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胡杨林社区-龙首闲人2007-个人文章】 炼狱人生——回顾我的知青岁月(七) □ 龙首闲人2007                  2008-09-12 16:35  
                  收藏:0
                  回复:1
                  点击:5569
      炼 狱 人 生
——回顾我的知青岁月(七)
 
 第七件  月夜击“窃贼”
 一个夏日的清晨,我们在酣睡中被一阵喊声惊醒。大家慌忙地跳下炕来,手还在揉着惺忪的眼睛,不约而同地问:“怎回事?”只见炊事员小白子慌里慌张地指着锅台,上气不接下气地述说:“不好了,咱屋来小偷了!”
 “啊!——”大家顿时紧张起来。
 “你们看哪!这不是吗”小白子还在指着锅台,胳膊与手好像僵直了,一动不动地停在身前。他的脸色有些苍白。
 大家的目光落在锅台上。只见放在锅台上的大铝盆,里面空空荡荡,头一天和好的苞米面全没了。旁边的一个盛放豆油的黑瓦罐子,倒了,空了。锅台上,地面上,留有哩哩啦啦的苞米面和豆油。
 “他妈的,这小偷太可恨了!”
 “这小偷真够损的,这点豆油,我们都没舍得吃,反倒让他弄去了!”
 大家气得要命,你一句,他一句,发泄着心中的怒气。
 我说:“先别骂了。先看看,到底是不是人干的?”
 我这一提,大家冷静下来,仔细察验着,最后,根据现场的迹象,可以判定:如果是人干的,不会弄这么埋汰,再说,没人敢到青年点“整事儿”。肯定是动物!
 没有早饭可吃,上工的时间又到了,大家只好饿着肚子下地。
 晚饭后,夜幕下垂,万籁俱静。累了一天的知青们,稍事活动一会儿,就躺倒炕上。外面是月明星稀,星月之光从缺少玻璃的门窗照射进来,淡化了大家的睡意,有的人就闲聊起来。
 “你说小偷还能来吗?”
 “我看不会了,哪会天天来呢?”
 “我看没准儿,俗语说得好,‘好吃不撂筷’嘛!”
 、、、、、、
 没过多长时间,呼噜声响起了。
 梦乡中不知过了多久,大家猛然听到了惊叫声,就赶忙爬了起来。只见两个女生吓得浑身发抖,语言不清,呆立在外屋。
 原来,两个女生“起夜”(上厕所),走到外屋厨房,只听“呼”的一声,同时 “唰”的一道黄光从眼前晃过,在月光的映照下,看到一个挺大的东西由锅台那儿窜出门外。“看样子像是一条狗!”她们说。
 我们又察看一番现场。锅台上又是杯盘狼藉,盆里的苞米面出现两个坑,稀乎乎的苞米面哩哩啦啦的,地上台上遍布。房门大开着。
 既然是狗干的,我说“那就好”。别人问,好什么?我说:“这个小偷还要再回来的,因为他没吃饱呢”。大家恍然大悟,齐声说:“对呀,咱们抓住小偷,扒皮吃肉,正好解馋!”真是“人多出韩信”。于是乎,一个“关门打狗”的作战方案制定完毕。
 我们找来一条长绳子,绳的这头握在睡炕头的人手里,那头绑在房门的把手上。让房门大开着。两个人在窗前监视放哨,见狗进院就发信号,见它进厨房就下口令。睡炕头的人听到口令,立即拽绳子,关上大门,狗就跑不了了。安排几个人手持镐头锄头,埋伏在东西屋,只等打狗。
 一会儿,所有灯全关闭。皎洁的月光,帮了我们的大忙。约莫一个小时后,那个贪婪的“小偷”真的再次光临。于是,一出“关门打狗”的活剧精彩地演出了。寂静的月夜,狗的尖叫哀嚎声传出了好远。“窃贼”就这样暴毙在我们的锄头镐头之下。大家满怀胜利的喜悦,忙乎了一夜,大饱了口福。男知青们,左手碗里是地瓜烧酒,右手碗里是腥味儿浓厚的狗肉,喝着嚼着,乐趣无穷,赶上过年了。
 (待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