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杨林社区-chiw-个人文章】
穿紫花布衣的陌生人
□ chiw
2006-12-09 04:12
收藏:0
回复:1
点击:4760
在小鬼子快要投降的那段日子里,天上每天有重庆国民党方面的飞机,乡下有各式各样的游击队,还听说八路军、即大伙通常所说的“老撇”也在运河西不远的地方。社会秩序很乱,人心慌慌。特别是,由于敌伪的宣传,说八路军、***,共产共妻,生的青面獠牙,身穿紫花布衣服,甚是令人不寒而栗。所谓紫花布,最初是指用一种淡土红色的棉花织的布,叫做紫花布,其实并不是说上面有什么花。但这种棉花很名贵,不多见。以后,便把大致有相同颜色的布也叫做了紫花布。就是指乡下妇女手工织的一种白色的土棉布,用高梁壳子煮过,染成淡淡的土红色,也叫了紫花布。因为,敌伪统治时期,连颜料都没处买,所以就想出了这个土办法。不过,因为敌伪的宣传,说是八路军才穿这种布做的衣服,因此人们都不敢穿,看到穿这种紫花布衣服的人,也害怕。
一天,我们小学正在上课,忽然来了一个十六七岁的陌生孩子,正好身穿一件紫花布上衣,于是引起了一阵恐慌。老师们多半都在上课,办公室里只剩下两个老师闲着没事。一个是教日语的李老师,一个是教体育的刘老师。那李老师,原本是当地的一个土财主,大高个子,有点弓腰驼背,人们都叫他李弓腰,人好说低级话,满嘴的胡言乱语。那个教体育的,原本是镇上卖热馒头的,不知通过什么关系来小学教起了体育。其实他什么也不会,上课就会立正、稍息,然后领着大伙跑步。人胖乎乎的,红脸蛋,一看还更像是个卖热馒头的,而不像个教体育的老师。因人又笨又憨,人们都管他叫刘老憨。
今天学校突然来了个穿紫花布衣服的陌生人,这事自然非同小可。办公室这两个老师,也不敢怠慢,忙走出来接待。先是让进办公室,接着便是端茶倒水,问是从哪里来。那小孩子似乎不屑一顾,随意向西边努了努嘴,说了一声:
“河西那边的。”
河西那边正是八路军所在的方向,显然更没疑问了,肯定是八路军方面的人。于是两个老师更是倍加陪小心。用完茶,接着一前一后陪着这个陌生人到院子里各处转转,顺便也参观一下各教室。当来到我们正上课的教室门前的时候,李弓腰老师,暗地里把大拇指和食指撇开,做了个八字的暗号,意思是,这位就是“老撇”。我们小学生,也随即偷眼看去,看看是不是真的青面獠牙,像小鬼子宣传的那样。一看,也不是呀,和我们人长的一模一样。心里疑惑不知道是怎么回事。
参观完了,看看已近中午,该吃中饭了。这能怠慢吗?当然不能。还是李弓腰果断,吩咐刘老憨到镇上安排两菜一汤,再称上二斤热馒头,火速送来。这下,刘老憨家有生意做了,自然也高兴。可是这钱从哪儿出呀?他表示了为难情绪。还是李弓腰不含糊,顺手掏出一卷票子,甩在老憨跟前,嘴里不耐烦地嘟囔着,
“这都是啥时候了,还来这个,真够水平!”
老憨讪讪地自愧不如,拿起票子飞跑而去。不要忘了,老憨别的不行,可跑步还是有两下子的。只见他一展眼工夫,就让店小二端来了香喷喷的汤菜和热气腾腾的大馒头。
那陌生人瞪大了眼睛,直勾勾地盯着那份诱人的饭菜,他显然有些等不得了,只见他猛窜了过去,如饿虎扑食,三下五除二,如风卷残云般,展眼吃了个精光。
饭也吃了,学校也参观了,下一步自然是该打道回府了。于是,两个殷勤的老师,又小心地送走了这位不速之客,一切很完满,于是皆大欢喜。可是,接下来的消息让人心疼了,那陌生人,原来竟是个闲来镇上串亲戚的啥也不是的小孩子,根本不是什么“老撇”!小心白陪了,钱也白花了,哈,真有意思!
作者签名: 教书先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