全社会的参与。是的,低碳应该成为更多人的生活习惯,应该成为全社会的共同责任。”
夏媛媛把家里不“低碳”的行为进行了总结:1.在客厅看电视,忘了关房里的灯;2.洗手池里,有时会看到水龙头没关紧;3.开车多,几步的路程也用车;4.爸爸爱吸烟;5.为了让QQ和QQ农场升级,电脑没用时也开着;6.冰箱门常常没及时关。
然后,她给爸爸妈妈写了一封信:
亲爱的爸爸妈妈,全国都在倡导节约用水,节约用电,过低碳生活,可是我们家里却有很多浪费行为(请看我的总结),我请求你们今后改正。现在全球淡水资源紧张,气温逐渐上升,电力负荷日益增大,我们的地球家园不堪重负,我们全家要为地球减负,就要过低碳生活,就要从小事做起。
陈俊宇同学给家里制定了一个“家庭低碳公约”,内容非常具体:“1.节约一滴水。热水袋中的水可以重复使用;淘米的水可以用来洗脸、洗菜、浇花、冲厕所、洗拖把;洗菜时可先洗干净一些的菜,再洗脏一点的菜。2.节约一度电。少开空调,看完电视或用完电脑不待机,关电源;人走灯灭,灯泡要用节能产品。3.节约一粒米。碗里不剩一粒饭,盘中不剩一颗菜。4.节约一张纸。设置绿色银行,回收废纸。5.节约一滴油。少开车,多步行。6.少买一件衣服。7. 外出用餐自带筷子。 8.每年栽一棵树。”
去年,西南大旱,孩子们的心也牵挂着灾区。怎样为旱区出点力、尽点心呢?“虽然不能去灾区抗旱,我们也可以有自己的实际行动。”井圭路小学的同学们发起了一场“留住一桶水”的活动。9月间,伏暑未退,家家开着空调,有个同学偶然看到空调出水管一滴滴的水,忽然想到,这些水白白流掉了,岂不可惜。于是,他用桶子接起来了。没想到,一夜间居然接了满满一桶。第二天,他把自己的发现告诉了老师,老师听了很高兴,说是节水的好点子,老师进而想到,这个活动可以推而广之。很快,“留住一桶水”活动走进了井湾子社区,同学们一方面发资料,一方面搞调查——“你家有几台空调?每天开几小时?有哪些节能节水措施?你会否参加‘留住一桶水’活动?”这是一次很好的社会实践活动,大家热情非常高涨,居民被感动了,有60多户居民在同学们的倡议书上签了名。
在后来的征集“节水金点子”活动中,有个同学的建议——在马桶的水箱中放上一个装满水的瓶子,每次冲水就可以节约一瓶水——还受到了中南大学专家的赞扬。
2009年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大会期间,沃尔玛超市前,王家冲小学的同学们拉起了“倡导低碳生活”签名大横幅,有的同学在演讲,有的同学在发宣传资料,他们的《低碳生活50条准则》写道:“1.少用纸巾,重拾手帕;2.每张纸双面打印,相当于少砍伐一半森林;3.不坐电梯爬楼梯,省下大家的电,换来自己的健康;4.相比于开车来说,骑自行车上下班一不担心油价,二不担心体重;5.一只塑料袋5毛钱,但它造成的污染是5毛钱的50倍;……41.十年前乱丢电池可能是无知,现在就完全是不负责任;……50.有统计表明,离婚之后的人均资源消耗量比离婚前高出42%~61%,让我们用婚姻保护地球吧。”热热闹闹的宣传,吸引了过往市民,大家纷纷驻足,有数百人在横幅上签了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