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杨林社区-翩翩起舞的蝴蝶-个人文章】
完美的结局
□ 翩翩起舞的蝴蝶
2008-02-27 16:35
收藏:0
回复:0
点击:5143
昨晚“挑灯夜战”,第二次读完了海迪阿姨的小说《绝顶》(一本好书就象一种好茶一样,需要重复品味)。一个故事、一本书最有意义,同时也是最吸引人的部分就是结局。但不知为何,当我读完最后一个字、若有所思地合上书时,竟顿生出一种怅然若失的感觉--因为这个早已熟悉的结局--这个不完美的结局。
肖顿河还是走了,带着他对事业和家的眷恋与遗憾,在向7300米的极限发起冲锋的征途中走了。我心中沉沉的,虽然我知道这个结果以及整个故事“都是假的”,但这依然无法减轻我心中的沉重感。其实人都有这个毛病,都希望整个故事的结局是最圆满的--肖顿河平平安安地下来、陈晓薇回心转意从美国飞回来,然后重新来过--他们白头偕老,我们皆大欢喜。但这是童话中哄小孩睡觉的结局!真实(或者说理智世界)的结局就是这样残酷--任何幻想完美结局的人都是不客观的。如果肖顿河成功了、陈晓薇回来了,那么这个故事就真成童话了。
“完美真的这么重要吗?”我默默地问自己。我不知道,并且我相信很多追求完美结局的人都不知道。我们只是依照“开端-发展过程-结局”这样一个程式化的思维去读故事,当故事进行到终点时,我们会习惯性地等着那句“XX和XX永远幸福快乐地生活在了一起”;这与一个歪着小脑袋听人讲故事的幼童何其相似!似乎没有一个完美这个故事就缺了一步。
谁都不能否认,我们的生活和生命中有太多的不完美;所以我们总想在故事、在虚幻的世界中找到完美的影子,而这种心理期待最能表现出我们的脆弱。真正的故事好像永远是乏味的,因此小说这个精彩世界的故事便宿命似的被压上了完美结局的重负--当我们享受完一个很棒的结局后,总喜欢长长地舒一口气,为主人公的幸运乐几分钟,随后将这个故事忘得一干二净……但我们都忘了,一部作品的终极意义是深刻地反映现实、反映某一个群体或阶层的生存状态,而非博得我们看后的微微一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