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杨林社区-天使微笑-个人文章

寒鸦专访

天使微笑
2008-12-19 23:02   收藏:1 回复:9 点击:4543

    采访对象:寒鸦
  采访人:天使微笑
  
  很荣幸的,今天请到了寒鸦老师做我们这期访谈的嘉宾,首先感谢你在百忙之中接受我的采访,可以先介绍你的简历吗?
  
  朱世杰,71年出生,网名寒鸦、秋江雨。黄石市作家协会、杂文家协会会员。现供职于某通讯行业。2005年中旬开始接触网络写作,2006年初尝试着往报刊投稿发表文章,至今在全国各类报刊杂志发表散文、小说、评论等文章百余篇。网络个人文集上已公开发表文章近300篇,日记150篇。其中《看客现象的反思》一文曾获得过湖北省政府新闻中心举办的一、二季度网评文章大赛一等奖,07、08年《东楚晚报》“东楚美文”栏目分别开设过个人专栏。06年9月份开始以日记体的形式写《重读红楼》的读书评论,迄今为止已完成75回,近20万字,在“天涯虚拟社区”“散文天下”版有部分连载。如今,在一家名为江山文学网站任系统编辑。
  
  天使:在木马之前,对于你的名字我就早有所闻,一直不知是何意思?它跟你的文字有关联吗?有着怎样的关联呢?
  寒鸦:早有耳闻确实不敢当,风雨抬举我了,呵呵。其实这网名也没刻意去取,也谈不上有什么特别代指的意思,说穿了不过是一个符号。当然,如果要说出处的话,是从秦观的词句“斜阳外,寒鸦万点,流水绕孤村”而来的。
  (呵呵,这两句我没听过。)
  
  天使:你是什么时候开始写作的,对于网络文学你有什么看法?
  寒鸦:早在读初中的时候,就开始爱上文学了,到高中更是到了痴迷的地步,除了大量阅读名著以外,偶尔还写点小文字自己娱乐一番。也是因为严重的偏科,没有考上理想的学校。走出社会15年,就再也没有写文章了,只是阅读的习惯一直保留了下来。直到05年开始接触电脑、接触网络,才重新把写字捡了起来。严格说来,我就是一个网络写手,对网络文学情有独钟。我觉得,任何文学形式的存在,都有存在的理由,而网络文学这种平民化的载体,能一步步的发展壮大,自然和平民化的文化需求分不开。
  
  天使:但凡写作,都以贵在坚持为宗旨,不知现实生活中,你是怎样坚持的呢?有没遇过挫折?
  寒鸦:要说成绩,我起步晚,真的没什么可说的。可要说对文学创作的坚持,我自信还可以。我的大部分空余时间是在读和写,我始终相信一个成语:“笨鸟先飞”。当初开始网络写作的时候,家人不支持,领导和同事不理解,完全是出于一份个人的爱好坚持下来。我记得那时候,我经常是把初稿写在纸上,然后趁休息的时间去网吧敲打在文集上。有时候茫然四顾一下,周围全是年轻人,在聊天、在游戏,他们用异样的眼神看着我。这滋味,不好受。呵呵。至于其他的挫折,我不想说太多。当一个人的困境未能转化成成功时,这困境就谈不上是一笔财富。你说呢?
  
  天使:读过你的文章,以散文、杂文居多,总给人一种淡然的感觉,不知这是否是你的心态呢?
  寒鸦:散文和书评是我的最爱。偶尔也写点小说和小故事,或是时评,现在多半是应景之作,为投稿或是约稿准备的。说这和一个人的心态有关,也未尝不可。我记得三毛给贾平凹的信中说过:“说的创作,作者是可以躲在幕后的,散文是生活的部分,作者没有窗帘可挡。散文是那么直接、更明显地真诚,令人不舍一下子进入作者的家园。”或者我更喜欢这种感觉,才爱上散文的。
  
  天使:对散文当前发展走向,你有着怎样的看法?你喜欢哪种风格的文学?可以为我们一一例举吗?
  寒鸦:我觉得你这个命题太大了,让我戚戚焉而惶惶然。这应该是专家回答的问题,或者起码是一些有了成就的人来研讨的。于我们这些网络写手,还真没有去深究这类命题,我选择跳过。于我本人来说,喜欢那种风格,是个矛盾。我现在偏重于写实的,但我骨子里欣赏那些唯美浪漫的文字。其中,古典诗词,我就特别喜欢。
  
  天使:对于写作,你有着怎样的心得?每个人的创作的态度和方式都不一样,在你的创作生涯中,你有着怎样的感受?对于初次接触文学的读者,在他们对现代文学的欣赏和创作上,你有什么好的建议吗?
  寒鸦:读书和写作于我来说,是一种快乐,一种习惯把个人情绪纠缠其中而又乐此不疲的痛并快乐着的生活方式。按邦达列夫的说法:一个人阅读一本书,就是仔细观察第二种生活,就像在镜子深处寻找着自己,寻找着自己思想的答案,不由自主地将别人的命运、别人的勇气精神与自己的性格特点相比较,感到遗憾、怀疑、懊恼、他会笑、会哭、会同情和参与。我觉得自己就是这样的人。这或者算得上是我写作的心得和态度吧。后面的问题风雨又绕回去了,呵呵。我不是什么名家,谈不上给别人什么建议。也许真有人听从我的,我在误人子弟也未可知。
  
