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杨林社区-一笛-个人文章

中秋月

一笛
2008-09-01 17:55   收藏:0 回复:1 点击:3289

   
   “中秋月,挂天上,映木楼,照小窗……”很小的时候听母亲哼唱思乡曲,鼻管里会涌起一丝酸胀的滋味。那时乡村的中秋夜寂静月明,母亲的怀抱温暖馨香,小儿混沌蒙昧的心,却从那低徊的曲调里感受到一丝莫名的忧伤。
   童年,因为中秋的甜月饼、红石榴、香桂花、大月亮以及一家人乐呵呵的大团圆,把那莫名的忧伤尽数忘到脑后头。
   小镇的中秋节总是在一大帮孩子等月亮时开始。小口地啃着冰糖心的月饼,耐心地伸脖子盯着镇东头黑魆魆的远山顶,一轮硕大饱满的橙红色月亮总在孩子们的激动欢呼中渐渐、渐渐地露出脸儿来,然后快快地升高,快快地变白,一转眼的功夫,田野村庄铺银洒玉。池塘里,小河里、水井里,孩子们的眼睛里也落满了一个个白月亮。月亮挂到头顶上,孩子们还在好兴致地唱:“月亮月亮粑粑,里面蹲一个家家,家家出来买菜,里面蹲一个老太……”“骑大马,挂弯刀,问你吃桔子吃香蕉?”……
   一年一度中秋月。盈盈的月光下,月饼的甜香里,同伴的歌谣渐渐远去了,村东头的那片桂树林却不时演绎起“月上树梢头,人约黄昏后”情景剧。青春披着月光,悄然遮住羞红的面庞。
   田野小径,把一对年轻人儿牵进桂林深处。月光如水,浸着桂子的甜香。“明天就要归队了,这一别……”他一贯洪亮的嗓音喑哑下去。她恋恋地望着他,望着从书信里跋涉两年才从大漠边关走到身边的他。一身橄榄绿衬着一张英气勃发的脸,一双深情的眸子映着清亮的中秋月。低头,泪盈于睫。正是花前月下时,她第一次尝到了离别的苦滋味。
   那以后是长长的相思。“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唐诗宋词里的佳句成了鸿雁传书里彼此安慰的良药。中秋的月依然是那么白,那么亮,心却是那么空,那么凉。关山万里,唯托这一轮明月共慰相思。
   相思露冷,爱情果红。五年后的中秋月下,他们良缘终结。花好月圆,他郑重地许诺:“月亮作证,这一生我与你不离不弃,相伴白头!”她的心蜜蜜甜甜,胜过儿时的甜月饼。
   甜甜的蜜月刚过一半,他又匆匆归队。那边,有他离不开的工程离不开的兵。心上的那根线,硬是扯得人生生地疼。她巴巴儿地望,望他的信,更望他的人。望穿秋水就是这个样子吧?他在她的巴望里捷报频递,工程进度夺先锋、抢险抗灾二等功。她也在他的巴望里羞透喜讯,宝宝已有三个月了。“我有儿子了!”他布满老茧的大手一拍,对着隧道外泥巴糊天的兵蛋子高兴地嘴巴裂成大喇叭花。
   鸿雁传书,电话慰情。孩子在千里外的牵挂中渐渐长成,五个月、六个月、七个月,他归心似箭,答应一定亲自送她进产房。她幸福地期待着,两个月、一个月、十五天,脑子里满是她飞奔而来的英俊身影……
   孩子“咕咕”坠地,却不见他归来的身影。照片里他炯炯有神目光亲切地注视着母子二人,她却在他的注视下泪流成河。从此天人两隔,那一截陡然坍塌的隧道永远割断了他回家的路。天上的月亮跌下来,满河飘着破碎的心。
   “天上一个月亮,水里一个月亮。”从此没有中秋,没有圆缺,她的月亮夜夜挂在心里头。
原创  林友收藏  

  
【点击回复或查看回帖】

传统或网络媒体转载请与作者联系,并注明转自【胡杨林】及作者名,否则即为侵权。

Copyright © 2008 MY510.COM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