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杨林社区-yejuan-个人文章

“饭局文化”不是一种文化

yejuan
2006-11-01 10:43   收藏:0 回复:0 点击:4236

    何时起,饭局泛滥成灾。凡社交,不论是公交私交还是公私兼交,或是什么交也不交只是因为无聊而乱交,都是交必设饭局,似乎不设饭局就不像个样,甚至什么事也做不了。老同学偶遇,重温旧梦没有个饭局就不能回忆起过去美好的时光;给孩子转个学,要办两个饭局,一个是请要转出去的学校的领导和老师,一个是请要转进去的学校的老师和领导;到兄弟单位学习取经,凳子还没坐热,主人就张罗着饭局,座谈会上是坐而不谈或假谈,专等到了饭桌上才边吃边喝边真正地谈。于是有人说,饭局已经成了中国文化的一部分,它是可以独立的,就叫饭局文化。
  
  我在最新版本的金山词霸2006里没有找到“饭局”一词,我觉得有些遗憾。中国最有代表性的年年更新的数字词典尚且没有收入“饭局”一词,传统的纸质词典就别指望也会出现这个词了。但是“饭局”一词无可否认的是一个流行关键词,报刊杂志上、网络上“饭局”一词出现的比率都非常之高,我所用的五笔输入法就能直接输入“饭局”一词——我发誓,绝对不是我手工造词造进去的,我一安装它它就有这个词的。现实就是现实,词典不收录也无法改变“饭局”一词的分量,而“饭局”一词所携带的信息正印证了本文开头所描述的事实:饭局已经是社交活动的一个重要手段,没有饭局什么事也办不成或者非常难办。
  
  但饭局不应该具备文化的特征,把饭局说成文化多少有些牵强附会,充其量“饭局”只是食文化和交际文化的一种非主流的实现手段,连食文化和交际文化中的分支文化都谈不上。流行是现行文化的一种特征,但不是所有流行的东西都可称为文化,比如“超女”、“超男”、“抄女”、“抄男”来势凶猛,却只是一种人为打造的现象,当前,“超X文化”、“抄X文化”的提法尚未被认同,同样的,“饭局”一词虽然频繁出现,现实中饭局也很流行,却与“超X”、“抄X”一样同等命运,没有足够的资质挤入“文化”之列。
  
  从抽象角度理解,“文化”是一种精神领域的东西,它从大量的社象现实中抽象出来,成为一种取之不尽用之不完的精神财富。文化依托于现实而存在,它一旦形成可以与现实剥离,同时文化不是有质感的东西,文化是某种有共性的现行的或曾经的社会现象的魂魄。感受文化是人们实践文化的一种方式,人们在文化实践中可能令躯体参与其中,但肢体并非文化的实践主体,人们的精神世界才是真正地主宰着文化的实践活动。身心的投入说明文化实践的境界之高,却唯有心灵的体验真正贯穿于文化之中。文化只有灵魂能够与之交流,肢体的参与只因为肢体是灵魂的载体。
  
  功利性十足的“饭局”现象显然不能抽象出如此精深博大的精神财富,它的流行与被人们所接受的现实其实与人类个体的自慰现象在本质上没有任何区别:满足某种需要而为之。把一种陋习称为文化,我们的脸皮也真够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