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杨林社区-何军邑-个人文章

我看余秋雨之错

何军邑
2007-06-20 09:34   收藏:1 回复:11 点击:4187

    近日,观余秋雨先生博文《秋雨录·灾难的脚印》,乍看,懵了,错觉告诉我,此语思想很深,逻辑严密,饱含哲理;细思,方知其语并非真理,是站不住脚的,有误导粉丝的嫌疑。
  
   当然,不能说余秋雨先生在玩文字游戏,其语的积极意义是,能引起思考,进而让人们能对历史和时代的一些人文的价值观做深入的辨析和完善。至少有认识论方面的意义。不去认识错误的东西,何以知正确的,就是这个道理了。
  
   同时,也不能让余秋雨先生的这些口红文化和泡沫思想泛滥,造成人们认识上的混乱。所以,有必要进行纠正和澄清。我想,虽不可做到拨云见日,但能起抛砖引玉之作用,那也不错了。
  
   《秋雨录·灾难的脚印:〈兴亡象牙白〉》中这样说:“一个国家最大的灾难莫过于人格灾难。”(http://blog.sina.com.cn/u/46e94efe0100084q)我在想,要辨析这个问题,首先要搞清楚人格灾难是什么。直观通俗一点说,人格灾难无非就是人性弱点中的一个小侧面,大概包括,自私、堕落、贪婪、虚伪、物欲膨胀、贪图享乐、没有信仰、缺乏社会责任感,等等。恶占了上风,善占了下风,就有了所谓的人格灾难。人格不能抽象存在,它是历史的、发展的,是在一定物质基础上建立的,常常同一个国家的命运联系在一起,但不起决定性作用。人格灾难在文化意义上讲似乎可行,但一个国家面临的灾难很多,这样简单概括有武断的嫌疑。
  
   不能简单用一个“人格灾难”来阐述一个国家最大灾难的内涵,对一个国家至关重要的是,国之为国。可以改一下:一个国家最大的灾难,莫过于亡国。皮之不存,毛将焉附。还能有比亡国这个灾难更大的吗?
  
   而余先生所言,似乎说的是:一个民族最大的灾难,莫过于人格灾难。人格的抽象和总和,凝聚为一个民族的魂魄,内化为一个民族的精神。没有了魂魄和精神,这个民族是没有希望的。从这个意义上说,这样的灾难,才是最大的灾难,也是毁灭性的灾难。
  
   现在知道了,一个民族最大的灾难,莫过于人格灾难,但,怎样避免人格灾难,这的确是一个浩大的系统工程。
  
   《秋雨录.灾难的脚印:〈请回乔伊斯〉》又说:“历史上许多罪名,是不正常人对正常人的宣判,而不正常人总会以超强度的道义亢奋,来掩饰自己的毛病。 ”(http://blog.sina.com.cn/u/46e94efe010008an)这个判断有一定道理在里头。只是,还失之偏颇。
  
   说有道理,是因为不管历史上还是现实生活中,都有这样那样的例子可以对号入座。实例就不在此列举。说有失偏颇,是因为做出这个判断的主体——人,即余秋雨先生,站的立场和角度暧昧。是地球人还是宇宙外的人,或者是我们生活当中的人得出这样的结论?明眼人一看就可知,这句话的立场是,既想成为独立于地球之外的宇宙哲人,又不离历史和现实说事,想成为我们行动和思想的代言。错就错在这里。
  
   问题的关键是,让谁来判断哪个人是正常的,哪个人是不正常的。正常与不正常,以及特定历史环境下的特定人物对特定事件或特定人物的批判或褒扬,在特定历史阶段或对或错,也是由特定历史背景下的特定人物去评说的。常常是各领风骚数百年。有时甚至表现为,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东风。
  
   我想说的是,任何一个历史现象和历史人物,都有一定的客观性。主观之于客观,常常风马牛不相及。但世界是可知的,这一点应该积极些,我们不能陷于世界不可知的怪圈。我有一个判断,就是要用客观的眼光观察,看是否符合历史演变的规律,是否符合时代进步的要求,是否符合以人为本的尺度,是否符合世界发展的潮流,是否符合人类文明的追求。尽管这个层次,在佛家眼里依然很低,但已经可以了。

作者签名:
何军邑的网站:http://hejunyi.chinavalue.net

原创[胡杨论剑]  林友收藏  

  
【点击回复或查看回帖】

传统或网络媒体转载请与作者联系,并注明转自【胡杨林】及作者名,否则即为侵权。

Copyright © 2008 MY510.COM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