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杨林社区-颜心一质-个人文章

圆满中透着悲凉的成人童话——读张爱玲的《倾城之恋》

颜心一质
2007-09-18 14:09   收藏:0 回复:4 点击:1098

    今天,当我们重新阅读张爱玲的作品,仍能一次又一次的激起心头的万千涟漪。那种唯美,也许精致到只有中国文字才能表达,迷惘到只有20世纪40年代的中国才能产生,冷静到只有这个独一无二的张爱玲才能写出。
  
  有人说张爱玲的小说除却《倾城之恋》以外,都是悲剧的尾巴。在我看来,《倾城之恋》虽是成全了白流苏、范柳原的一段姻缘,但实则以世俗的表象虚掩了真正的悲凉,越发比悲剧更像悲剧,这是一个圆满中透着悲凉的成人童话。评论家苏炜如是说:“ 并不是所有的爱情都能写成甜美的歌,倾国倾城的美好传奇,在张爱玲笔下变得哀怨、凄绝。香港陷落的战火,成全了一场无奈的恋情。伴一弯冷月,笑吟吟的白流苏在万盏灯火的夜晚,听一曲苍凉的歌。这样的爱情是倾城之恋,但又是可悲的。”
  
   白流苏,一个寄居娘家的离婚女人,遇上了一个原是介绍给她妹妹的男人范柳原。柳原对流苏有一点爱意,但这点爱意不足以让他承担起婚姻的责任,流苏却只要一纸婚契,她是离了婚的女人,知道爱情不能长久,而婚姻能提供生存所需的一切,她只是想生存,生存得好一点而已。在绵绵情话营造成的甜腻腻的气氛中,展开的却是一场无声的战争,各自设了精妙的陷阱,期待能猎获对方,却都不能如意。流苏回到上海,以退为进,希望柳原会带着“较优的议和条件”妥协。然而一个秋天,她已经老了两年——她可经不起老,于是柳原一个电报又把她拘回香港,带着失败的心情。流苏已甘心于情妇的身份,然而战争成全了她,使她得到了范太太的身份。
  
  
  范柳原与白流苏在爱情上锱珠必较,最后因香港的沦陷而成全了那份世故的婚姻,无怪乎这要叫“倾城之恋”了——是“香港的陷落成全了她”。 一个男人和一个女人以一个城市的陷落为代价而换取一段感情的最终结果看似壮观但其实又如何呢?也许张爱玲从来不认为爱情是可靠的,爱情在她心里只是平凡生活中的一些点缀本无什么大不了,因而他们在交往的过程中,不得不将情感一笔一笔地算清楚,他们急切地想要抓住一些实实在在的物质,用那些冰冷的奢华来填补内心的空虚与绝望,最终两个人因为城市的陷落突然失去了原有的安全感和固有的洒脱,突然间发现两个人在一起可以获得最大限度的温暖,于是就有了倾城之恋。
  
  流苏是一个悲剧性的人物,从文章一开始就展现在读者眼前了,她离了婚七、八年了,离婚时所携的钱财被手足兄弟盘剥殆尽后,已成了这个家里的拖累和多余,此时恰逢她的前夫病逝,于是娘家人便想趁此机会甩掉这个包袱,让她“堂堂正正地回去替他戴孝主丧”,然后以“看守祠堂”来过完余生。这时候,她的出路,除了另一个男人的怀抱以外,再无其他。寂寞倒是其次。于是她靠着柳原给她的一点爱意,一起到了香港。流苏认为一个男人若能以婚姻的形式接受一个女人,心里必定会沉潜下来很多东西,也就是白流苏期翼的那一点点“真”,或许仍是无关爱情的。这便是她为何一再矜持,不想经他的激将,“自动投到他的怀里去”的原因。在连续的试探之后,流苏没有寻到半点进展,索性有些气急败坏,遂恼了起来:“你干脆说不结婚,不完了!还绕得大弯子!什么做不了主?连我这样守旧的人家,也还说‘初嫁从亲,再嫁从身’哩!你这样无拘无束的人,你自己不能做主,谁替你做主?”接着更是赌气狠下心来从香港辗转回到上海。家里是早容不下她的,这次又加上了“淫荡”的恶名。可见她不惜为争取婚姻冒了极大的险。此时,心迹更是表露无疑,思忖再寻个职业,也怕自贬了身价,被柳原瞧不起,“否则他更有了借口,拒绝和她结婚了”,权衡的结果是“无论如何得忍些时”,这是在和自己打赌,她并不见得有多大胜算的把握。如果柳原还再来找她,就算赢了一步,这是她此时的底线。果然,过了些时日,香港来了电报。她心里自然安定了许多,也将自己放开了些,同他上了床,虽然不见得是主动,但也并没有拒绝。然而,此时,“他们还是两个不相干的人,两个世界的人”。无爱的婚姻终究是悲剧的,文末写道“柳原现在从来不跟她闹着玩了。他把他的俏皮话省下来说给旁的女人听。那是值得庆幸的好现象,表示他完全把她当作自家人看待——名正言顺的妻子”。 一个女人,把命运当作赌注,想来没有什么比这更可悲的了。
  
  柳原也是一个悲剧性的人物,他是个西式的男子,放荡的花花公子,然而他又和别的公子不同,他是很经历了一些苦难的公子,无论是精神的还是物质的。然而这苦难不能阻挡他对爱情的追求,只是他眼里的爱情是独立于婚姻而存在的,于是他和白流苏无形中成了对立者,只在一个问题上就成了对立者。“香港的陷落成全了她”,这里只强调了“她”,范柳原依然坚守着自己的生命哲学,这一场轰炸不过是炸毁了他心中的浮躁和他的烟花梦。生死契阔,在死亡边缘存活下来的人,也许比以往任何时候更加强烈地意识到,没有比一双手更实在的东西了。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原是这样无奈的选择。
  
  白柳之间的爱情是一个圆满中透着悲凉的成人童话。 一直在想,流苏与柳原之间到底有没有爱情呢?她承认柳原是可爱的,给了她美妙的刺激,但是她跟他的目的究竟是经济上的安全。说到柳原,他又何尝不是这样呢?青年时期同样有着一段不愉快回忆的他性格怪癖,无意于家庭。对于爱情他根本无法驾驭,无法给予对方承诺和信心。 流苏还是回到了柳原的身边,做他的情人,得到物质的富足,柳原则也得到了无需负责的“爱情”。两个同样自私而可悲的人终于在“爱情”的幌子下走到了一起。
  
  其实,《倾城之恋》又何尝不是一个时代悲剧的缩影呢? 流苏的遭遇,让人联想到张爱玲的经历:父亲性格乖戾,嗜毒成瘾;母亲独立反叛,向往西方。父母关系不和,最终离异。她只有一个选择——出逃,脱离这个家庭。面前只有一道门槛,迈过去即是另一个世界、另一种命运。 封建顽固的家庭处处透着腐朽、压抑,世态人情的悲凉、生存的无奈与哀伤深深地浸润了年轻的心灵。这一切经历生成了张爱玲的性格才识,也生成了她的作品和作品中的人。
  
  让我引用这样一句话来结束全文吧!——
  “她是40年代沦陷区的废墟上绽开的罂粟花。 ”
  
  
原创[文.你评我论]  林友收藏  

  
【点击回复或查看回帖】

传统或网络媒体转载请与作者联系,并注明转自【胡杨林】及作者名,否则即为侵权。

Copyright © 2008 MY510.COM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