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杨林社区-美丽愿望树-个人文章】
美丽愿望树4岁了
□ 美丽愿望树
2006-12-04 13:15
收藏:1
回复:13
点击:4965
可能大家还不知道,“美丽愿望树”今天已经4岁了。是的,从2002年12月2日直到今天,她陪我走过整整有4年的时间了。在这4年里,她陪伴着我经历了人生的大起大落,也让我随着她几次成为媒体所关注的焦点。总之,在她的陪伴下,我个人逐渐变得成熟起来,写作水平也得到了提高。几年来“美丽愿望树”带给我接连不断的好运,让我的人生出现了一次次的转折。“美丽愿望树”所赋予给我的并不是一般的网名所代替的符号,而是一种希冀,一种力量,是她鼓励着我不断地拼搏,不断地前进,如果没有她,我也许不会走到今天。
记得第一次在网上投稿时,我的网名并不叫“美丽愿望树”,而是用另一个网名“慧眼识珠”在《榕树下》投稿。那时我的文学写作才刚刚起步,写出来的文章非常稚嫩,加之榕树下的管理特别严格,我一共在那里发表两篇文章,之后就屡投不重了。
为此,我还被父亲说哭一顿,那时我们家是拔号上网,网速非常慢,费用也很高。再加上我的双手不灵活,只能用左手食指这唯一的一根比较灵活的手指敲击键盘,一分钟只能打十几个字,对网上的操作又不怎么熟悉,发出去一个帖子几乎用去一个小时的时间,由于上网时间过长外面的电话打不进来,也花了大量的网费。父亲知道后,就狠狠地批评我一顿,说:“为什么不做好一切准备再拨号上网,把帖子发出去之后,马上就下网?”我觉得自己很委屈,因为父亲根本不知道,有的发帖步骤是在脱机时无法完成的,才会长时间的上网。这两篇小文就是在我与父亲发生矛盾时被网络采用的。
后来,我的姑姑给我介绍一个人气很旺的文学论坛天涯文苑,还教给了我怎么注册网名,如何上网发帖。2002年12月2日那一天,在姑姑的帮助下,我以“美丽愿望树”在这里注册。那一天,也是“美丽愿望树”的诞生之日。之所以起这一网名,是因为我的第一篇散文就叫《美丽的愿望树》,同时,我也希望自己的愿望能像小树一样茁壮成长,直到长成参天大树。
是天涯文苑这片肥沃的土地孕育出我这棵美丽愿望树,是“美丽愿望树”让我得到了一次又一次的收获。
天涯文苑里的夏影,雁过也,秦汉唐宋,木岚、朴素等几位版主都非常善良,非常热心,知道我的真实情况后,他们就像一位位辛勤的园丁,为我剪枝修叶,决不允许我有枝叶旁逸斜出,在他们指导下,我知道了应该写什么以及怎样写。在我的每一篇习作的后面都有他们如老师批改学生的作文一样详细的批注。在他们的栽培下,我每写出一篇小文都为这棵“美丽愿望树”的枝干上增添了一片翠绿的叶子。
看到我这么热爱网络,对写作又是那么的执着,父亲也非常后悔当时为什么不分青红皀白地批评我。为了弥补他的愧疚,他还为我申请了宽带网。这回我可以无限时地在网上遨游了。可以说,是宽带网给“美丽愿望树”施了一次肥,让她生长得更加茁壮了。
2003年年底,在版主雁过也的推荐下,我的散文《美丽的愿望树》在广州军区《战士文艺》杂志上刊登了,并为我取得了100元钱的稿费。至今我还对得到稿件录取通知书那天的情景历历在目,仿佛那一切都发生在昨天一样。
那是2003年11月3日的下午3点多,我正在网上学习,突然听到有人敲门。妈妈打开门一看,原来是邮递员。他拿着汇款单,让妈妈去邮局取钱,说是有人给我汇款,还有两本杂志等着我去取。这些话把我说得云里雾里,让我一时不明就里。我很奇怪,怎么还会有人给我汇款寄杂志呢?因为以前我从来没有跟别人通过信。直到妈妈把信件取来后,我才想起几个月以前雁过也姐在网上告诉我她把我的一篇散文推荐到一本杂志上了。由于我学习认真,我竟把它抛到脑后了。没想到,这么快,就邮到了我的手里。当我捧着刊登有我文章的样报和那笔100元钱的稿费时,兴奋之情立刻就沸腾了,我激动得流下了眼泪,我觉得它们非常沉重,仿佛我的整个生命都倾注到这上了;端详着杂志上的“于明”两字,以前无数个在电脑前写作的情景都浮现在我的眼前。这情景虽然辛苦,却充满了幻想与憧憬,让我对自己的未来充满了美好的希望。那时我觉得,与我的文章得到认可相比,以前所付出的辛苦如鸿毛一样,不值一提,即使付出的再多,也是值得的。这笔稿费无疑像给我注射了一针兴奋剂一样,让学习写作的欲望在我体内里就像冲开闸门的洪水,一泻千里,不可遏制。
