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杨林社区-王华文-个人文章

父亲的精气神

王华文
2008-08-28 11:17   收藏:0 回复:8 点击:3573

    父亲的精气神
  去年暮秋的一个早晨,墙上的石英钟分明已报过六点,没有听到父亲那熟悉的脚步声和“当、当、当”敲击地板的拐杖声。我很纳闷,这可是父亲多年来的习惯啊!无论春夏秋冬,早上六点那是一定准时起床的。我和妻心照不宣急忙披衣下床,推门一看,父亲依然安祥地躺在床上。我们急切地喊了几声,没有应,方醒悟父亲已过世了。他走得是这么匆忙,又是这么平静、溘然!
  父亲是清末宣统二年生人,终年八十又六,盖棺论定,他的一生实在是平常的不能再平常了。早年从教,解放后一直在商业部门搞财会工作,过了无数次运动,没有人打过他的主意。直到退休一身清白、两袖清风。虽然家里没有沾上一点光,也算落了个好名声。
  从我记事起父亲脾气就很坏,且又非常吝嗇。在那个年月,吝嗇是一般人的通病,是长期生活拮据而养成的怪癖。想想凭他一人微薄的工资收人养家糊口,还要供我们兄妹五人上学读书,不吝嗇行吗?
  等我们兄妹都参加工作以后,家庭经济状况明显好转,但他自奉仍极为俭约。逢年过节,我们姐弟都要给他买些糖果糕点之类的东西,他一点儿也舍不得吃,好象吃了心痛。积攒到那里直到快发霉的时候,再拿出来晾晒。晒了后再存放起来,最终还是坏了。真令人啼笑皆非。
  回忆父亲的一生,最值得称道的是他那永不颓废的、年轻人一样的精气神。即使行将垂暮之年仍精神钁铄、精力旺盛。凡接触过他的人无不为之叹服。在他退休后的二十多年中,生活仍安排得非常充实,紧张有序。他在上班年代,整日忙忙碌碌,吃饭不能耽误一会儿,常因此和母亲发脾气。退休了仍然如此。
  父亲经常严竣地、以教训的口吻给我们说,人是凭精气神活着。当然这绝不是真理,不过总可以这样去理解它,人,活着就要有一股子精气神。
  记得父亲在未步人老年之前,就已患上了高血压症,但他从无因病改变了他的生活节拍。比如每天早晨六点起床坚持跑步,或快跑或漫步,一般往返都在两公里以上。一坚持就是三十多年。直到后来凭借拐杖艰难地挪动。一年四季,寒暑不避,风雨无阻。我常想,一个高血压患者,能够长寿八十六岁,是否可以认为是锻炼使然,抑或是精神作用使然,也许二者兼而有之。
  父亲除了跑步,生活的第二主旋律就是炼笔。诸如记日记、写回忆录、生活体会、伦理道德、养生健体等等。涉猎范围之广,可谓五花八门不一而足。每天三分之二的时间总是伏案挥毫,戴付老花镜趴在那里写呀写呀,那专心致志的精神、那认真的劲儿,是任何事儿也干扰不了的。日积月累每年都有数万字作品问世。他把这些东西经过整理加工,然后用复写纸工工整整腾抄下来,装钉成冊,分发给我们兄妹五人。我们每年都可以得到这么厚厚一大本。
  每每拜读父亲的大作,看着那密密麻麻、工整隽秀的蝇头小字,心里总有一股说不出来的滋味。为他那种辛勤笔耕的精神所折服,更为他那种严肃认真对待生活的态度所感动。这些东西现在已成了父亲遗留给我们的最宝贵的精神财富。
  父亲去世已逾半载,每天早上一到六点我总是猛不丁从酣梦中惊醒,仿佛听到那熟悉的脚步声和当、当、当敲击地板的拐杖声。每当下班回家,总还觉得他仍在他那十二平方的斗室里专注地奋笔疾书。他那严肃认真的面孔,那近乎教条的生活方式,时时在叩击着、鞭策着我的心灵。
  父亲的精气神啊,永远催我振作,催我奋进!
  此文写于1997年,曾发表于《垣曲报》
  
原创[文.百味人生]  林友收藏  

  
【点击回复或查看回帖】

传统或网络媒体转载请与作者联系,并注明转自【胡杨林】及作者名,否则即为侵权。

Copyright © 2008 MY510.COM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