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杨林社区-祁连晓月-个人文章

悠悠阳关道 醇厚故园风

祁连晓月
2008-12-07 21:05   收藏:0 回复:0 点击:4583

    家乡是甘肃酒泉,古丝绸路的要塞,如今著名的航天城。往东是古凉州,往西是古玉门关。自汉武帝开疆拓土,平息匈奴,这阳关古道上的酒泉就入了中国的版图,有了非同寻常的意义。
  
   自去了内蒙,离开故乡已近两年。此次回来,望山山亲,望水水亲,一草一木无不关情。凝神窗外,心里就有一种说不出的浓浓滋味。火车从乌海一直往西,沿途间有城镇、绿洲,更多的则是瀚海戈壁。那气象确是奇异阔大,“大漠孤烟直,长和落日圆”的壮丽景观正是它独有灵性的奇特构筑,而那奇妙的“蜃景”更是它灵异之所在。一路上,时时可见成行、成片的林带,忽然就想起清人诗句:“大将筹边人未还,湘湖子弟满天山。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度玉关。”思古悠情油然而生。此诗盛赞左宗棠将军,当年清大将军左宗棠统领湘军西征,在平息了边塞烽火之后,屯垦戍边,种下千里杨柳以御风沙。在当年汉大将军霍去病西征大胜,倾御赐美酒于泉而获名“酒泉”的泉旁,还有左宗棠将军亲手种下的杨柳迎风而舞,后人称之“左公柳”,每每让人忆及往昔。望着那一行行、一片片的树木,你就会想到,那一年一度的春风该是这“左公柳”“引”过来的吧?还有谁会再说“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呢?
  
   过腾格里沙漠和其他许多地方的小沙丘时,都见有一丛一丛的红柳,许多是自然生成的,更多是后来人工栽植的。这是当代的“左宗棠”们在与恶劣的自然环境征战,欲“引”更多的春风“度玉关”呵。“前人栽树,后人乘凉”,此言诚矣!
  
   回到家里,稍事休整,想起要给内蒙的朋友挑选礼物,选什么好呢?想来想去,酒泉最有代表性的礼物莫过于夜光杯了,“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匹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把一盏莹绿剔透的夜光杯,品着这荡气回肠的诗句,饮一杯醉人心脾的玉液琼浆......嗯,不错,夜光杯!这集祁连精气而成的夜光宝玉送给朋友确是再好不过了,家乡酒泉足可以此骄世!
  
   临近春节,弟弟的生意愈加忙了。忙了好啊,忙了有钱可赚哪,只是家里人就都闲不住了。妈妈忙着给他发货,三天两头的跑市场,就连不谙生意,很少出门的爸爸也给拽上了。到后来,我这个回家省亲,从不问生意的姐姐也被拽上。初去春光市场,我怯怯的,只跟着妈妈在后面看,在旁边听,等她谈好了价,办好了货,我便帮忙搬些轻便的货物,没什么话,只觉市场看去好大。听妈妈介绍,这是酒泉最大的蔬菜批发市场,人来人往,车流如织,各地的蔬菜都从这里集散。跟着去了几次之后,认识了一个叫小张的年轻人,他是老板的雇员。一次妈妈和爸爸去批他们的蔬菜,碰到小张左脚扭伤,朴实、仁厚的爸妈便用气功按摩给他疗伤,同样朴实厚道的小百货张甚是感激,给爸妈提供了许多方便,让他们把批到的菜先放到老板的棚里,以免冻坏,也有人照看。等备齐了货,又帮着找车拉菜,有时得空儿还跛着尚未好利索的伤脚,帮着看货、谈价格,毕竟妈妈不是很有经验,这就帮了我们不小的忙。我于是就想,小张是一个得人一点,还人许多的人,真是朴实厚道得可爱,与他为人爽直,还有行事时的一点儿侠气相得益彰,一个扎实的北方汉子的形象。
  
   后来,跟棚里其他人渐渐熟了,知道老板是四川人,一个四十多岁的中年妇女,来酒泉十年了。所雇小张精于商道,朴实干练,确实给她帮了不少的忙。看得出来,他们配合得很好。老板还有一个嫂子,刚来酒泉半年。跟她们交往,觉得她们都很善良、淳朴,得空儿跟她们聊会儿天,会觉得很愉快。慢慢地,又接触了其他一些菜农、货主,很多都是本地人,也有许多外地人,都和他们一样朴实、善良,一起用辛勤的汗水繁荣着酒泉的蔬菜市场。
  
   此后,又转了酒泉其他的市场、店铺,大街小巷,看着攒动的人头,流览琳琅满目的商品,留心各色人等,品咂着酒泉的味道、变化,流连之际,不禁欣然、慨然,深感镶嵌在戈壁之中,根置于阳关古道的家乡酒泉,民风醇厚,胸怀宽广,笑迎八方,正日渐繁荣起来。丝绸之路上的这颗明珠,如今正商机勃勃,生气盎然,向世人展示并释放着它巨大的能量。当此悠悠古道,沐浴醇厚民风,此番回家,我真正触摸到了家乡广袤而深厚的根。
  
   唯愿:桑榟福遍千家瑞,阳关道长万户兴。
  
原创  林友收藏  

  
【点击回复或查看回帖】

传统或网络媒体转载请与作者联系,并注明转自【胡杨林】及作者名,否则即为侵权。

Copyright © 2008 MY510.COM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