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杨林社区-linqin-个人文章

中国的历史包含什么?

linqin
2003-01-06 14:15   收藏:0 回复:5 点击:4789

    前几天看《英雄》,看完后突然想到了一个问题,为什么中国最有实力的导演和演员都喜欢拍秦国的历史,而且每部作品的定位都不同,对秦王的理解也都不同。仔细想来才发觉中国以后的历史几乎没有可拍的东西,尤其是从唐朝以后到鸦片战争的历史,最多就是在某一个阶段出现一场战争,一两个优秀的皇帝,一两个有些影响的臣子。但秦国的历史是很丰富的。这个问题让我想起不久前看《秦始皇》的时候跟人讨论过的一个问题:为什么从三国以后谋士这个概念开始淡化了,历史上再也看不到象苏秦、张仪、管仲、张良、诸葛亮等等这些靠智慧影响历史的人了。
  其实两个问题在我看来是一样的,儒家的东西让中国的历史趋同,所以以后的差异性减弱,儒家的思想让人们的思考方式趋同,所以靠用大脑思考有用的东西的人少了。没有这些差异性中国自然不会有什么大的进步,自然也就没有什么好的题材。从汉朝的董仲书开始独尊儒术,到宋朝的朱熹把这个东西强化,中国便没有什么新的东西出来了。现在想象儒家的中庸太可怕了,蒙古人进来可以被同化,而丧失差异性,满族人进来同样可以被同化。
  以前经常说中国历史上只有科技而没有科学,中国人懂得勾三股四玄五,但不懂得其他直角三角形三个边的关系,所以没有理论的东西。所以中国的勾股定理不算一个定理,而只能算一个特例。其实这些影响很大程度上也源于对儒家的推崇,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的消亡,中国人在对科学的理解上也随之消亡。
  其实生在一个有传统的国家是很可悲的,传统文化的价值无法量化,推崇的多了就成了包袱,不推崇又觉得可惜,看看有悠久历史的国家竟没有一个算得上发达的,写到这里便不会写什么结论出来了,一部电影所引发的东西不过是一种杂感,而看历史则会有很多收获:看历史能让聪明的人越来越聪明,愚蠢的人越来越愚蠢。原本就属于后面那一类,所以也就不敢对这些东西看得太多,想得太多。

作者签名:
merman

  林友收藏  

  
【点击回复或查看回帖】

传统或网络媒体转载请与作者联系,并注明转自【胡杨林】及作者名,否则即为侵权。

Copyright © 2008 MY510.COM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