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杨林社区-大可-个人文章】
香蒲草的记忆:内容提要、序、题记
□ 大可
2009-05-02 06:27
收藏:0
回复:2
点击:4717
内容提要:
今天的“文明”,是由昨天的“野蛮”进化而来的;今天的“城市”,是由昨天的“农村”演变而来的。今天的“家乡”,是从昨天“故土”历史的尘埃里走过来的。千年轮回,只在一瞬。面对沉重的历史,面对“经济”带来的“繁华似锦”,才发现我们“贫穷”的可怕又可怜。
现代人的生活是“进步”了:从18888元一块白金都市生活钻石满天星白金版男款石英表,到88元一个婴儿尿湿提醒器;从1868元一双水钻花朵进口漆皮高跟女凉鞋,到266元一个打火机……享受这些“高级物品”的时候,还能从我们口袋里掏出什么“文化”?文化是随着生活的进步而“芝麻开花”,还是“退化”的让子孙们都不知所“茔”?回首低徊,幽幽地怀恋“故土”的往日……
“家乡”日新月异的变化,让我们欢欣不已。“家乡”的昨天,我们不该忘怀。那里有我们悠久的历史,深厚的传统,无尽的情思。作者以“家乡”为背景,历时五年春秋,以近似于“考古学家”的苛刻考证,讲叙“家乡”六百多年的史实;以亲切随和的散文笔调,描述“家乡”各种风情;以亲闻实见的事实,记录“家乡”的乡风民俗……这个“家乡”,就是寺庄村:一个只有五六百口人的小村庄。
本书从各个角度、各个层面出发,用生动具体的事例,凸现中国农民、家庭、农村在中国文化发展史上的伟大贡献,从侧面反映出传统文化形成与发展的真实历程。从这个意义上讲,此书有着重要的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
没有村庄,就没有城市;没有农村,就没有中华民族,也就没有辉煌灿烂的中华文化。
这,应该是真的。
乡愁:不知什么时候已成为我眼中两行热泪?(代序)
家乡没有熟悉的面孔,城里人又认为我是异乡人,我成为一个无根的人。
每日在熟悉的街道、陌生的城市中游荡。那份乡情,那份乡愁,
随着时间的流逝,慢慢淡出,又慢慢淡入。
当我重新回到家乡时,家乡是那么陌生,家乡已成为一个陌生的城市。
我默默寻找那份儿时的记忆:记忆中的流水,记忆中墙外的海棠,记忆中的游戏……
那份乡情,那份乡愁,不知什么时候已成为我眼中两行热泪?
大可于京城昌平沙河
2008年8月8日
历史是一面镜子。
谁都会看见镜子里面有一个人。
一位小孩无意打碎了镜子。
然后。有无数个人站在镜子前面,
一言不发。
——题记
作者签名: 您来我在
您不来我等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