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杨林社区-落花风-个人文章

读画品真味

落花风
2007-07-29 20:29   收藏:0 回复:1 点击:3704

   
   —读李毅画有感
  
   李毅,我不认识,但读了他的四幅画作。
  
   不能说看他的画,是读,读其间的笔墨功夫和趣味。看画,只能是走马观花,画意画境画趣全都成了“风景”,不能在脑海里留下些许。只有读,才能品悟其中的滋味;细细地用目光去摩娑每个细微之处,然后放在脑海玩味,如同儿时把最美的金银花瓣烘干,夹在玻璃板下,然后在没有金银花香的季节里慢慢地回味,清香,隽永,绵长,抑或还有感恩和感动。
  
   在“新丝路”画派中,李毅可说是年轻的一代。只是这个年轻是相对而言的。对于一夜成名的梦想与行当来说,他是老了,老得笑容都有些沧桑。但有些职业却需要沉淀太多的东西,如阅历、思想、文化底蕴。没有沉淀,是做不好的。那么,他就是年轻的。因为他的身边有更多的沧桑面容,有更多更厚重的画作烘托着他的年轻。
  
   四十三岁的李毅是一膛烧得正旺的炉火。
  
   李毅师承中国著名画家李宝峰。李宝峰以人物画著称。李毅“青出于蓝”,虽还不能说“胜于蓝”,但与其师相比,确有许多的独特之处。
  
   李毅很少大块泼墨,少极尽渲染之处。墨笔只用于表现灰暗的天色。他多用细毫笔表现人物。但亦不因人物的多少疏忽细节。年轻女性的柔如水,老妇人的粗糙,男人的刚烈皆可从清晰可数的发丝中得到领悟。即使发丝可能被“盖头”掩住,却还是让人浮想联翩。他的线条不仅只是表现发丝,人物的表情、面容、服饰无一不是线条的杰作。而这些线条是需要敏锐的观察力和恒久的耐心。额上的每一丝皱纹,衣角的每一处折痕,或因年龄而不同的手势,甚至建筑物、物品皆藏在线条中。同时,李毅的作品有一种光影效应,看似虚无,却实实在在地撩动着人的心弦。
  
   可以这样说,线条是李毅的杀手锏。而在一幅画中,他有何止千万个杀手锏呢?所以他征服了我们。他完全继承了中国画以线条表现人物神情的传统。
  
   虽然我不认识他,但我想李毅对西方写真的素描是研究得透彻的。不然,何以画中的每个人在我们眼里都会是那么真实,如在眼前呢?
  
   李毅的国画作品,写真与写意相结合,如同一场幸福的涉外婚姻。
  
   李毅作品的另一个独特之处就是他的大胆的色调。国画作品色调或浓重,如水墨画,或亮丽,如水粉画。但李毅却在中间走出了一条独木桥。他的画里,多的是黑色的线条中大块大块的灰白色,整个画面显出灰色的基调。但细读,却发现,用不同层次的灰色,表现人物的闲适、恬淡、安逸、幸福和忧伤,都是那么耐人寻味。用色调的明暗对比来表现人物的年龄。老人是满脸的灰黑色,年轻女性的脸上就是白里透出一抹暗红,像一堆荔枝中的红樱桃。而婚礼的场景在四幅人物画中算是最亮丽的了,这与主题相关。新娘的红扑扑的脸与胸前红玛瑙镶钳的饰物成为画面的重点。
  
   李毅表现人物的眼神也是独到的。他的画像是散文作品,形很散,人物往往很多,有的近三十个人物。但神却不散,每一个人物虽然都极尽细致地勾勒出眼神,细读却发现一幅画中,最亮的眼神就在那一两个人中,他们眼里流露出的快乐与忧伤让人挥之不去。这就是杂而不乱。散文的精髓通过画作表现出来。
  
   画一幅画,如刺绣一般地细致,我想他就是成功的。
  
原创[文.你评我论]  林友收藏  

  
【点击回复或查看回帖】

传统或网络媒体转载请与作者联系,并注明转自【胡杨林】及作者名,否则即为侵权。

Copyright © 2008 MY510.COM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