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杨林社区-海魂-个人文章

改变英语不如维护汉字

海魂
2007-01-31 10:19   收藏:0 回复:5 点击:3765

    改变英语不如维护汉字
  根据全球语言监督机构的最新报告,英语正经历从未有过的变革,受到全球化大环境下中国式英语的强烈冲击,已成为世界混合语。比如,逐字翻译的中式英语“很久不见”(long time no see),还有从广东话的“饮茶”直译过来的drinktea等,都成为标准的英语词组。当然也有些中式英语让人感到一头雾水,结果产生令人误解的误译,改变了国际英语的味道。不过也有专家认为,这种中国趋势正在改变人们对英语的认知,使人们的思维方式更加色彩斑斓,因为用中文思考问题的确与众不同。(2007年1月18日《南方日报》)读了这新闻,开始感觉很过瘾,不管你英语影响力多大,还是被汉语异化。兴奋之余,不禁也感到悲哀,我们改变人家的是词组、语法,而人家改变我们的,不仅是词组、语法,还有文字。
  按道理,汉字是我们的官方文字,那么,在官方文件、正规报刊和地名、人名、机构名称应该全文使用汉字,但是,我们往往发现不少英文字母参杂其中,其中还有不少是专用名词,譬如“WTO、CEO、WC、UFO、GDP”等,不少读者是不懂的。纯洁的文字体现了一个民族的纯洁,我们可以接受外来词汇和语法,但千万不能随意地把外来文字强加于我们的汉字之中,否则,我们的文字及文化就受到了不可估量的损害。几年前不是有个新生儿要取名陈A么,是户籍民警不同意,要不,你叫陈A、我叫CEO、他叫W张T李O桃,这样下去,我们的文字不是很乱套了?很容易引起文字的混乱,使读者不知所云,破坏了汉字的严谨和完美。不允许姓名用英文字母,可允许企业名称用,如TCL,这又是不公平的。所以必须尽快立法对汉字的使用予以严格要求。
  至于引用外文时是否可以原文照抄呢?我认为也不行,我们是汉字文书,要全文使用汉字,对引用外来文句,在正文中必定翻译成汉字,然后在注释里可引用外文,像艾滋病等。我相信,英国、美国、法国、德国等国家的正式文书,是不会插入汉字的。因为阅读习惯不同,一旦有外来文字在文中,我们很难知道是什么意思,影响了阅读和思维。有的报刊在介绍外国人士时,熟悉的就用汉字,不熟悉的作者懒着去翻译,照抄原文,写了一大串英文字母,害得读者不知怎么读,也不知是什么意思。
  当然,某些约定俗成被所有人所接受的数字0123456789和作为排列顺序的ABCDEFGHIJKLMNOPQRSTUVWSYZ可以使用。其他外文词组一律不得在正式文书中出现。
  别以为我这样要求是心胸狭窄,而是关系到民族的尊严和民族团结的关键关头。外国人对本国的语言、文字是很重视的,大家熟悉的事件是在某次国际会议上,法国总统希拉克听到他的部长用英语发言,马上愤而离场。这不是希拉克不懂礼节,而是他在维护法国的语言。当然,我们汉语是在吸收外来语言中壮大的,但是,汉字是无法用其他文字取代的。精彩绝伦的汉字是中华民族之魂,注定我们的民族一定团结在方块字的周围。
  秦始皇统一中国,最大的贡献是接受李斯的意见“一法度衡石丈尺,车同轨,书同文字”,统一货币,统一度量衡,统一国道,统一文字。统一了文字,使中华民族增强了凝聚力。历经千百年的发展,汉字不仅仅是汉民族的文字,而是整个中华民族的文字,包括与中华民族有血乳交融的越南、柬埔寨、老挝、日本和朝鲜南韩等国。我们从世界各地使用拼音文字的国家看出,只要是拼音文字,就会有与官方文字不同的地方方言文字,像前苏联和东欧,只要有一个国家独立,就有其自己的官方文字,国家中的国家再独立,又有新的官方文字,为什么,是因为拼音文字拼写方言成为新文字。就说我们汉语言地方,如果取消汉字改用拼音文字,各方言区各自弄个方言文字,外地人就看不懂了。所以说,中华民族为什么越来越壮大,这与汉字音异义同的功效不无关系,是方块字奠定了华夏民族大团结的基础。
  
原创[文.浮生杂记]  林友收藏  

  
【点击回复或查看回帖】

传统或网络媒体转载请与作者联系,并注明转自【胡杨林】及作者名,否则即为侵权。

Copyright © 2008 MY510.COM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