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杨林社区-何军邑-个人文章

要多替灾区儿童着想

何军邑
2008-05-23 15:29   收藏:0 回复:5 点击:5722

    中国心理学界联合人民网发布关于地震救灾媒体报道的倡议。对儿童的采访:不建议采访此次受灾的儿童青少年,特别是伤残的儿童青少年;如果要采访儿童,需监护人及本人同意;如果必要的话建议文字采访,即使同意电视采访,应用马赛克遮住面部……(《中华网》2008-05-22)
  
   读到这则新闻时,我们是欣慰的。这个倡议及时而必要,也是非常人性化的,体现了我国公民以人为本意识的进一步觉醒。
  
   心理学家指出,经历大灾难的儿童,他们的心理是极其脆弱的,他们受到的伤害需要在时间的推移中慢慢消化。如果直接让儿童讲他们经历的灾难,这无疑是在伤害他们,因为他们又经历了一次心灵的创伤,并且使创伤的印象变得更深刻了。
  
   鲁迅先生曾说过,所谓悲剧,就是把美好的东西撕裂给人看。而把灾区儿童不堪回首的灾难记忆,在记者的一再追问下,一点一点挤出来,无疑是把一颗受伤的心掏出来,撒上一把盐然后放在地上用脚踩碎一样的残忍。对灾区儿童的采访多一些人性化的节制,是记者朋友们不得不牢记的一件事。职业需要和人性关怀之间,人性大于职业。因此,记者在采访时应当设身处地为灾区儿童着想,不要为了自己的职业需要而去伤害一个无辜的儿童。尤其是不要一个接一个地去采访失去亲人的儿童,我们应当给这些受灾儿童一个心理消化的时间,给他们一个更温馨的空间,让他们在社会的帮助下慢慢恢复生活的信心,找到人生的乐趣。
  
   如果一定要采访,那么可以提前咨询一下心理学家,或者现学一些心理学方面的知识,这样,在采访中就可以尽量避免对灾区儿童的心灵造成新的创伤。
  
   中华民族历来是提倡与人为善、替他人着想的,这是一种美德。“5.12”大地震带给我们的是重大灾难,也全面考验着整个社会的文明程度,包括人文关怀、互爱互敬、互相帮助等传统美德的提升。多一分关怀,多替他人着想,也是时代文明的召唤。
  
原创[胡杨论剑]  林友收藏  

  
【点击回复或查看回帖】

传统或网络媒体转载请与作者联系,并注明转自【胡杨林】及作者名,否则即为侵权。

Copyright © 2008 MY510.COM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