《美丽的愿望树》这篇被刊登的小文也开启我人生的又一扇大门。它让社会各界了解了我刻苦学习的经历。2003年底全国的各大媒体纷纷前来采访我的事迹。一时间,“美丽愿望树”成为了人们所关注的焦点。面对着络绎不绝来势汹涌的记者,承受着闪光灯的照射,我更清楚地明白我依然是我,“美丽愿望树”并不是什么深不可测的作家或被人追捧的偶像明星,我只不过是一个还没有涉入文坛的无名小卒,以后的日子还长着呢,要学的东西不还有很多。一石激起千层浪,自从我的事迹被各大媒体报导后,在社会上引起了很大的反响,大量的读者来信像鹅毛大雪般向我飘来,这其中有作家,有诗人,有比我小的弟弟妹妹,也有和我同病相怜的残疾朋友……他们有的指点我怎样写作,有的和我切磋写作技巧,有的让我指点迷津……读着这样的信件,我仿佛看到那一张张陌生而又亲切的脸, 也感觉到了那一颗颗跳动而又火热的心,他们用真诚的友谊将我紧紧的包围,涤荡了我的身心寂寞。
在这大量的来信中,还有主动请缨给我治病的医生。如果不是河南郑州的网友刘金湫在网上的与我交流,我不会重新燃起治病的希望,如果不是北京宣武医院为我免费做手术,我的人生不会出现转折。
2004年6月份,我到北京宣武医院接受了李永杰教授的免费治疗,“美丽愿望树”也迎来了她舒枝展叶的日子。在住院的期间,一份份感动濡湿了我的双眼,一颗颗爱心温暖着我那颗远在异乡而孤独的心:宣武医院功能神经外科不仅为我减免了手术费用,这个科室的全体医护人员还为我捐了2000元的款,每个医护人员对我无微不至的呵护更是让我感到了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的温暖,还有那素不相识的北京市民对我们各种各样的帮助……这一切的一切,都让我铭记在心,无法忘怀,还让我深刻地体会到了人间真情,使我悟出了一个道理:无论你的身体条件如何,家庭经济如何,也不管你地位高低,只要你对自己充满信心,付出一定的精力学习一技之长,无论成功与否,你都能赢得他人对你的尊重,获得社会各界人士对你的支持与帮助。这是个注重人材与知识的时代,也是个充满爱心的社会,人们愿意把自己的爱心献给那些人生积极向上却与自己素昧平生而又需要帮助的人们。那时我就想我一定要把自己的感受告诉给大家,让广大的残疾朋友从自卑阴影里走出来,让我们都能奋力拼搏、自强不息起来,让那些瞧不起残疾朋友的人们对我们刮目相看。
出院回家后我的生活变得更加忙碌了,我不仅要继续学习文学写作,还要进行身体的康复训练,更要利用网络聊天与那些残疾朋友交流,让他们也通过学习和康复训练来改变自己的命运。只有这样,我才能对得起那些帮助过我的朋友们。通过网络和书信的交往,我为一些残疾朋友解除了生活中的苦恼,也辅导一些残疾朋友功课,让我最值得骄傲的是,通过QQ聊天,我解开了一个处在绝望中的大姐的心结,让她懂得了美好的人生,看到了人间真情, 续写了她那充满活力的年轻时代……这实现了我的人生价值,也让“美丽愿望树”长得更加枝繁叶茂,更加挺拔秀丽,成为茂密的森林中出众的一棵。
今天,2006年12月2日,“美丽愿望树”迎来了她4岁的生日,我已闻到了她枝干上的树叶所散发出的清香。瞧,那根枝干正在孕育着一个含苞欲放的花骨朵,我相信,只要我用心血浇灌她,在不久的将来,她一定会开出绚丽芬芳的鲜花,收获硕果累累的希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