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杨林社区-静谧港湾-个人文章

静谧港湾
2008-08-21 14:41   收藏:0 回复:3 点击:1082

   
  
   电子技术发展普及之快,全然超乎了人们的想象。就连卖菜的小贩,甚至是废品收购员,都用上了便捷的手机。
   现在,几乎是家家户户有彩电,一家有两三台的绝对不是什么新鲜事。要知道,我们已经是世界电视机生产与出口的第一大国了。
   电视,给我们带来了丰富的文化生活,像是给我们单调、枯燥的生活空间,又开了一扇充满阳光的窗,让我们看清楚外面的世界到底是如何地精彩。
   大家都知道,彩色电视的色彩的千变万化,都是由三原色组合而成的。不知你是不是凑到电视屏幕前仔细地审视过,我是认真地察看过的。
   电视屏幕由数量庞大的像点构成的点阵组合而成。每一个像点,类似我们今天常说的像素。点阵越密集,图像的清晰度越高。
   每一个像点,是由三个单一颜色的更小的像点组成的。再小,便不可分。这是电视机屏幕图像的最小单位。人们通过控制电压、电流、磁场,使电子枪发出电子,并撞击在电视屏幕上,产生不同颜色的亮点。事实上,只有红、黄、蓝三种颜色。当三个基本像点的颜色同为一种颜色时,我们看到的就是单一的红色、黄色和蓝色。这三种颜色不断组合变换,就产生了几乎全部的颜色,让整个屏幕都变得丰富多彩,我们的眼前,也就色彩斑斓了。
   我们吃晚餐,坐在电视机前欣赏电视节目时,是不会去研究那三基色是怎样变幻的,根本没有必要去劳那个神。
   我大概天生就是个受累的命。电视节目本身,能打动我的并不多。看电视也总会走神,想一些节目之外的其他的东西。比如这“点”。
   屏幕上显现的,是一位漂亮得不能再漂亮了的美女,我没有更华丽的词汇来描述她的美。瞪大色迷迷但不算淫荡的眼睛,我凑上前去,想仔仔细细地欣赏。随着我的眼球与电视机屏幕的空间距离的拉近,美女那光洁亮丽的皮肤慢慢地失去了光泽,眼前只是一片模糊的皮肤颜色的影像,那最亮丽的部分大片大片地变淡、并没有了什么稀奇。眼睛的瞳孔是黑色的,眼球是白色的。再仔细看,竟然都是一个个的亮点,在不断地变化着颜色。我仔细地数着,当确实数清,看到的只有三个颜色的时候,我重又回到了座位上。那女子依然美。
   宇航员升空,回到地面谈自己的感受时,告诉人们:在太空看到的地球是蓝色的,很美。能看到的唯一的人工建筑是长城。他用他自己的亲身经历,告知人们他眼中的地球是个什么样子。他应该是在航天飞机运行的轨道上,或者是站在月球表面回望地球的。他如果飞得再远一些,站到火星、或者干脆跑到天王星上面去坐一坐,他眼中的地球,已经凝缩成了微不足道的一个点点,是不是还一如他前面描述的那么浪漫?
   近一些,我领略过钱先生《围城》的风采,感受了对围城的出出进进的了觉。站在围城外面,看里面的风景,与站在围城里面,看外面的世界,感觉是不一样。到底是里面好,还是外面精彩,与眼睛的视力有关,本无所谓围与被围的。同样是城,呆在城里,曾经有人高兴地说:“此间乐,不思蜀。”在别人看来,那简直就是个白痴。但就是这样的一个白痴,在史料记载上,就留有他的名字,甭管人家是流芳还是遗臭,我是不如他的。
   远一些,我的思绪又飞到了南国的匡庐。我不知道今天在那里还能不能找到匡氏兄弟的遗迹,但苏东坡的那首《题西林壁》,却是总也不能忘怀的。“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是啊,他行走在山间的小路上,闻着溪涧流水的淙响,欣赏着山间的美景,陶然忘机。他的眼睛或许看不到庐山的全貌,但在心中,他确实已经看到了,而且,那景色是那样地美,以至于他用几句凝炼的诗句描写下来,竟流传了一千多年。
   历史的列车,满载着沧桑的风尘,如浩瀚的大海,卷起一阵阵狂飚巨澜,拍打在二十一世纪的堤岸上。年代太过久远了,以至于我们站在冰封的珠峰山顶,依旧听不到伯牙弹奏的高山流水的古音,望眼欲穿,也穿不透几千年的阴霾尘埃,一睹西子那沉鱼的芳容。
   但我们知道,她是美的,美得让人从心底难以割舍,美得让人千年之后还要为她扼腕叹惋,长嗟不已。
   跨越了上千年的时间和空间,我们回望过去,那美依然存在,那的确应该是美的了,我们不用再去怀疑它。
   当我把目光又拉回到现实中的今天的时候,那位坐在官船上身着长衫,临江抚琴的长者,连同在苎萝山下的溪水边浣纱的女子,已经渐去渐远,微缩成了我记忆长河中的一个点。
   是的,一个普普通通的点。
   许多年以后,我们也是这样,没有丝毫的差别。
  

作者签名:
标准是由你自己决定的,别人说你了什么,那只是代表别人,而不是你自己。

原创[文.浮生杂记]  林友收藏  

  
【点击回复或查看回帖】

传统或网络媒体转载请与作者联系,并注明转自【胡杨林】及作者名,否则即为侵权。

Copyright © 2008 MY510.COM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