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杨林社区-yejuan-个人文章

人是英雄钱是胆

yejuan
2006-09-13 14:26   收藏:0 回复:0 点击:4964

    分了几千元钱,和工作了十一年的国营企业彻底断绝了关系,经济市场化,人也市场化,自此,我便要在茫茫人海中寻找自己的身影,体现自我的价值,寻找自己的空间,真正凭自己的本事为一家老小挣个油盐酱醋钱。
   经过了几次碰壁之后,被一家小私企聘为管理人员,上了4天班,我发现,这里所谓的管理,只不过是看管生产的工人不要偷懒和磨洋工,说白了,就是一个监工。我实在没有能力以一个生产上的门外汉让他们这些精通生产而又想少干活多拿钱的人高效和不间断地为老板出活(老板要求工人把企业当作自己的家,却又不把工人当作家里的人,而且这里的环境也极不适合我,第一次打工就这样夭折了。
   好在我读了几天书,又有一张较为能说会道的嘴,一个月后,我幸运地被一家较大的私企聘为文案,时常跟着老总小车进,小车出,俨然白领人物,虽然辛苦,但我努力地工作,不仅为了自己的前程,更为了一家老小解决温饱。几个月后,我接到了一个半生中最让我激动的电话:下岗后,我曾参加当地电视台一个频道的文字编辑考试,在80多人的竞争中,我只考了16名,关系不深,路子不广,只好另寻他路。当初搅尽了脑汁都没办成的事,现在却找上门来,激动得我一夜没睡着觉。第二天,我忐忑不安地来到频道,才知事情的原为。频道新办了一个栏目,原先招聘的几人,有的被台里要了去,有的因各种原因离开了。他们从应聘表和试卷中发现我的文笔及经历还可以,当一名文字编辑是我梦寐以求的理想,我毫不犹豫地辞掉了文案工作。
   我全身地投入到采编工作中,虚心学习新闻语言、表现要点和制作技术,和所在栏目主编一起策划、构思、寻找题材。每当一期节目出来,我都要坐在电视机前,认真看上几遍(一期节目播放一个星期),感受其中的快乐,寻找其中的不足。一个月后,频道认可了我的表现,决定聘我为文字编辑。当我的名字以采编的名义出现在电视屏幕上时,我真的激动和自豪。我为自己有了一份体面的工作而骄傲,但薪水不是很理想。这时我又接到了一个让我半生中最难选择的电话:我的一个朋友在一家私企当经理,企业因发展需要扩大规模,想找一个品德较好,又有一定能力的人来负责办公室工作。他向老总极力推荐了我,并答应给我理想中的薪水。当许多大学生在为求职而奔波时,我一个三十多岁的下岗工人却有两个都不错的机会,让我倍感荣幸。但也确实让我难以决择,一边是我热爱的事业,一边是我理想的价位,任何一方都难以割舍。可鱼和熊掌不可兼得,我必须作出选择。我仔细作了权衡,电视台虽然体面,但也走向了市场,也有被淘汰的可能。私企业正处发展势头,有一定的经济实力作后盾,只要运作的好,还是很有前景,关键一点,我一个下岗工人,上有老,下有小,收入对我而言,是一个很重要的权衡依据。经过一周的痛苦考虑,尽管很多很多人不理解,但我还是为了五斗米而折腰。
   新公司正在筹建,上厕所要到附近的公厕,每次收费5角。刚开始,我很慷慨地交费,人家在那样的环境挣几个钱也不容易。过了几天,我发现这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对不起,我好象有尿频的习惯),如果节省下来,可以买一份相当不错的早餐(这样的比喻可能不文雅)。摸摸口袋里每天固定的几文大钱,我再也没有了当初的慷慨和气壮,能忍则忍,要么就装作路过的样子,见看厕人不在,赶紧溜进去轻松一下。
   人是英雄钱是胆,金钱不是万能的,但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我放弃新闻这一神圣、体面而又具有挑战性的行业,可能是我一生中最为后悔的选择,但就目前而言,我只能如此。
  
原创  林友收藏  

  
【点击回复或查看回帖】

传统或网络媒体转载请与作者联系,并注明转自【胡杨林】及作者名,否则即为侵权。

Copyright © 2008 MY510.COM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