  天使:人生漫漫旅途,岁月那无形的刻刀给你的人生留下了怎样的痕迹?对你而言,最让你刻骨铭心的是什么呢?
  寒鸦:就我个人目前来说,最刻骨铭心的是写《重读红楼日记》。目前手头上尚未完成的《重读红楼日记》,是我所有文章当中分量最重,花我心血最多的。之所以采取日记体的形式写评论,我是想把我个人现在这年龄段读这本中国古典文学巅峰之作的理解,结合我自身生活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悟,写出完全属于我个人的东西来,哪怕它是如此的幼稚、肤浅。我跟朋友开玩笑说:我最喜欢、但也最怕读《红楼梦》,因为一旦拿起这书,我差不多能进入忘我的境界。当初开始写这日记评论,完全处于一种偶然拾得的兴趣。那是一个秋雨绵绵的日子,我路过一家书摊,突然心血来潮买下一本《红楼梦》,于是就在阅读的潜意识中不知不觉开始这“漫漫长征之旅(朋友的笑话)”的征程了。这个长篇已经写了两年多了,把前70回完成,再全部修改整理,至少还要两年时间吧。
  
  天使:在这个金钱横流的社会,能静下心来认真读书的早已不多,而读完之后写书评的更是少之又少,《红楼梦》的书评在各网站引起了广大读者和文友的一致好评,请问你是怎样做到的?
  寒鸦:还是坚持!要说《重读红楼日记》最大的影响,恐怕是在天涯论坛上。这个连载点击超过15000人次,帖子也超过500了。我觉得广大的读者能包容我,或者是多少肯定我,也是出于对中国这部最伟大的名著难以割舍的民族情结,当然也就爱屋及乌了。在接受电台、电视台、报纸对我的专栏采访,和读者的交流中,我感受最深的一点:无论他们对我这个长篇的看法意见有多大分歧,但有一点是相同的,那就是我以日记体的形式写评论,把个人生活的真实感悟和书本上的虚构内涵联结起来,从而引发了大家人性上的共同思考。这或者是人本性上的共性使然吧!
  
  
  天使:除去文字,闲暇之余,你有着怎样的爱好?
  寒鸦:业余时间,喜欢运动。每天早上坚持跑步,不跑得气喘吁吁不算完,呵呵。再就是听音乐,或者约上几好友,去K歌。其他好像没什么了,太过奢侈的消费,咱得量力而行哈。
  
  天使:都说文人以多愁善感居多,你也是吗?你最衷爱什么感觉?
  寒鸦:这个说法好像不完全正确,诗人一般多愁善感颇多。其实这也不是什么坏事,太过冷静太过理智的人,最适合是商界和政界吧,文人本就需要激情,需要灵感。不过一旦进入写作,我还是喜欢在一个安静的,甚至的狭小点的空间里,把自己完全融入到创作里面。这个时候的严肃的,古板的。一旦脱离了文字,恢复到生活中了,我喜欢随意点,甚至是幽默着调侃。
  我最衷爱的当然是感动。感动,是一种激情的源泉,我之所以还能执着地追求心中的梦想,一切都源于感动。
  
   天使:最后对关注你的朋友和各文友说点什么吧!
  寒鸦:在我个人文集的签名上,是这样写的:坚守这份独自享受的美丽孤独,唤起曾经最喜欢的文学之梦。成,如朗月照花、深潭微澜,不论顺逆,是扬鞭策马、登高临远的驿站;败,任滴水穿石、江流入海,也不堕青云的傲然。在人生岁月尘埃飘荡的季节,我终究会拥有一隅自己精神耕耘的桃源。我喜欢不忙的时候,写点心情日记,把日记命名为《日行夜记》。我喜欢写日记时,心情和手感的自由随和、信马由缰,想到哪说到哪。
  我想我这一生已经割舍不下对文学的爱好了,“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曾经在日记《我是一个‘泥瓦匠’》中我写到:许多时候敲打完我的文字,我的第一感觉我如同一个“泥瓦匠”,一个志气不小但水平不高的“泥瓦匠”。我用我的眼光作皮尺,丈量着土地的大小;用我的思维作经纬,划分着房屋的框架;用我的钢笔作砌刀,累积起大厦的主体。一个个方块的汉字就是我手中翻来覆去的“砖头”,而构思的脉络就是粘绸紧密的“泥浆”。这个建造的过程绝对是刺激和兴奋的。一个人,也许穷其一生都难以家财万贯,仕途通达,这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终其一生也没有一个明确的理想,更别说为之奋斗过。
  
  采访心得:一进入林子,寒鸦老师的名字就已如雷贯耳,原以为文人都是清高居多,可寒鸦老师却恰恰相反,三个小时的采访,寒鸦老师始终都保持着谦和的态度,本想再继续深谈下去,完善一下,(想挖一些独门消息)可寒鸦老师却拒绝了。无论是最初,还是最终,寒鸦始终都给人一种“温润如玉”的感觉。于暖暖午后,品一杯香茗,于文字间,可见那股淡然正袅袅升起,带着些许香甜,让人沉醉其中……
  
   

作者签名:
寂廖思绪,片片思念片片愁。惜君君去,几滴泪水流。
落寞惆怅,茫茫孤鸿茫茫路。忆情情逝,多少伤满襟。

原创[鸟过留声]  林友收藏  

  
【点击回复或查看回帖】

传统或网络媒体转载请与作者联系,并注明转自【胡杨林】及作者名,否则即为侵权。

Copyright © 2008 MY510.COM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