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杨林社区-c052003-个人文章】
梭褂婆
□ c052003
2008-04-21 15:56
收藏:0
回复:1
点击:4769
农历三月十五是青龙庙会,也就是昨天。恰好星期天,爸妈一早准备好去逛会,我留在家看孩子。听说庙会很大,有不少远处的人也来赶会,很是热闹。
虽然没去可听了有关青龙庙会的核心---梭褂婆,原来人们去是祭拜她的。关于梭褂婆还有一段凄美的传说呢?
先说梭褂婆名字的来由。梭,以前人们织布时牵引纬线(横线)的工具,两头尖,中间粗,形状像枣核。我见过那种梭子很光滑,在经纬线中不停穿梭着,最后织出黑白相间的格子布。或许寓意这位婆婆的一生犹如梭子般清苦、忙碌、辛劳,为人类付出着。现在有些人还用彩色的线织出颜色更绚丽的花布。
据说离青龙那地方不远的山下有一户人家。父母都已过世,只留下兄妹俩相依为命。由于家穷,哥哥过了娶妻年龄。好不容易娶了媳妇,兄妹俩太高兴了,盼望一家和和美美过日子。
谁知嫂嫂嫌弃小姑子,凡是家里的活都让她干。哥看不过眼,就悄悄得帮妹干,嫂嫂若得知又是一顿臭骂。也许太穷,哥只能让着嫂嫂,可哥心疼妹呀!临终前父母的遗愿:照顾好你妹...,哥一想起就揪心的痛。
嫂嫂每天天不亮就叫醒她(小姑子)去放牛,还给些棉花让纺成穗子拿回来织布。她每天都把嫂嫂交代的任务完成,嫂嫂想等明天多给些看你咋办。谁知到了下午她依然抱着穗子回来了,嫂嫂大吃一惊这么多棉花她怎么纺的呀?不行,我要看看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第二天嫂嫂还是早早催小姑子去放牛,看她走了,才悄悄跟在后面。到那后,只见小姑子爬上树将棉花挂在树枝上,然后又从树上滑下来。忽然棉花竟自己动起来,抽出棉绒缠呀缠呀。不一会一个穗子缠好了,小姑子拾起放在一边,这时树上的棉花又继续着。嫂嫂看得傻了眼,想原来有神在帮忙,悄悄得溜回去了。从那天后对小姑子不再打骂了,可依旧象牛一样使唤。
一晃小姑子到了出嫁的年龄,嫂嫂就想赶快把她踢出家门。因为她有些害怕小姑子,总觉得小姑子有些神。
小姑子不愿嫁人就离家出走了。走呀走看到一座小庙,于是就在那里栖身,也造福了那儿的百姓。后来她去世了,百姓忘不了她的善行,就将她供奉在庙里祭拜。再后来,那儿的百姓都迁移到山上,于是又在山上建了庙专门供奉她---梭褂婆。
你们或许会问梭褂婆和青龙庙会有啥联系,是这样的。因为梭褂婆名气大,青龙说起是她的娘家,所以青龙庙会前一天就准备迎她回娘家。她一年就回来一次,格外伤心、难过。所以青龙庙会前两三天就开始下雨,还好昨天第一天晴了,今又下了。明天她又该走了,怕又是难舍,是否还会下雨我不知道。
还要说一点,我们这儿人都说布谷鸟是她嫂嫂变得,要不怎们叫“姑姑等”,也许有了悔过,想挽留她的小姑子吧!
补记:
今又听说叫索姑婆。说姓索,因是青龙那儿的姑娘出家,所以叫姑(口语叫gua)婆。不管怎样叫,都在教化人---对人、处事怀抱一颗善良的心、感恩的心、平常的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