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杨林社区-yejuan-个人文章】
执迷不悔
□ yejuan
2006-10-11 08:01
收藏:0
回复:1
点击:4666
佛教对生死的解析是:灵魂不灭。人死后不是赤条条去,而是带着今生所造的善恶业而去。极善之人,去的是西方极乐世界,永远摆脱了生死轮回,生老病死之苦。无此大善者,以后投身于人胎或生畜。今生的一切果皆有因而生,所有的缘份,都是前世之因,缘分尽了不应强求,那是前世情债的了却。大祸当头不应埋怨,那是前世造孽的清算,人该做善事积功德,放弃所有的执着。因为美好的东西是不可能长久的。人的痛苦皆因太执着于自我。“无我”就可以避免那些功名利以及感情失去时的痛苦。人总是被表象所惑,而眼见的却非为实“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美女固然迷人,但一者美女易老,几十年后美女会变得枯木那样惨不忍睹,二者人生无常,生命脆弱。美女死了也不是一样发臭发烂?因为美好总是短暂,所以人生本来就是一场苦役,因为摆脱不了死亡的降临,造孽的清算,所以人生该淡泊。
哲学对生命的解释大多是虚无主义悲观主义。哲学家叔本华,尼采都孤独一生。尼采的最后十几年是疯了的,而叔本华对人生是看法是:生命无幸福无言。人的欲望无止境,人永远在向上的追求中,而追求的过程是痛苦的,而一旦人达到了自己想要的,梦想成真的以后,人必定要走下坡路,而其过程又必将痛苦。(也和佛教异曲同工)认为好景不可能久长。
现在台湾盛行独身,一辈子不结婚,或结婚后不要小孩,导致台湾人口老龄化。人都讲究自身价值的实现和追求更高的生活品质。那么执子之手与子皆老的美好爱情,将被新新人类所淘汰,为了保持生活质量,他们宁可养宠物而不养什么爱情结晶。没有了亲情和爱情的物质文明能有什么幸福可言?
人的幸福在哪里。如果真象佛教徒一样做到“无我”的话。那么人生必定是一场漫长的有期徒刑(佛教反对自杀,痛苦着还没有自杀的权利),即便这样好不容易熬到了最高境界----亡后去了西方的极乐世界,因为那里都是同性,所以无爱情。因为超越了生死轮回,所以可以长生不老。但是,这样既使花容月貌也无人怜爱,这样的长生不死比死还可怕。
人生可恋,在于春花秋月下的软语呢喃;人生可爱,在于悲欢离合时的难分难舍。人生可喜,是背起行囊时的叮咛牵挂;人生可乐,在于两鬓霜雪时夕阳下的一对背影。
大彻大悟的多作茧自缚,多思多想的多非疯则狂,我母亲因为信佛,说我没有悟性。是的,如果可以,我都不愿意死后去极乐世界,因为那里没有我的爱人。我愿做糊里糊涂的笨笨,我执者于红尘中的爱与被爱--------执迷不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