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杨林社区-寒鸦-个人文章

湘云小释---读《红楼梦》第六十二回感

寒鸦
2007-09-01 23:38   收藏:1 回复:9 点击:1205

    在《红楼梦》里面的“金陵十二钗”中,史湘云可谓是独具秉性,卓而不群。她憨厚天真而与生俱来的男儿性情,在大观园众多美丽聪慧的女性群中标竖一旗,无人可与堪比。
  
   林黛玉才高,但心眼一味狭小偏执;薛包钗量宽,却多了几份世故圆滑;贾探春有胆有识,无奈出身尴尬而难得重用;王熙凤精明有度,可叹为求名利而机关算尽。各人的心性不同,言行不一,算起来都和她们的身份、地位、生存环境以及学识修养息息相关,但有一点是相同的:作为大观园的年轻女性,生活在封建大家庭中,受传统礼教的熏陶,她们的言行举止,无论私下会有多么出格,但面子上封建女性统一的标准仪态、矜持神情,她们都表现得很好。如果说这里面有个另类,具备了“万丛绿中一点红”的叛逆的话,那就是史湘云。
  
   六十二回中,“憨湘云醉眠芍药茵”这一情节,在大师煽情的描写中,非常精彩。“果见湘云卧于山石僻处一个石凳子上,业经香梦沉酣,四面芍药花飞了一身,满头脸衣襟上皆是红香散乱,手中的扇子在地下,也半被落花埋了,一群蜂蝶闹穰穰的围着他,又用鲛帕包了一包芍药花瓣枕着。众人看了,又是爱,又是笑,忙上来推唤挽扶”。史湘云是在“射覆”游戏中,被多罚了两杯酒,原想找个僻静之地纳凉,不曾想就一下睡着了。这眉题里面有两个关键的字:憨,一语点破湘云憨厚天真的个性。醉,假借一种外在氛围,烘衬人物坦诚爽直的言行。纵观《红楼梦》一书中,像史湘云这样的妙龄少女醉酒失态,那是绝无仅有的。就算是四十一回中凤辣子生日醉酒失态,那更多是借酒发疯泼醋的成分居多,谁敢侵犯了她的利益,哪怕是她醉酒了,下手的毒辣狠劲丝毫不减。两相比较,可以看出人之个性使然,与其所折射出的人的言行动态紧密关联。
  
   其实这样的惊艳之举,对于史湘云来,早已是习以为常之事了。这个自小喜着男装,敢偷穿老太君崭新“大红猩猩毡斗篷”玩泥水的“假小子”,在四十九回中就和宝玉一起演出过一场“脂粉香娃割腥啖膻”。当时还是她唆使着宝玉“有新鲜鹿肉,不如咱们要一块,自己拿了园里弄着,又顽又吃”。这一场盛宴引得众多大家闺秀趋之若鹜。熟悉史湘云的个性,单凭此事所肇,已知何人所为。只是这一反常举动,害得知书达理的娇贵小姐薛宝琴连连咂舌称奇不已。
  
   “傲世也因同气味,春风桃李未淹留”,个性率真憨直的史湘云,明是非重心境,言行一致敢说敢为,既有挑衅性,又富包容心,从不效仿那些大家小姐的娇柔藏拙、清高矜持。没有人敢挑衅林黛玉的尖酸小气,她敢当面对来。二十二回中众人陪贾母看戏,有个小戏子扮相极像黛玉,众人都看得出来,只是装着不知,只有史湘云敢一语道破。四十九回中林黛玉笑侃“今日芦雪庵遭劫,生生被云丫头作践了”,耿直的史湘云冷笑回击:“是‘真名士自风流’,这会子腥膻大吃大嚼,回来却是锦心绣口”。薛宝钗方圆最是得体,但也有实在聒噪的受不得了的时候:香菱一个女孩儿家,只管拿着诗作正经事讲起来。史湘云则不一样,极富包容同情之心,也只有她能苦口婆心和“诗迷”香菱谈经论道。
  
   史湘云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心直口快,“云丫头越发大了,越发是心直口快(袭人语)”,头脑一发热就拿定什么主意,而不考虑后果。三十七回中秋爽斋结社赋诗,众人吹捧她的诗写得好,她一心兴头上就说:“明日先罚我个东道,就让我先邀一社如何?”还是晚上宝钗提醒她:“你家里又作不得主,一个月通共那几串钱,还不够盘缠呢。难道为这个家去要不成?”这才一席话提醒了她,最后还在宝钗的协助下,才免了东道流产的尴尬。
  
   史湘云天真调皮的背后,却有着难以言语的苦衷。“富贵又何为,襁褓之间父母违。展眼吊斜晖,湘江水逝楚云飞”,史湘云很小父母就已经不在,栖身寄居在她婶娘家。她和林黛玉一样,都算是寄人篱下,只不过林黛玉是命薄心高,终日以泪洗面,而史湘云却能苦中取乐,笑面人生,暂寄忧愁于脑后。史湘云的婶娘家对她看管很严---“倒是宝钗心内明白,他家人若回去告诉了他婶娘,待他家去又恐受气”(三十六回),而且她还是早早被定了亲的。作为还是一个玩性很重的女孩子,又生性活泼好动的史湘云,对于她那个所谓的家,她能有几份留恋?可想而知。所以每每她要离开大观园,心里总是一万个不愿意---“便是老太太想不起我来,你时常提着打发人接我去(与宝玉语)”。
  
   正是这样的一个女子史湘云,在小说中的形象,一颦一笑,一喜一悲,清晰明朗,真实自然,呼之欲出,宛如邻家的小妹一般。言语不拘于千呼万唤始出来,行动亦不屑于犹抱琵琶半遮面。顾盼间神采飞扬,须眉也自见拙,寂寥时意兴阑珊,不负处子之静。史湘云的旷达不是一种出世孤傲,而是一种入世的情趣。在她的身上,最能体验人于生活中一种积极健康的生存心态。
原创[文.你评我论]  林友收藏  

  
【点击回复或查看回帖】

传统或网络媒体转载请与作者联系,并注明转自【胡杨林】及作者名,否则即为侵权。

Copyright © 2008 MY510.COM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