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杨林社区-翩翩起舞的蝴蝶-个人文章

致命的倒置

翩翩起舞的蝴蝶
2009-09-04 16:58   收藏:0 回复:3 点击:2729

    眼下,正是各地中小学开学的时段。我既不是在校生,也不是教职人员,与这件事本无任何关系。不过,我与此事还是有一点关系的。因为,在我还是一名小学生的家属时,一种怪异的现象通过这名小学生,赫然跳进了我的眼帘,令我如鲠在喉,不吐不快。
  今天是弟弟正式开学的日子,昨天便理所当然地成为了他返校报到的日子。每次假期结束,返校归来的他都会拿回一套散发着墨香的新教材,昨天自然也不例外。我原本对他的书不感兴趣,只是在家人代他为课本包书皮时,偶然瞥见了两本教材的名字,一本是《美术》,另一本是《音乐》。
  
  我不是象牙塔中的人,对当今的校园情况不甚了解。但是,根据我与弟弟接触的经验,我知道这两本书所讲授的内容,在现行的教育模式中属于辅科,也就是可有可无的边科。因为,不管是学生、家长还是校方,都自觉不自觉地将这两个“拓展科目”视为一种边缘性的教育内容,甚至可以说是一种在学生被累得头脑发木时使用的“思维松动剂”。
  
  此论断看似危言耸听,实则为真实现状。理由是弟弟曾告诉我,他(她)们都特别喜欢上美术课和音乐课,因为那四十五分钟纯粹是一段游戏的时光,老师根本不讲什么东西。而事实上,他(她)们错过了美学教育的入门一课。当然,错过的责任不在他(她)们,而在教育机构,在于教育机构在设立这两门课程时就将其定位成了“红花”旁边的“绿叶”。然而,这两个科目不仅是美学教育的先锋队,更是人文教育的主力军,是并不次于语文这个“人文教育的主体”的重要部分。但正是这样两把金灿灿的钥匙,却常常被当作一种闲情玩物,一种只能被偶尔想起、拾起的“磨牙棒”。
  
  就这样,整整一代中国人都处于文化的无垠沙漠,做着教育流水线上的批量产品。他(她)们适逢一个知识爆炸的时代,只要尽量多地收集知识的残片,并把它们拼成一张张带着汗味的文凭,一个毫无人文素养的人也能够成为炙手可热的香饽饽。这样的人绝对有知识,可以流利地背出圆周率,甚至能够将头脑变成一张可以放大的世界地图。但是,他(她)们并不都有文化,不一定都有人格以及学术操守。否则,便无法解释一位大学教授为何敢于冒天下之大不韪,心安理得地接受由一篇剽窃来的论文带来的一系列荣誉;否则,便无法解释为何很多高材生熟读历史,却无论如何也不理解屈原为何死于群体性而非私人化的忧虑;否则,便无法解释知识在很多人的脑海里为何直接与文化划上了等号。
  
  所以,我越来越坚信,当今的中国学子,在很大比例上都是生长在这片文化沙漠中的无辜青苗。而这个信条,又无可避免地催生出了另一个问题:假如这个社会以及时代的莘莘学子,都只是功能完备的知识储存器,后世子孙会如何评价这个急功近利的社会和时代?毫无疑问,他(她)们会说我们是一群被抽干了人文血液的人,是一群抬高知识,贬低艺术的本末倒置的人。当然,他(她)们肯定也承认,这个时代出现的数学家是如何的卓越,这个时代出现的文学家是如何的超群。可是,他(她)们也会说道,这个时代的人文氧气非常稀薄,造成整整一代的孩子都带着一张由于缺氧而变得紫绀的脸,走过一座又一座时间之峰。
  
  这,理应是这个日臻完美的时代最大的耻辱和遗憾。
  

作者签名:
翩翩起舞的蝴蝶

原创[文.浮生杂记]  林友收藏  

  
【点击回复或查看回帖】

传统或网络媒体转载请与作者联系,并注明转自【胡杨林】及作者名,否则即为侵权。

Copyright © 2008 MY510.COM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