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杨林社区-彼此路人-个人文章】
举杯邀月话东坡
□ 彼此路人
2008-06-23 13:39
收藏:0
回复:0
点击:5378
已卯正月二十日夜,烛火昏明,阶前听雨。今日是你亡祭之日,我夜夜哀寞,无人述肠。叹罢良久,恍惚起身。推门去,却是故乡入眼帘。蓦的见你,竹枝挑窗,晓镜梳妆。相顾怔怔然,酸泪夺眶。张口不能语……瞬间!一切归平常,已是窗外雨霁,翠啼清明——原来是场梦!满面早已湿痕纵横。思念之深,不能错过任何与你相见的机会,遂提笔记下。从此后,世人感谢斯夜斯梦,只因她的出现,北宋文史平添了一首好词:
江城子
(已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微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纵得年年断肠处,明月夜,短松岗。
相信世间凄凉莫过于此:“纵使相逢应不识”。短暂的相谐烙下了执着的深情,再次相遇的惊讶却因“尘满面”的“不识”化作万般无奈。就在几乎留下彼此路人的遗憾之际,她,依旧如生前般轩窗梳妆,以你最熟悉的动作,等待你……
王弗,该是苏轼最难忘却的亲人之一,这个从不说读过书的女子,总是在苏轼读书时静立其傍。待其有所忘,自己辄能记之。伴夫终生,苏轼从不称“拙荆”而言“贤内”,对她的爱与敬,非朝云可比。焉知年年断肠处,无时不是月夜短松岗!
闻苏轼,知男儿应以酒酣胸胆的气怀尽抒千骑平岗的气势。那番豪放势必气吞山河,潇洒云梦。却哪曾料到,翻赏其人的开篇,竟以一首婉约的《江城子》作初逢,另人措手不及。胸中撑起的无限壮怀,被其一字一句地雕琢,只剩点点滴滴与他同悲。不置可否,豪放才士话婉约,恰如男儿有泪不轻弹……不需细腻,只需荡气便可,述肠更难忘。叫绝后!忆叹苏才之遇,因一篇《邢赏忠厚之至论》竟让一代文坛宗师欧阳修为之汗出:“快哉!快哉!老夫当避路放他出一头地也。可喜,可喜!”这一番佩服,千古称羡!
才子有情,仕宦无情。想在这个党争激烈的汴京生存,决不容沉默。于是一开口,流言谤语乘隙来。京都,不再是你苏才子的福地。摆脱应酬的旋涡,泛舟西湖成了梦昧之选。凤凰山下,情韵无限。看芙蓉白鹭,闻江上哀筝,貌似悠哉,但谁晓你心事?“欲待曲中寻问取,人不见,数青峰。”你为人直率,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以至得罪很多人,难以立足朝中。可是若不离京,又谁记《赤壁赋》《有美堂暴雨》诸山水?却是“石榴半吐红中蹙”何人唱来?毋须遗憾,谪居黄州,生活虽艰辛备至,文学上却迎来了大丰收!以《满江红》寄词朱寿昌,倾泻肺腑。看大江千汇,直奔东海之状,能说出“犹自带,岷峨雪浪,锦江春色”者,唯苏轼一人。再看《西江月》一首:醉了酒,桥上卸马,低头是照野弥弥浅浪,抬头看横空隐隐层霄,“可怜一溪明月,莫教踏破琼瑶”。极韵佳句,是人间也作仙境看!又有传诵千古《念奴娇》,借古抒怀,创造性的刻画了历史英雄。看他“ 雄姿英发,羽扇纶巾”一登场“谈笑间,墙橹灰飞烟灭”,复有“水晶宫里,一声吹断横笛”,何等气势!读罢浩然志气胸中存,急欲狂啸求共鸣!却是依旧未尽兴。《密州猎词》中,牵黄擎苍,会挽雕弓。豪放词风一形成,苏子瞻名满天下。
树大招风,“新近之辈”岂能容你逍遥?一贬再贬,兄弟相聚杳无期。中秋夜,望月明。问青天,几时有?一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道尽千古感怀语。你虽居谪地,尚能襟怀开阔,茨棘取号名,“东坡”耀天下。常有“诗酒趁年华”的旷达,又具“一蓑烟雨任平生”的泰然。也只有这份敢作敢当的直言快语,方敢于朝堂争政时,气呼司马光作“司马牛”。亦能在九死一生的“乌台诗案”后,直抒挥墨“平生文字为吾累,此出名声不厌低。塞上纵归他日马,城东不斗少年鸡”。蹲了一百天多狱,脾气不改,依旧诗含讥讽,真实“无可救药”!或许苏轼一生,真该关西大汉,铜琵琶,铁绰板,唱大江东去来形容,最为贴切!
仕宦无情,才子有情。即使毁誉参半,大起大落,仍不忘忧民饥寒,造福一方。徐州抗洪,苏轼城上盖棚屋,数过家门而不入,率领军民昼夜奋战,最终保住城池。百姓倾城出,十丈黄楼是他功绩的见证!黄州革弊,苏轼救儿心切,身体力行,“若岁活百个小儿,吾虽贫亦出十千”是他忧心的写照!扬州免赋,苏轼为民请愿,一再上表力争免除百姓积欠。朝廷批准后,消息传来,“诏书宽积欠,父老颜色好”是他欣慰后的挥笔。杭州治湖,苏轼深思熟虑,动工排淤,通河便民,“预知遗爱感人深,洒泪多于江上雨”是百姓对他的留念与敬爱。故尔苏轼名声在文,而成就在民。那筑立西湖的不朽苏堤,恰如豪迈的东坡缓缓抚须,赏心自悦:“我凿西湖还旧观,一眼已尽西南碧。”
千年铭记苏东坡,鬓微霜,又何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