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杨林社区-摆渡者-个人文章

厚黑大腕颁奖典礼[转载]

摆渡者
2006-10-18 14:18   收藏:0 回复:1 点击:4373

    说中国历史上哪个地场最热闹也最具经典故事,以鄙人之陋见,当非官场莫属。几千年来的中国历史就像是一部官场史。期间所上演的起义也好,兵变也好,党争也好,叛乱也好,说白了都不过是两个当官的或想当官的人相互之间的斗争。
   在这场延绵千年的争斗中曾经前仆后继的涌现出了一批又一批的先进模范人物,他们拼搏进取,劳苦功高,堪称中国厚黑界的顶尖人物。但是他们一直遭到一些文人骚客无聊的谩骂、讽刺和谴责,实在是令人痛心!为了正其名,彰其功,树其威,鄙人特在次文中将本该属于这些厚黑典范们的荣誉一一地授予他们。
   一:最佳奉献奖
   此奖授予春秋的易牙先生。易牙先生有一次听到他的领导齐桓公说:“我吃过各种山珍海味,只是没吃过人肉。”就立即回家杀了自己3岁的儿子,烹制成人肉大羹,献给齐桓公,并且献媚到:“忠臣为饱国君口福,特献爱子人肉,敬请品尝。”齐桓公感动的当时直冒鼻涕泡,认为易牙绝对是个又红又专的好同志,并迅速提拔他为国务大臣。
   易牙先生能够想领导之所想,急领导之所急。在领导最需要的时候,敢于大义烹亲,比后来光在嘴皮子上耍烹亲游戏的老流氓刘邦先生可要王八蛋得多。至于个别好些将自家老婆亲手送到领导创床上的人和他老人家比起来,简直就不值得我们一“耻”了。
   二:最佳敬业奖
   此奖授予春秋的吴起先生。当年,鲁国和齐国相互闹矛盾的时候,吴起先生为了避免鲁国国君的怀疑,破坏了良好的军臣关系,扰乱了纲常,就挥刃杀掉了自己身为齐国人的太太,以表白自己和齐国没有任何关系,象鲁国国君表达了誓死为国的赤胆忠心,令国君感慨万千。
   三:最佳创造奖
   此奖授予秦朝的赵高先生。秦始皇死后,实权“顺理成章”地归到了赵高先生手里。为了统一思想,检验各级领导是不是和自己保持高度一致,赵高先生硬是在光天化日、众目睽睽之下将一匹实实在在的马说成了“实实在在”的鹿,既检验了自己的威信,又统一了思想认识,纯洁了干部队伍。
   我们籍此相信,即便赵高先生不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空口说瞎话的人,也应当算是第一个当着至尊皇上的面说瞎话且非常成功的人,比那两个给皇帝做新衣的家伙有魄力的多。他不仅为现代广告学奠定了坚定的理论基础,也为现代注水学、表态学和流氓意识理论提供了实践的榜样,其作用不可低估。
   四:最佳果断奖
   为官最忌优柔寡断,所谓当断不断,必有后患。鄙人就官场史斟酌了一番,发现此奖非三国的曹操先生莫属。
   当年,曹操先生刺杀董卓不成而逃。在逃亡的路上,夜宿其父故人吕伯奢加重,因听到堂后有磨刀之声,疑其图己,就将吕家八人全部杀死,杀人后方才晓得吕家磨刀只为了杀猪款待自己。不得已只好逃走,偏偏途中又与沽酒而归的吕伯奢相遇,曹操先生为了讨伐董卓大计,避免不必要的诉讼和仇杀,干脆连吕伯奢也杀了,并在其尸首前发表了他那千古不朽的名言:宁叫我负天下人,休叫天下人负我!曹操先生的这句话,不仅为他卓越非凡的流氓性做了最好的注解,同时也为中国官场提供了魅力无穷的门帘。
   五:最佳稳定奖
   此奖授予蜀后主刘禅先生。魏灭蜀汉之后,刘禅先生走下蜀汉最高领导岗位,但他没有闹情绪,闹上访,像老黄忠那样闭门不出耍派头,而是心平气和地接受了失败的现实,听凭组织安排,以“乐不思蜀”的坦阔心胸,为魏国的稳定和随后的中国统一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其甘为阶下奴才的牺牲精神令人感慨千古。
   六:最佳作秀奖
   所谓政治,很大程度上就是作秀的艺术。所以一个不会做秀的人,就不可能成为卓越的政治高手荣获此奖的北宋鼻祖赵匡胤先生就有着非凡的表现。
   当年,受到后周皇帝特别照顾的赵匡胤先生相当皇帝,但他做人厚道,想到周朝对自己不错,不好意思直接篡位,就长吁短叹的暗示自己的铁哥们石守信、高怀德几个为他如何体面地当上国家一把手想辙。石守信等人虽然办事粗鲁,但办事还真行,立即捏造了一个契丹入境边境需要讨伐的理由,将足够多的军队带到一个叫“陈桥”的地方,煞有介事的高了个兵变。但等到兵变将士们要推他当天子的时候,赵匡胤先生“愧”上心头,死活不肯答应,一把鼻涕一把泪地哭着喊着说那样对不起周世宗,直到石守信等待人将早已准备好的龙袍给他穿上,他才“被迫”当了皇帝。
   七:最佳决策奖
   此奖授予清朝的慈禧女士。当年,中国正遭受列强们的侵占和疯狂掠夺,她老人家没有被这一点点不涉及国家根本利益的损失迷惑了双眼,而是以高超的政治判断力非常准确地洞悉出国内反动势力存在的危害。所以,在这如何对外与对内的决策问题上,他立场坚定地提出“攘外必先安内”的英明决策,不仅消灭了叛匪,稳定了江山社稷,还为洞开国门、搞跨经济、搞砸军事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除去上述各位典型外,历史上还有不少类似的优秀人物值得大书特书,但因篇幅问题,鄙人在此就不一一提及了,有心的看客可以沿着本文的路数,到各种正史、野史、史实随笔里去探索和学习,想必会大有所悟的。

作者签名:
长个包子样,就别怕狗跟着!

转载  林友收藏  

  
【点击回复或查看回帖】

传统或网络媒体转载请与作者联系,并注明转自【胡杨林】及作者名,否则即为侵权。

Copyright © 2008 MY510.COM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