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杨林社区-闲袖手-个人文章

翻起记忆的沉淀(1):想起电影

闲袖手
2003-10-31 06:14   收藏:1 回复:3 点击:2800

    在电视还没普及之前,电影曾是生活里最早也几乎是唯一的大众化调节。
  
  记忆里很小的时候,年轻的父母遇上电影放映的时候,总是早早吃罢饭然后带上我和姐姐,与单位的叔叔阿姨们一起相约而往。那时我尚小看电影只是凑热闹,爸爸买来的看电影时嗑的花生瓜子之类的零嘴儿才是我最主要的兴趣。所以那时看过的影片给我留下的都是些支离破碎的模糊片段。印象最深的是《芦笙恋》,也只是依稀记得好象是一对恋人因为旧社会的迫害而分离,男主人公野人般的生活了多少年,而后又重聚。有此记忆还是因为片中的主题曲,“阿哥阿妹情意长……”,浓郁的少数民族音韵和朗朗上口的词曲留下了懵懂的记忆。现在回想,幼时随着父母看的电影好象也大多带有爱情的色彩,也就证明了爱情永远是年轻不变的主题。
  
  最早的电影是露天放映的,一块布屏、一架放映机和一片黑压压的人群。大人们聚精会神的随着剧情的起伏或悲或喜的感叹,小孩子则在周围或安静的吃着零嘴儿或与同伴嬉闹。等到电影散场之后,结伴的人们组成若干小群,路上仍意犹未尽的议论纷纷,加上迭迭的脚步声、自行车的摇铃声,本已入静的深夜显的一阵热闹。爸妈有时是步行有时是骑车,走的累了就被父母背着,经常是还没到家就趴在背上沉沉的睡了。也有的孩子在电影看到一半的时候就吵嚷着回家,大人先是哄,哄不住了就开始吼,软硬兼施不起作用之后,就撒气似的给孩子两“泥古头”(方言,就是敲头),而后败兴而归。现在回想那时的情景,感觉就遥远的最底层的记忆。
  
  再大一点,妈妈单位经常发些电影票,由站里的车统一接送。在那个比较朴素的年代,只有让人羡慕的单位才会有这种福利,在童年里也就成了我觉得优于其他孩子的一种得意。
  
  上学之后,看电影就成了一种包含教育意义的集体活动。每逢节假日的时候,学校都会包场。于是在某个阳光明媚的下午,全校学生在大操场集合点名完毕后,以班级为单位在老师的带领下,依次排成很长很长的队,浩浩荡荡的走去电影院。那时出于安全考虑,小学三年级以下的学生是没有参加资格的,出发之前学校各级也会再三强调:不许单独行动、不许骑自行车、不许在路上嬉戏。尽管如此,仍会有极少数胆大的“坏学生”不服从纪律,印象里好象也没有出过什么事。在电影院里,几百名学生一起看适合自己口味的片子是很兴奋的事。一边投入的看一边小声的议论,观点虽然肤浅幼稚,立场却绝对爱憎分明。有时班级也会要求回去写些“观后感”、“心得体会”之类的,这个虽有点烦却丝毫不影响对看电影的盼望,因为可以不用上课,而且家里还会给点零钱在路上打发,看完电影回到家又能比平时早出许多,可以玩会儿之后再做作业。就这样,从小学到初中几年里,看过的电影几乎全是学校的包场。《雷锋》、《少年犯》、《妈妈再爱我一次》……许多优秀而有教育意义的影片至今想起仍回味清晰。
  
  等到了中专已进入90年代,那时电影已不再是丰富课余生活的唯一选择。我所就读的那所学校条件很好,每个班都配有电视机,学校附近录像厅生意兴隆老板赚的眉开眼笑,学校组织看电影的时代也就一去不复返。
  
  后来科技的发展随着时间的渐进日新月异。花上一笔钱,大屏幕的画面、高保真的立体音效,用商家的话说你足不出户就可以享受“家庭影院”。电影院的装修越来越上档,观众却越来越少,票价还不识眼色的一天比一天高。专科三年跟姐看过一次《画魂》,上班三年和同事看过一回《玻璃樽》、一回《泰坦尼克号》,走进电影院人少的像是专人包场,总觉得遗憾了什么。再后来,遇上有人提议看电影,便总是拒绝,说不如回家看电视。
  
  关于电影事业陷入低谷的探讨全国已屡见不鲜,也不时可见某地影院为了走出困境而努力尝试的报道。然后不得不承认在电视、VCD、电脑各施拳脚一较天下的现在,电影院盛行繁荣的时代终究已成昨日黄花。走进电影院看场电影在许多人的记忆里,已被弃置逐渐遗忘的角落。
  
  后来脱产学习来到同济,这里的课堂已全部采用多媒体教学,每一间教室都配有电视机、电脑、投影机和环绕四周的音响,就像一个小型的电影院。英语课老师也会安排一些纯英文对白的奥斯卡影片让我们观看,第一次看《风月俏佳人》满教室的人一起肆无忌惮的放声大笑时,一种很熟悉的感觉久违了。
  
  为了丰富周末每逢周五和周六,一号教学楼的一大总会安排一些热门影片,有时也会和同学一起前往。两块钱的门票,带上一包“洽洽”,边嗑边等待时间。人陆续的渐进,200多座位的教室渐满。终于等到6:30的时候,所有的灯逐一熄灭,人们停止说话,教室顿时安静,所有期待的眼睛同时投向屏幕,电影开场了……这时,感觉里我仿佛又回到了走进电影院的时代。

作者签名:
谁为袖手旁观客
我亦逢场作戏人

原创[文.百味人生]  林友收藏  

  
【点击回复或查看回帖】

传统或网络媒体转载请与作者联系,并注明转自【胡杨林】及作者名,否则即为侵权。

Copyright © 2008 MY510.COM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