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杨林社区-金菱子-个人文章

祭奠.垫基--母亲的追忆

金菱子
2006-11-28 09:06   收藏:1 回复:3 点击:2897

    母亲仅仅度过了69个春秋,离开我们已整整三年了。
   母亲出生在甘肃一个贫穷的小山村,16岁结婚,生下我们姐弟四人,尽管过着贫穷的日子,但她仍为人宽容,待人善良。每当得知邻居家的妇女怀孕、生子,她都会把家里省下来的可口饭菜送到家里,递到嘴边;看到修鞋老头的孩子大冬天仍穿单衣,冻得直流清鼻涕,母亲就急忙回家,尽管给我们制作的棉衣棉裤也舍得拿出来,还要亲自给孩子穿上。就是在路上遇到讨饭的,她都会领回家,管了吃喝,还要找几件衣服塞到人家的怀里。母亲临终前一再叮嘱,不要把她生前的衣物烧了,应该送给贫困地区最需要的人。
  小弟出生正赶上大跃进,因工作太忙,母亲就把两个弟弟送到了农村姥姥家,在小弟三岁半的时候,由于误诊,造成小弟成为再也听不到外界声音的聋哑人。为了让小弟长大后能够自立,母亲毅然把小弟送到了离家千里之外的聋哑学校。由于常年家里外头的操劳,母亲患上了心脏病,且晕车特别历害,可小弟上学整整八年,每年接送四次,都是母亲亲自接送,每接送一次,母亲的心脏病就犯一次,有两次严重的进了医院抢救室。为了让小弟成为一个有文化的残疾人,这八年母亲不惜用自己的生命为代价。多亏了母亲,小弟才能从容就业,成为可以自食其力的人。
   母亲年龄大了,需要我们照顾的时候,我们也都已成家且有了孩子,正是工作最忙,负担最重的时候。母亲为了不让我们分心,身体不舒服或有病了能挺就挺,从来都是瞒着我们。每到周末的时候,我们回家总能吃到母亲做的饭菜,看到的总是母亲开心的笑容。后来,母亲身体一天不如一天了,我们为了少让母亲受累,就尽量不在家吃饭,我们以为这样做是体谅母亲,可是在母亲病重时,母亲告诉我们,让她最开心的就是我们回家吃饭。每次想起这件事,我就非常后悔,母亲在世时,我们回家太少,陪伴母亲太少。
   69个春秋,母亲留给我们的是慈心为人善济世的品质,和为我们赢得当今幸福的“垫基”精神。母亲已经永远的离开了我们,但是,母亲的无私,母亲的善良,母亲的宽容,让我们永远难以忘怀。母亲是一个平凡的人,但在我们心里,母亲是伟大的。
  
  
  
原创[文.浮 世]  林友收藏  

  
【点击回复或查看回帖】

传统或网络媒体转载请与作者联系,并注明转自【胡杨林】及作者名,否则即为侵权。

Copyright © 2008 MY510.COM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