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杨林社区-金菱子-个人文章】
领悟快乐的真谛[转载]
□ 金菱子
2007-09-29 09:00
收藏:0
回复:1
点击:4711
领悟快乐的真谛
快乐是人对于幸福和满足的一种基本感受。我国传统文化认为,人有“七情”,而“喜”或“乐”乃“七情”之首。人生不应该也不可能没有快乐。快乐能驱散心头的阴霾、缓解精神的压力,给平凡的生活增添色彩,给忙碌的人生注入甜蜜。快乐是催化剂,激发奋斗的动力;是融合剂,促进社会的和谐。然而,希望得到快乐却不愿付出,一味追求快乐而忘乎所以,甚至及时行乐、寻欢作乐,把自己的快乐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则违背了社会的道德规范。因此,追求快乐,需要正确认识快乐,真正领悟快乐的真谛。
人类的感情丰富而复杂,同样的事情带给人们的感受是不尽相同是。应当说,快乐具有比较强的个性化色彩,人们对快乐的理解也不尽相同。抛开人们的不同理解不说,从大的方面来看,可以把快乐分成两类:一类是精神愉悦,一类是物质享受。物质上的满足能够给人带来快乐,追求快乐离不开一定的物质条件和物质基础。如果没有必要的物质条件和物质基础,快乐就可能成为空中楼阁。但是,快乐毕竟更多地属于精神范畴,不能单纯以物质生活水平的高低来衡量,也不能单纯以物质生活水平的高低来衡量,也不能简单地把快乐与物质满足画等号。许多情况表明,一个人倘若没有精神追求,即便成为物质财富上的富翁,也会因为“富了口袋、穷了脑袋”而成为精神文化上的贫汉,难有真正的快乐。相反,一个人即使物质生活水平不高,但只要精神不贫困,情趣健康,生活充实,同样能够得到很多快乐。由此,我们可以这样认识快乐:快乐与一定的物质条件和物质基础相联系,与会与高尚的追求、健康的情趣不可分。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更加注重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努力塑造一个美的自我,才能获得更多的快乐。而迷恋于口腹之欲、沉醉于物质满足,就很容易在金钱、美色的诱惑面前失去自我,堕入精神空虚、欲壑难填的泥淖。
正确认识快乐,领悟快乐的真谛,有助于人们实现内心和谐。人生的道路并不平坦,逆与顺、得与失、成与败、进与退等等,常常是相伴而生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的。懂得生活的辩证法,才能达到心理和谐,始终保持良好精神状态。身处逆境不放弃,遭遇失败不气馁,坚定地向着既定的目标前进,才能享受奋斗的快乐;有了成绩不骄傲,得意之时不放纵,不断提升境界、完善自我,才能享受淡泊的快乐。
正确认识快乐,领悟快乐的真谛,有助于实现人际关系的和谐。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对人来说,最大的快乐,最大的幸福是把自己的精神力量奉献给他人。这说明,人生的快乐不仅仅在于个人得到什么、占有什么,而在于给他人提供什么、给社会奉献什么。遇事多为他人着想,热心社会公益事业,勤奋敬业,助人为荣,既是社会发展进步的动力,也是个人快乐幸福的源泉。
“一个人光溜溜的到这个世界来,最后光溜溜的离开这个世界而去,彻底想起来,名利都是身外物,只有尽一人的心力,使社会上的人多得他工作的裨益,是人生最愉快的事情。”邹韬奋的这句话虽平实朴素,却蕴涵着深刻的人生哲理,有助于我们领悟快乐的真谛,更值得我们身体力行。
——文/李全根 于海 摘自《人民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