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杨林社区-落叶的行板-个人文章

最后的潇洒(一)

落叶的行板
2007-11-29 12:45   收藏:0 回复:2 点击:5027

    最后的潇洒-----(一)
  子岩给自己取的网名叫"秋",为什么要叫"秋"呢?夏曾经在网上善意地取笑他说:这会让人觉得老气横秋的。子岩的心一下子戳到痛处,他幽幽地说:我本来就老了呀。觉得自己已经有些合不上年轻人的脚步了。夏马上发了个调节气氛的笑脸:怎么会呢?你才比我大不多啊。但她这么说并不能宽慰子岩的情绪,一谈到年龄,子岩在青春洋溢的夏面前第一次有了自卑。夏不知道,她的网友"秋"实际上真的有些老了,他的年龄已过六十,可以做她的父亲,但她一直以为他的QQ上的年龄是他真实的年龄,因为她是真实的在QQ上。
  
  其实,他原本没打算上网,网络是种新生事物,仿佛更适合年轻人,但女儿不这么认为,她指着刚为父亲买的电脑说:网络最大的好处是你有权保持自己的一切隐私,可以隐蔽自己的的身份甚至自己的年龄,,你只管静静地倾听与倾诉,在一种安全的屏幕下释放自己的孤独和不快。还是女儿了解自己的父亲,子岩的事业曾经有过小小的成功,他用一篇一篇小说赢得了一点的声誉,可是进入了新时代,他的大脑思维倒愈来愈感到自己的不适和笔的苍老笨拙。他几乎全部毁掉就要出版的手稿,渐渐走向自我封闭,尽量减少对外的交往,似乎一切成为过去,此时,没有人知道他这种高处不胜寒的悲凉。
  
  自从老伴去世后,孤独像个影子似的无处不在,当别人用那种崇拜的目光仰望他时,不会明白他内心的煎熬,但是他有福气,儿子在外颇有成就,女儿在身边又这么体贴入微。女儿的性格中有他的倔傲,同时也继承了她母亲的善解人意。她知道父亲真正需要什么。于是一台崭新的电脑摆在了他的书案前,练习用拼音打字对长期与文字打交道的他不是一件难事,申请QQ等也不用他费神,全听她女儿的。
  
  起初,他并未完全投入,倒是被人加了几次,但这些人总让他觉得缺少点什么,不能真正走进他的心里,直到他碰上夏。碰上夏是一个春寒料峭的夜晚,那晚的雨一直孜孜不倦地下着,将一颗孤寂的心敲打得湿润而多情。
  
  他翻来翻去就是进不了睡眠状态,许多尘封的往事在这样敏感的夜晚都悄悄苏醒,一波一波的伤痛汹涌着直撞心的海洋,他感觉到自己的脆弱与无助,心中掠过一种想要倾诉的冲动。于是披衣起床,启动电脑,用还不十分灵动的手打下一些长长短短的句子,他在独自面对着那些诗句时,心中总有微微的悲苦。翻阅一个礼拜前自己在博客上发的一篇纪念母亲的散文,竟意外地发现下面有一段精彩的评论:
  
  秋:在你的笔下,母爱是一股清甜和甘露,伴你度过了苦难的春夏秋冬,搀扶着你一步一步跨上梦想的摇篮。我是个从小缺少母爱,从小唱着"小白菜,地里黄"的歌谣长大的孩子,我那早逝的母亲远没有你母亲幸福,至少她用不泯的笑容一生存于你的记忆之中,而我的母亲未能在我的心上刻下一丝一毫的印象,真城地祝福你永远拥有母爱的芬芳。
  
  子岩看了看署名是夏。
  
  没想到有人会对他的《母亲》一文理解得如此透彻。他想像如此评论高手应该在网上经常露面的吧!于是他开始认真地查阅夏的资料。
  
  那枚鼠标,像个善解人意的导航标,径自在一段精短的文字面前停止了,那正是夏在网上的一段自我介绍。我是一个平凡的女军人,闲时喜欢写些小文小字,也爱自己动手做些家居布艺,心情好时也会用葫芦丝演奏一曲,期待干脆利落,而又简单的心能换回你真诚的相知。
  
  子岩的目光掠过那些文字时,有点依依不舍,一个懂文学懂音乐、又会将家居布置得很温馨的女军人,应该是一个精神生活非常丰富的人吧!?
  子岩继续浏览时,发现此女子还在网上设置了一个栏目《军中日记》。当他一个字一个字地读下去时,心被生生地震憾了,这个小小女子笔下的军中男儿是那样的饱满生动。她将他们的血性与真情理解得那么透彻。子岩年轻时也有过较长的军旅生涯,对于军营一直有种割舍不断的情思。现在 这种共识的默契,开始对这个尚未谋面的女军人一下子有了种说不出的亲切和信任。
  
  急急地点击夏的QQ号,她正好在线,他请求夏能加他为好友,那头知道他是母亲一文章的作者后,爽快地答应了。那夜,子岩与夏聊了许多不曾对人提起的往事,初恋的纯情美丽,婚姻的困惑与无奈,以及步入晚年的思绪
  
  自负的子岩自己也并不清楚,自己为何会对一个陌生人如此信任!在那个没有月亮相伴的夜晚,一个人手指敲打键盘的声音落在另一个人心里,掷地有声。子岩的心在蓝色的屏幕的掩盖下急剧地跳动着,为千里之外有一个灵魂与自己如此的接近而激动和振奋,这个寒冷的春夜,因为夏的存在而变得温暖起来,那深藏已久的冰冷的记忆一下子找到释放的窗口.(一)
  

作者签名:
往事就像落日映照的河面,我随意舀起一滴就是一次刻骨铭心的回忆。

原创[文.爱的传说]  林友收藏  

  
【点击回复或查看回帖】

传统或网络媒体转载请与作者联系,并注明转自【胡杨林】及作者名,否则即为侵权。

Copyright © 2008 MY510.COM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