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杨林社区-般若草-个人文章

答西穆教士·般若与波惹

般若草
2009-04-18 16:17   收藏:0 回复:1 点击:2957

    西穆尔登教士提问:
  般若草大姐,請教您個問題,爲什麽佛教的一些用語,譬如“般若”“南無”,不用“波惹”“哪磨”,而要用通假字?
  
  回西穆教士:
  “波惹”“哪磨”是方言,“般若”和“南无”是标准音。或者说前者是口语,后者是书面语。这两个词是梵文的音译,当时翻译形成的差异。因佛经浩瀚,有千百万卷之多,陆续传入中国,不是一次性一套班子翻译完成的,有的前后相隔好几百年之久。这期间语言的变化很大。所以同一名词在不同经卷中存在不同中文用词。比如:如来、真如、涅槃、空、无相、真心、如来藏、般若、菩提等都是一个意思。
  好比英文翻译,北京的标准就是北京,用你家乡成都方言就读做“be jin”了。又如,我的网名般若草,本地方言读做“ban re cao”,因我不是本地人,本地人就不会取这样咬口的网名了。
  
  回头我敲一段前贤古德的《真心直说》你就明白了。
  
  《真心直说》
  真心者,离妄名真灵鉴,曰心。楞严经发明此心。佛教教主,立名不同。菩萨戒呼为心地,发生万善故;般若经唤作菩提,与觉为体故;华严经立之法界,交彻融摄故;金刚经号为如来,无所从来故;般若经呼为涅槃,众圣所归故;光明经号曰如如,真常不变故;净名经号曰法身,报化依止故;起信论名曰真如,不生不灭故;涅槃经呼为佛性,三身本体故;圆觉经名为总持,流出功德故;胜鬘经号曰如来藏,隐覆念摄故;了义经名为圆觉,破暗独照故。一法千名,应缘立号,备在众经。
  
  这就是古德前贤的贤德之见。这里说到的《菩萨戒》《光明经》《了义经》和《起信论》我没读过,其他说的不错。然而佛经千百万卷之浩瀚,我读过的经还有《法华经》《宝积经》《仁王经》《地藏经》《楞伽经》《阿弥陀经》《无量寿经》《观无量寿经》《维摩诘经》《道行般若经》《药师经》《善生经》《十善业经》《弥勒佛下生成佛经》等等吧。
  人生在世,能读佛经是一大福气,自叹今生缘分太浅,福分太浅,好多经好多书无缘相遇!你就是知道那些经和书的名字,你也买不到;就是买能到,你也读不起!
  
  当然读经在于参禅,参者参考研究,禅者静思静思虑,要能体悟其中的道理,和其他知识学问、社会人事、生活烦恼融汇贯通,有所感悟和感叹才有意义。但最重要的是要进入修行状态,要“拜、读、修”三位一体才能入佛道。“拜”者建立起宗教信念和情怀,“读”者研究佛学法理,“修”者按佛说的修证方法去修行验证。否则光读经那只是在佛学圈子里转,不得入门。真正的佛法,是宇宙生命哲学的身心验证方法,它是宇宙生命的一种科学。
  
  佛经几乎都是佛回答弟子的问题,由弟子记下来的。犹如孔子——论语者二十篇,群弟子记善言。
  所谓说法,就是解疑答问。对不同修养程度的人有不同的解说。比如佛的最高境界涅槃之境,对有哲学修养的人说涅槃即是不生不死,不垢不净,不增不减;对有佛学修养的人说涅槃即是空性;对有修有证的修行人说,涅槃即是证得“无生法忍”,即是证得“意生身”;对信奉神仙之道的人说涅槃就是常乐我净;对有老子修养的人说涅槃就是无为;对充满人生痛苦的人说涅槃就是解脱;对充满欲望的人说涅槃即解脱,解脱即是知足(知足常乐吗);对广大的老百姓信奉者不说涅槃,说极乐世界。所以一法千名,应机而说,随缘而释,旨在利导众生正知、正解、正入佛道。因为涅槃境界本不可说,它是宇宙生命哲学的最高境界,任何语言对真理的表述都是局限的。每个人只要正心诚意,不断地修正完善自己,就趋向那个境界了。对老百姓则说:诸恶莫做,众善奉行,即可往生极乐世界。
  
  当你按照佛法去修行了,慢慢地不知不觉地内心没有了人生的烦恼痛苦,清清静静,安详自在,任何糟糕的事情都不糟糕,就像突然遇着大风降温或突然摔倒一跤,心里寂静安宁,应对有致,心灵永远安住在安详恬静中,像个弥勒佛。那么你就在涅槃中了。所以禅宗前贤有句名言:见人都欢喜,无需再拜佛。当然你修不到“心生欢喜”的境界就免谈了:)
  
  佛教修行,在于开启自性含藏的般若智慧,来度脱自身的身心苦难。当你度脱了自己的怨恨心、妒忌心、陷害心、贪欲心、痴迷心、傲慢心、多疑心、虚荣心、贪色心、贪财心等等灰色之心,方可解脱烦恼和痛苦,到达“常乐我净”的涅槃境界,心里充满了幸福和快乐,就像那弥勒佛一样,无论什么境遇,都逍遥自在,那才是人生的真正自由。那时你才能把自己的快乐洒向四面八方,撒出去的就是爱。
  
  真正的爱和慈悲,是人性之美的自然流露。一个带着深深的妒忌、怨恨、傲慢、报复、虚荣等灰色心性的人,他本身就囿在那种种灰色之心的煎熬中,去爱人爱物,那只能是一种虚伪,只能是有所为的做好人好事而已。
  
  

作者签名:
见人都欢喜,无须再拜佛.

原创  林友收藏  

  
【点击回复或查看回帖】

传统或网络媒体转载请与作者联系,并注明转自【胡杨林】及作者名,否则即为侵权。

Copyright © 2008 MY510.COM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