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杨林社区-借借-个人文章

学问乱弹

借借
2006-09-18 02:43   收藏:3 回复:3 点击:3985

    圣贤常著书立说曰:惟大学问者,治国,安邦,平天下。而现代人则念着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经。学问,看起来被高高供奉在神台上,俯瞰神台下做学问的一众人等,有多少真正治得了国,安得了邦,平了天下呢。汉唐宋明清,开国的皇帝哪一位是货真价实的做学问者。书读得最多的赵匡胤,靠的也还是一点运气再加一点愚民的手段,终于黄袍加身,得了天下。刘邦更是一地道的农民,谁知道他哪天脑袋开了壳,对着黄土悟出造反才有出路的硬道理。反而是刘伯温,张良,韩信,这样的读书模范呼风唤雨了一把,但他们施展学问的前提是:作为工具而言。
  
  这样看来,学问似的乎就是一种工具。也的确如此,从旧时的科举制度到现在的高考以及各类认证考试,学问是第一敲门砖。先有学问前行,而后才可能作为。有这样的规则,关于学问的问题,就又牵扯出许许多多怪现象来:文凭热,度金热,动手能力低,纸上谈兵盛行等等。如同那个著名的笑话:口袋里插一支笔的是高中生,插两只的是大学生,插三支以上的,就是修钢笔的了。学问做得太滥,反而不成学问矣,倒更类一种工具。
  
  不得不承认,学问是衡量一个人智慧的标准。不说学问是衡量智商的标准,而说是衡量智慧的标准,盖因为一个人的智商是与生俱来的,是先天的;而智慧却是后天性的,是通过对学问的求知逐渐积累起来的学问的反馈。往往有大智慧的人,有大学问。老子,庄子,孔子,孟子,这些鸿学大儒哪一个不是读书过万卷或者韦编三绝。学问不是与生俱来的,依靠的是后天的努力与求索。
  
  学问没有阶级性,也没有属性。它是以最常见的姿态存在于自然界的。刻苦钻研的人获得学问的途径快些,懒惰懈怠的人就疏于学问之道了。父母教训孩子常常斥曰:没有学问,看你以后怎么生存。可见,做学问是一件多么重要的事,上升到生存之道上的学问更能彰显它的重要性与必要性了。
  
  这是个知识爆炸的时代,各种领域都需要学问来铺垫。科学上若没有学问做后盾,中国的原子弹不知道要延后多少年才成功。钱学森那一脑子的学问,带给我们国家的是巨大的一笔财富。而在旧时文人的身上,最能体现学问的似乎只是一些摆设:知识仅仅是一种格调,一种情趣,一种摆设,一杯茶,一件书法,或者一些风花雪月。以周作人与鲁迅为例,周作人读过的书可谓汗牛充栋,鲁迅就汗颜多了。学问的广博与否就体现在两个人的文章里。周作人的著述种类众多,且文笔裴然。鲁迅则单纯得多,几乎只写一种叫杂文的文体。而两个人在历史上的影响却是与他们的学问截然颠倒的:周作人当了汉奸,鲁迅是无声中国的呐喊者。学问,并不是衡量一个人道德好劣的标准。
  
  还有一个关于学问的融通问题。死读书,读死书,都是做学问的一种方式。但是,于学问的运用上产生的效果却大相径庭。清人梁章钜的《浪迹续谈》中有一则小故事:某官于衙署宴请宾客,有戏班演出。他的四个儿子年纪都很小,平时都被关在书房用功做学问。有热闹可瞧,自然一个个跃跃欲试了。某官乘机想考一下四子对学问的态度。便问:“试问读书好?还是看戏好?你们各自据实回答。”小儿子说:”看戏好。“当下被某官训斥一通,认为其不求上进。大儿子说:“自然是读书好。”某官一笑:“此乃老生常谈,谁不会说。”心里已认为大儿子读死书了。二儿子斟酌片刻,说:“书也须读,戏也须看。”某官皱眉,曰:“此调停只说,可见你平日读书不认真。”最后,三儿回答:“读书即是看戏,看戏即是读书。”某官大悦,他终于看到了真正做学问的人了。所以,做学问最高的境界是融会贯通,学为所用,而不是僵硬的套用,老老实实的承袭。
  
  书到用时方恨少,做一场融会贯通的学问吧,在生存与竞争的道路上,我们才能走得更远,更长久。
原创  林友收藏  

  
【点击回复或查看回帖】

传统或网络媒体转载请与作者联系,并注明转自【胡杨林】及作者名,否则即为侵权。

Copyright © 2008 MY510.COM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