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杨林社区-一笛-个人文章

购书之乐

一笛
2008-02-14 14:27   收藏:0 回复:8 点击:1514

    如果说读书是一种享受的话,那购书绝对是一种快乐。于每一个喜欢阅读者言,相信多少都体验过购书之乐。
   购书的历史在我要推溯到小学时代,那时零花钱很少,过年有个三、五毛压岁钱,总是来不及地跑到镇上代销店里去买小人书。初中时,越剧《红楼梦》风行一时,不久镇上的代销店里也摆出了数量有限的几本《红楼梦》影印小人书,不过很贵,好像是四毛多。钱不够,外婆是个“红楼”迷,自愿答应出两毛钱跟我合伙买。奶孙俩一路小跑着到代销店,生怕小人书被人买光了。当书买到手时,看着林妹妹和宝哥哥读《西厢》的封面,一老一小两双眼都笑得眯眯地。
   高中时代学习负担重,忙里偷闲地看的几本《红与黑》、《十日谈》、《少年维特的烦恼》等等,多是从同学处辗转借来的,反而还没有小时候买书那么积极了。
   工作后,经济的独立带动了购书的欲望。英语书、自考书、复习资料、编织指南、医学大全、家庭生活实用手册,育儿指导等等等等,但是,但是,这些功利和目的性明确的购书运动,并没有给我带来一点儿快乐的感觉。倒是有一两次无心的收获,带给了我特别的快乐。
   一次是和朋友在一个乡村书店。那书店的老板是一个怀揣着文学梦的中年男人,胖乎乎地慈眉善目,和善地对待每一个到他书店的看客。用“看客”这个词并不夸张,不大的乡村里,他的足有四、五十平米摆满书籍的书店,绝对是村人聚集的场所。我和朋友踩着黄土路走进他的书店,真有沙漠里看到绿洲般的惊喜。书架四面靠墙,用厚厚的杉木板钉制,粗糙扎实。书几乎都是文学类的,品种出乎意外地齐全,按古今中外小说散文诗歌人物传记整齐分列,管理水平赶得上现在城里的书店。我和同学扎进书堆,看得眼花缭乱。书店老板笑眯眯地推荐一套《广陵潮》给我,说是只剩一套了,要半价卖给我。还和我们侃起了读书心得,搞得我们很有他乡遇故知的感觉。最后买了些什么书记不得了,只记得和朋友出来,各自拎一大包,兜里的银子已所剩无几。走在乡村的黄土路上,脚下安了弹簧般地轻捷,心里涨满了沉甸甸地快乐。用时下的一个词来形容,那是“真爽”!
   还有一次是在厂大门外的小书店。很小的门脸,很大的名气——蓝天书店。书都是从外地进来的,紧跟时代。武侠小说盛行时,金庸、古龙是店里的座上客。“台风”盛行时,琼瑶、席慕蓉、亦舒就座嘉宾席。更重要的还有一点,店老板是一个美眉,长得养眼不说,还颇有文才,听说小文章写得那叫杨柳春风,清新宜人。小书店总是门庭若市,人头济济。常常经过那里,却鲜有光顾,因为人多,也因为那跟着东南西北时尚风而不断翻新的书。一个清冷的雨天 ,路过那里,一半避雨,一半因其人少。美眉老板趴在门口的柜台边静静地看书,由我细细地翻看寻找,这样的清静是购书人需要的。在书架的中间,我看到了那本《名家随笔》,精装版,很厚实很有气派地立在那里。18元,于那时的我,是一个够高的价格。翻看里面的内容,短小清新随和自然,没有名家们平时的冷峻和距离感。我一下子就爱不释手了,没得说,掏钱。 回家的路上,把书揣在怀里,心底里是沐浴春风般的欢快,在细雨中一路小跑,只想快点跑回家,快点去享受阅读的快乐。
   “用十分之一的收入做你感兴趣的事。”不记得在哪里看到过这样一句话。我从来没有计算过花费在买书上的钱,满足本真的愿望必定带来发自内心的快乐,而这样的快乐值得我去消费,无论是当年一毛、二毛,还是现在的几十、几百。
  
  2008.2.14
原创  林友收藏  

  
【点击回复或查看回帖】

传统或网络媒体转载请与作者联系,并注明转自【胡杨林】及作者名,否则即为侵权。

Copyright © 2008 MY510.COM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