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杨林社区-yejuan-个人文章

“公车”就是集体腐败

yejuan
2006-09-04 09:08   收藏:0 回复:9 点击:3485

    我们先看一组相关公车腐败的报道:全国政协的一项调查表明,有些公车出行只有1/3用于公事,其余都是私事,访友、旅游、送子女上学……另一大腐败,是在修车和油料费中拿回扣,成为财政开支的“无底洞”。有委员提案,全国350万辆公车,一年消费3000亿元,而去年公布的国防预算才1662亿元。公车私用损失的不仅是国家的钱,还有执政黨的威信、形象和公信力。我国一年的行政事业费用是2000亿,而用于公车的费用就有500亿。
  
  公车腐败在互连网上已经铺天盖地,深恶痛绝。可是为什么至今黨和政府还迟疑未决,举棋不定,不痛下决心将其铲除掉?!虽然为了杜绝公车腐败在全国搞了三次试点工作,但还是迟迟拿不出一个强有力的切实可行的令全国纳税人满意的解决方案。这是否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加以剖析:
  
  1.是否真正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前江總書記时代提出了叁個代表思想。其中第一条便信誓旦旦地提出共產黨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试问,铺天盖地的公车腐败是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吗?中国人民同意或者说愿意政府公车腐败吗?答案再明显不过了。难道互连网上广大网民们激愤地口诛笔伐还不旗帜鲜明,立场坚定吗!公车腐败就是集体腐败已是妇孺皆知的秃头上的虱子,黨和政府为什么还搞试点工作,人民对公车腐败不仅不答应,而且深恶痛绝,如果黨和政府真正代表人民的根本利益,就应该毫不犹豫地取缔公车腐败才是。所以,我们要问“那句代表人民的根本利益”难道只是挂在嘴上的政治口号吗?它不是黨和政府的心声或心愿吗?!嘴上说的和行动上做的简直天壤之别,这让广大人民怎样想,怎么信?人民要问黨和政府是否真正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2.是否抱有法不责众的心理
  公车腐败既集体腐败,之所以成为社会的顽疾、痼疾,和政府的既得利益者抱有法不责众的心理不无关系。既得利益者抱有观望心态,他们为此结成统一战线,既不肯向前迈进一步,更不愿向后退缩半步。他们都在彼此观望,看黨中央的决心和态度,看同行的一举一动,他们团结一心,步调保持一致。他们坚信法不责众的真理,并企图依靠这一真理坚决捍卫他们的既得利益。由此可以进一步考察政府官员是否真得想人民之所想,急人民之所急。当他们自身利益和人民的利益和国家的利益冲突时,便可以清楚看出他们的道德取向与口头上追求的理想是多么背道而驰和风马牛不相及。在官员如此道德取向的外表再裹上一层坚不可摧的法不责众的铁甲,公车腐败不成顽疾、痼疾才活见鬼了!
  
  3.中央说话是否还灵验
  中国人多地广,四个直辖市,28个省、自治区,五十六个民族。在这片辽阔的国土上,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是路人皆知的事实。国家第四代领导人的确在科学治国、依法治国、民×治国的道路上有了许多不同凡响的举措,人民特别是农民为之欢欣。
  
  但无庸讳言,中央许多符合民意的政策在贯彻过程中,被许多地方的歪嘴和尚念歪了,他们使出浑身解数,处心积虑地大干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勾当,使中央一些合民心符民愿的政策贯彻不下去,或者走了样。这就不能不让人们怀疑中央说话是否还灵验?现在看来,在某些方面已经不灵验了,至少在整治公车腐败上就不灵验了。人民为之怅惘,为之扼腕,人民希望中央能早日采取果断措施,坚决改变这种政令不通的尴尬局面。更希望公车集体腐败现象在中国大地上尽快灰飞烟灭。
  
  4.是否自己的刀削不了自己的把
  让官员自己去反公车腐败,让政府自己提出废除公车的可行性方案是否是天方夜谭式的现代神话!俗话说自己的刀削不了自己的把,这应该是一个常识性话题。人都有趋利性,这是人的天性,是不可违抗的事实。再不要说共產黨是用特殊材料制成的,反公车腐败,还没让官员抛头颅、洒热血,只要他们取消屁股下的小汽车都困难重重,还谈什么特殊材料制成?
  
  让官员自己取消公车,结局只能是现在这样,一等、二看,能不通过就不通过。或者再把这本经文活活念歪它,在公车改革的浪潮里再搞一次更加符合他们利益的腐败改革,实际上这样的腐败改革在个别地区已经粉末登场。
  
  群众眼睛是雪亮的,人民已经看到一场乌烟瘴气的闹剧又要启幕上演了。无权无势的平民百姓除了愤怒与扼腕还能怎样?
  
  蜀道难,蜀道难,难于上青天。
  
  公车反腐难,反腐难,难道反腐难于蜀道,难于上青天吗?!
  
  呜呼,唉哉!
  
  
转载  林友收藏  

  
【点击回复或查看回帖】

传统或网络媒体转载请与作者联系,并注明转自【胡杨林】及作者名,否则即为侵权。

Copyright © 2008 MY510.COM 版权所有