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杨林社区-王华文-个人文章

梨花渡后记

王华文
2007-04-11 17:39   收藏:0 回复:1 点击:3333

    后 记
  
  上世纪末叶,国家在黄河中游最后一个大峡谷的出口处——小浪底,启动兴建一个大型水利枢纽工程。涉及到其上游很多乡镇村庄要被淹没。我县距小浪底距离最近,首当其冲,牵涉到沿河四个乡镇,上百个村庄要搬迁,还有一部分乡镇要接收移民。工程量之大,范围之广,无疑是这个小县一件破天荒的大事。
  在移民搬迁过程中,我的乡亲们表现出了非常高尚的思想情怀和忘我的牺牲精神。他们顾全大局,积极配合国家的号召,毅然舍弃自己祖祖辈辈赖以生存的故园,不计私利,不言损失,义无反顾地迁居异乡。其中涌现出无以胜数的先进人物和可歌可泣的典型事例。从他们身上再现了他们的父辈当年在抗击日本侵略者和推翻蒋家王朝战争中,英勇作战,无私支前的革命精神。他们虽然没有什么头衔,不食国家俸禄,但是他们是我们人群中的精英,是我们民族的灵魂,值得我们去敬仰,去为他们大书特书。
  当然,在这样一个大规模的举动中,人心沸动,物欲横流。国家拨付十几个亿移民款要播撒在这片土地上,黄金白银不知要过多少人之手。利欲熏心,见钱眼开,趁伙打劫者也不乏其人。他们虽然人数极少,但是能量很大。他们是害群之马,是社会的渣滓,是蚕食国家利益的蛀虫。他们损害了群众利益,败坏了党的形象。理应受到历史的惩罚。
  在这样一场公与私、贪与廉、正义与邪恶、正确落实与任意践踏国家移民政策的激烈复杂的矛盾冲突中,形形色色的人物纷纷登台亮相。寻衅滋事,打架斗殴,集体上访事件时有发生;各种各样的奇闻轶事不绝于耳。有的我为之感动、有的为之愤慨、有的为之震惊。这就是我之所以产生要写这样一部反映这一历史特定时期社会现象的长篇小说的初衷。
  二OO一年我曾拉出一个四、五万字的中篇,拟名《黄河人家》。交给我的几位文友传阅,他们都提出了一些中肯的意见,使我获益匪浅。特别是我省著名剧作家、诗人文超万先生仔细地审阅后,更是谈了很多看法,直言不讳地指出其不足与缺憾,鼓励我在此基础上重新写,并对其中很多人物和章节帮助作了策划。这就有了后来的这个长篇《梨花渡》。原地区文化局、文联老领导,国家一级作家张旭林先生也从运城打来电话,热情地给予鼓励与指导。垣曲县原政协主席、书法家安思和先生欣然为本书封面题签。我的老同事靳天文先生对本书从头至尾进行了认真地校勘。在本书即将付梓之机,我对曾经关心支持和为本书付出心血的同志表示由衷地谢忱。
  
   作者
  
   二OO五年三月二十八日
  
原创[文.浮 世]  林友收藏  

  
【点击回复或查看回帖】

传统或网络媒体转载请与作者联系,并注明转自【胡杨林】及作者名,否则即为侵权。

Copyright © 2008 MY510.COM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