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杨林社区-颜心一质-个人文章

学生习作——玉带林中挂 芙蓉水中生

颜心一质
2008-01-25 08:48   收藏:0 回复:0 点击:3534

    玉带林中挂 芙蓉水中生
  ——读《红楼梦》有感
  
  
  
  作为一个崇尚古典美的女孩,我十分羡慕书中那些形形色色的古代女子,在那青山绿水的环绕下,与知已同行,轻吟几句淡而有味,美而无形的小诗,吐出片片柔肠,倾诉世事沧桑。
  
  可叹我生在现代,生活在一个中性的时代中,感受不了古典女子的矜持与优雅,感受不了别样独特的文气与温柔,唯有置身书海,感受作者笔下的古典生活。
  
  所以我犹爱《红楼梦》。
  
  置身《红楼梦》,犹如走进了女儿国,刑夫人,王夫人体贴儿女,王熙凤好胜阴险而能干,袭人、香菱贤淑温柔,平儿、红玉机灵而深沉,还有迎春、惜春、叹春、湘云等等,而众多女儿家当中,犹让我心中记挂的,是书中的二位女主人公,林黛玉和薛宝钗。
  
  小时候不求甚解地看后过《红楼梦》,对林黛玉便产生了莫名的喜爱之情,却又总听大人们对薛宝钗的赞叹,可为什么我对她处世之风不敢苟同呢?我不断的寻求原因,是否是我与林黛玉存在自太多相同点而以致我如此迷恋她呢?对于人们褒贬不一的看法,我又应该怎样深入地去感悟呢?
  
  懵懂的我只能给她们做出如下粗略的定位:
  
  林黛玉,犹如水中生出的一朵洁白的水中芙蓉,在不大的空间里不羁地生长,她虽挣脱不了她的藕根与繁琐污浊的淤泥的牵绊,但她可以出淤泥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可以任性地生长,自由地生长。
  
  薛宝钗,却是一朵虽美但是经过形形色色的人修枝剪叶的盆景,她的美是远离大自然的雕琢的不真实的美,她的美只被世俗的眼光所欣赏,而得不到崇尚真实人士的亲睐。
  
  直到今天,听到王老师对林黛玉与薛宝钗处世态度的分析,我才算清晰的认识到我的感受,林黛玉的“小气”,在我眼中,其实是一种“真”,她会把自己真实的想法告诉身边的人,他会尽自己的全力去帮助他人。记得有这样一个片段,黛玉见宝玉将身上值钱的物品赏给下人,顿时想到了自己亲手绣的赠予宝玉的荷包,并以为宝玉将荷包也赏了出去,顿时冲进房间,赌气剪破了她做的预备赠给宝玉的另一个荷包,却不想宝玉将黛玉赠的物品贴身戴着,完好无损,又悔又喜的黛玉喜极而泣,这是怎样的一种“真”呢?我想换作宝钗,定是不能将自己的真实感情发泄出来的,因为宝钗处世的准则又有所不同,在我眼里,宝钗是一个被封建世俗毒害的一名受害者,浸透到她骨子里的是趋向世俗的观念,如搏取长辈的开心,希盼宝玉考到功名利禄等,到头来,搏得众人的好评,却始终没有得到过她自己的真爱,宝钗又何尝没有自己的个性呢?只是她拼命地扼杀自己的个性,不让它在那些封建王朝里散发出它独特的魅力。还有一处片段,贾母给宝钗办十五岁生日曾问及宝钗所爱之菜,已被世俗之气磨光了女子之娇的宝钗,竟似妇人一般地只道出了老太太所爱之菜,只是为了迎逢老夫人的口味而己,宝钗,你在为谁而活,你活着活着怎么没有自己的影子了。
  
  我算是悟出了一些门道,众人欣赏宝钗,是因为他们对做人之道轻车熟路,对宝钗的处事圆滑深感赞同,而王老师与我偏爱黛玉,是因为我们都是至真至善之人,欣赏“腹有诗书气自华”的书香之气,而恶生活中尔谑我诈,掩藏真心的虚伪之气,如果人们都以“真”相对,即使言语刺身但良药苦口又有何不好呢?
  
  黛玉、宝钗,大观园中两朵绝色奇葩啊!黛玉的“宸游增悦豫,仙境别红尘”,“香融金谷酒,花媚玉堂人”与宝钗的“柳喜迁莺谷出,修篁时待凤来仪”,“若园筑向帝城西,华日祥云笼罩奇” ,我是难以学到的,但黛玉的单纯与热心我却该一生铭记心底。
  
  点评:
  
  我总认为红楼梦的伟大之处在于它体现了一种败落的趋势,不管是家族的,爱情的,仕途的,都是走向没落,这在喜聚不喜散,爱好大团圆结尾的中国古典小说中并不多见。而对于一个初中生能如此细细品味这样一部很多成人连人物关系都难理清的文学名著,真是太不容易了!
  
原创  林友收藏  

  
【点击回复或查看回帖】

传统或网络媒体转载请与作者联系,并注明转自【胡杨林】及作者名,否则即为侵权。

Copyright © 2008 MY510.COM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